首页 理论教育 关宁防线:关宁锦,大明后期的重要防线

关宁防线:关宁锦,大明后期的重要防线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袁崇焕了解到,宁远南面的十三山,还有十几万明朝百姓居住于此,久被后金围困,没有逃回关外,但时间久了就可能被后金掳掠。袁崇焕同时指出,十三山距离宁远不过二百里,距离锦州不过一百里,占据了十三山,进可攻打锦州,退可防守宁远,三个据点将形成牢不可破的防线。至此,大明后期重要的关宁防线又叫关宁锦防线正式形成。他认识到宁远的战略地位,坚决请求重兵屯守宁远,其他将士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关宁防线:关宁锦,大明后期的重要防线

袁崇焕实现志向的第一步就不简单,他到前线的第一项任务是去前屯安抚辽东地方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前屯直接在后金军的兵锋之下,随时有与后金短兵相接的危险。袁崇焕毫不畏惧,立刻出发。

关外这时刚遭过兵乱,道路阻塞,尸骨遍野,加上气候严寒,冰天雪地。但袁崇焕昼夜兼程,在荆棘丛生、虎豹出没的荒山野岭里奔驰了大半夜,四更时赶到了前屯城。他一下马,就与那里的将士商议守备计划,安抚无家可归的老百姓。他这种不畏艰险的豪气和挽救危局的担当,博得了前屯将士深深的钦佩和叹服。

明朝在东北的最高长官王在晋很欣赏袁崇焕的豪勇,但是袁崇焕鄙视这个上司是个平庸浅薄、没有远见的人,对于他的号令,如果不符合实情,袁崇焕就拒绝执行。

当时明朝在东北还有些据点没有被后金攻破,比较大的有锦州宁远。袁崇焕了解到,宁远南面的十三山,还有十几万明朝百姓居住于此,久被后金围困,没有逃回关外,但时间久了就可能被后金掳掠。

恰逢明熹宗派他的老师孙承宗来到前线巡视,袁崇焕向孙承宗请求:“派将士五千进扎宁远,以壮大十三山的声势。寻机再调遣骁勇的将领去将这十多万百姓救回。堂堂大明,怎么能坐视自己的子民不救呢?”袁崇焕同时指出,十三山距离宁远不过二百里,距离锦州不过一百里,占据了十三山,进可攻打锦州,退可防守宁远,三个据点将形成牢不可破的防线。孙承宗深以为然。可是事情到了王在晋那里,却没了下文。结果,在后金军大肆掳掠下,十三山十几万难民绝大多数当了俘虏,只有六千人死命逃回。

袁崇焕没到关外之前,与一位长守辽东的老将谈及自己的关外战略,说了四个“先守后战”,老将闻之大喜。袁崇焕在实战中认识到后金骑兵长于野战,对此,他认定明朝的策略应是倚靠坚墙利炮。他认识到宁远的战略地位,坚决请求重兵屯守宁远,其他将士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不久,孙承宗替换王在晋出镇山海关,他很赏识袁崇焕,支持他关于加强宁远军备的主张,命袁崇焕率军到宁远驻防。(www.xing528.com)

袁崇焕到了宁远,发现这座地处军事要冲的城池,只有十分之一的城墙,而城墙的高度也都不足以防卫御敌。他立即发动军民,抓紧时机修筑城墙。不到一年,城墙竣工,宁远成为一座可以坚守的前线要塞,也是关外的一大军事重镇。

当年九月,他率军东行巡察,到广宁,越十三山,抵右屯。一回来,就向孙承宗建议:进军锦州、右屯,再把前线推进二百里。孙承宗认真考虑了这一建议,不久就派兵驻守锦州及右屯等地,修筑城墙,建造房屋,进一步加强边防,并收复了辽河以西的大片土地。至此,大明后期重要的关宁防线又叫关宁锦防线正式形成。

孙承宗对袁崇焕十分重视,多次向朝廷夸奖他,说他有胆有谋,希望朝廷重用。但袁崇焕有些做法也让老于官场的孙承宗震惊。有次,袁崇焕清查吃空饷问题,查出问题之后,当即就斩了一名军官。孙承宗大怒,责问袁崇焕:“你一个监军,哪来的随便杀人的权力?”但孙承宗怜爱袁崇焕,认为将才难求,没有追究他。

▼袁崇焕认定明朝的策略应是倚靠坚墙利炮。他认识到宁远的战略地位,坚决请求重兵屯守宁远,其他将士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