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汉建立与西晋灭亡后政权的先声

成汉建立与西晋灭亡后政权的先声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汉政权与之后建立的汉(前赵)政权,成为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五胡十六国诸政权的先声。所谓五胡,即匈奴、匈奴的别种羯、鲜卑、氐、羌,成汉属于氐人系政权的一支。更具体而言,成汉皇室出身巴氐,构成其政权的主要人群是由关中进入蜀地的胡汉流民。此外,提及成汉政权的特征,有一点颇为有趣,那就是李氏信奉蜀地本土的五斗米道。从李氏的如此动作中,可以看出成汉政权不仅掌握流民,更试图进一步掌握当地的土著蜀人。

成汉建立与西晋灭亡后政权的先声

内徙非汉民族自立政权的动向,最初发生于蜀地(今四川省)。由于元康末年齐万年的反乱以及反乱所带来的饥荒,关中的一些胡汉流民开始向汉中方向迁徙。其中,出身巴氐的李特兄弟率流民进入蜀地。永康元年(300)时,盘踞蜀地的是益州刺史赵,其姻亲为贾氏,被司马伦攻灭。赵担心波及自身,于是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企图割据自立。李特兄弟最初为赵所用,但由于李特之弟李庠为其所杀,双方决裂。李特转而攻破赵,追随朝廷新任命的益州刺史罗尚(永宁元年,301)。不过,由于罗尚强制流民返回故地,流民们集结于李特兄弟麾下,双方又开始了新的战争。太安元年(302),李特自称大将军、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表明了自立的态度。次年(太安二年,303),李特攻入蜀郡的郡治——成都小城,改元,与东邻小城的益州州治——成都大城中的罗尚相互对峙。同年二月,李特大败,自己亦战死。其弟李流继任,但时间很短,之后传给李特之子李雄。同年闰十二月,李雄军攻入大城,控制了成都的大、小二城。

如此,李雄实际掌控了益州,于永兴元年(304)十月称成都王,光熙元年(306)六月进而称帝,定国号为“成”,后来又改国号为“汉”,故被称为“成汉”政权。成汉政权与之后建立的汉(前赵)政权,成为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五胡十六国诸政权的先声。所谓五胡,即匈奴、匈奴的别种羯、鲜卑、氐、羌,成汉属于氐人系政权的一支。更具体而言,成汉皇室出身巴氐,构成其政权的主要人群是由关中进入蜀地的胡汉流民。(www.xing528.com)

此外,提及成汉政权的特征,有一点颇为有趣,那就是李氏信奉蜀地本土的五斗米道。在成汉建国之际,李雄还一度希望拥戴在蜀地深具人望、以道教风格浓厚的“长生”为名的处士范长生。范长生固辞,于是李雄以其为丞相,尊称“范贤”。从李氏的如此动作中,可以看出成汉政权不仅掌握流民,更试图进一步掌握当地的土著蜀人。而同时,这也使得成汉政权带有一些宗教王国的色彩,与汉末的张鲁政权类似[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