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髦赴死,曹奂即位-晋武帝司马炎的崛起

曹髦赴死,曹奂即位-晋武帝司马炎的崛起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露五年正月,曹髦在位仅五年有余,由于政变失败,年仅二十岁的曹髦意外身亡。矛头穿背而出,曹髦由辇上跌落,驾崩,政变就此草草收场。同日,郭太后下令,列举曹髦试图攻击郭太后等罪状,并以此废黜其皇帝之位,降为庶人,以平民之礼安葬。在曹髦被杀当日,司马昭召集朝议,尚书左仆射陈泰主张,唯有腰斩贾充以谢天下。结果,曹璜改名为曹奂。次日甲寅(二日),常道乡公曹奂入洛阳,见郭太后,于太极殿前殿即位,时年十五岁。

曹髦赴死,曹奂即位-晋武帝司马炎的崛起

甘露五年(260)正月,曹髦在位仅五年有余,由于政变失败,年仅二十岁的曹髦意外身亡。对这一事件,冈崎文夫在《魏晋南北朝通史》中称之为“充满浪漫色彩的抵抗运动”。

后废帝(高贵乡公曹髦)自正元元年(154)十月即位以来,聪明好学,资质见长,并未辜负郭太后的期望。正元三年(256)二月丙辰(九日),太极殿东堂举行宴会,侍中荀等人讨论礼典,并论及帝王优劣,比较夏王少康与汉高祖(刘邦)的高下。群臣认为,汉高祖较为优秀。而曹髦一反常识,反驳了此类意见,论说以为夏王少康优于汉高祖。又,同年四月丙辰(四日),曹髦行幸太学,听《易》博士淳于俊等讲解《易》《尚书》《礼记》,并不断发问,问题之尖锐,令太常博士们也无法招架。甘露三年(258)八月丙寅(四日),曹髦率群臣以古礼拜会作为三老的太常王祥、作为五更的侍中郑小同。所谓古礼,是周代天子为了向天下显示孝悌之意,以三老、五更作为故老,对之行父兄之礼,是一种优待性的礼仪。郑玄是汉代训诂学的集大成者,郑小同为郑玄之孙,由于郑小同生日的干支与祖父郑玄相同,皆为丁卯,故以“小同”为名。此外,爱好学问的曹髦还时常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钟会于东堂宴讲,共同撰写文章,并敬称裴秀为“儒林丈人”、王沈为“文籍先生”。曹髦性急,总是希望一旦召集,臣下便能马上赶到。除司马望以外,其余三人皆为内官,能够随叫随到。司马望是外官,无法迅速入宫。因此曹髦特别赐予司马望追锋车,让他一旦有召集便迅速乘此车前来。

司马昭权位日高,曹魏皇室则日渐衰败,曹髦对此愤懑不已,鲁莽地下定决心要除去司马昭。甘露五年(260)五月戊子(六日)夜,曹髦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开诚布公地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王经请求曹髦慎重考虑,曹髦则从怀中取出写于黄绢之上的诏敕,掷于地上,大声说道:“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于是入永宁宫向太后通报。大吃一惊的王沈、王业则一边慌忙呼叫、一边奔向大将军府,向司马昭紧急汇报。听闻此事的司马昭坚固防御,应对曹髦的进攻。王沈、王业与王经的不同举动,也决定了此后他们生死两别的命运。

第二天清晨,得知事情已经败露的曹髦亲自拔剑乘辇,率领担任殿中宿卫的苍头以及官僮数百人鼓噪而行,向司马昭所在的大将军府进发。司马昭之弟、屯骑校尉司马伷所部于东止车门遇到曹髦,曹髦左右呵斥之,司马伷所率屯骑营士兵便逃跑了。中护军贾充于南阙(宫城南面之门)下迎击曹髦,曹髦拔剑,士兵们欲退却。帐下都督成济询问贾充:“事急矣!当云何?”贾充云:“公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成济听闻此言,于是回答“遵命”,向前而出,以矛刺向辇上的曹髦。矛头穿背而出,曹髦由辇上跌落,驾崩,政变就此草草收场。(www.xing528.com)

司马昭听闻曹髦的死讯,大惊失色,自己趴在地上,呼喊云:“天下其谓我何!”太傅司马孚听闻此事,急忙赶往现场,枕着曹髦的大腿而哭云:“杀陛下者,臣之罪也。”同日,郭太后下令,列举曹髦试图攻击郭太后等罪状,并以此废黜其皇帝之位,降为庶人,以平民之礼安葬。此外,郭太后还下令将王经及其家族下廷尉。次日庚寅(八日),司马孚上奏,以王礼安葬曹髦,得到郭太后的许可。据说,曹髦随即被秘密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的瀍水、涧水之侧。不过,无论是以王礼下葬,还是以平民之礼下葬,如何面对弑杀天子这一事实,追究谁为责任人,仍是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曹髦被杀当日,司马昭召集朝议,尚书左仆射陈泰主张,唯有腰斩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催促陈泰重新考虑其他对策。陈泰答云,上策即此[7] ,其他对策不知。此事便搁置了下来。直至戊申(二十六日),经司马昭上奏、郭皇后认可,判定不顾贾充的口头制止而手刃皇帝的成济有罪。据说,背上所有黑锅的成济并不服罪,裸身登屋,谩骂不已。士兵从下以弓箭射之,终于将其杀死。

将时间点稍稍提前。五月庚寅(八日),即曹髦驾崩的次日,朝议决定以常道乡公曹璜为明帝后嗣,立为皇帝,由使持节、行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至邺城迎奉。常道乡公曹璜之父燕王曹宇为曹操之孙,明帝病重时一度担任大将军,被托付以后事。甘露三年(258),曹璜被封为常道乡公,与父亲燕王曹宇一同居住在邺城。六月癸丑(一日),郭太后下诏,以为常道乡公曹璜的名与字不便于避讳,使朝臣议论改名事宜。结果,曹璜改名为曹奂。次日甲寅(二日),常道乡公曹奂入洛阳,见郭太后,于太极殿前殿即位,时年十五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