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大学素质教育:小结与反思,呼吁团结合力提升教育质量

论大学素质教育:小结与反思,呼吁团结合力提升教育质量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免重蹈覆辙,本研究所展示的调查工具在以下六个方面与“学生评教”有质的差别。中国高等教育在迈向世界一流的道路上,教师、学生、管理者和研究者要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形成合力。

论大学素质教育:小结与反思,呼吁团结合力提升教育质量

1.超越“学生评教”

国内外既有文献显示,过去传统的“学生评教”存在只问学生好恶、脱离教学本质[21],评价教师个人与评价课程教学混淆[22],难以排除学生背景等干扰因素[23],对非极端的教学情况区分度(敏感性)很低[24],以及学生评教数据过度阐释和误用等问题[25]。为免重蹈覆辙,本研究所展示的调查工具在以下六个方面与“学生评教”有质的差别。

第一,这项调研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特别是使教师能从总体上把握学生的反馈,横向与同类课程、纵向与本课程的历史数据做比较。数据分析结果只为管理评价提供参考,而不是最终评价结论。

第二,本测量工具关注学生反馈客观的教与学行为,通常“学生评教”所重视的学生对教师的主观评价则是次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测量效度。

第三,它不仅是学生对教学和教师的反馈,也要求学生自我评估(学习行为、学习收获等),调查促使学生反观自身,对学习自我负责,这符合通识教育精神。

第四,本工具对教与学行为的量化刻画比一般“学生评教”更详细,十分有利于事后利用统计方法控制学生背景和非课程教学因素,确切提炼课程丰富的教与学特征。数据分析方法是利用多指标维度进行课程分类,不计算总分,不做简单排名。

第五,数据分析最重要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自我诊断的支持——详细的可视化诊断报告,提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收获是否符合预期,哪些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反馈,哪些问题值得注意、需要调整改善。最终的裁量和对策仍掌握在教师手中。

第六,实践证明,本工具能清晰地捕捉到大部分课程各不相同的教学特征,区分度显著优于“学生评教”。

2.体制机制上仍存在促成“吹水课”的因素

利用本工具已经完成的调研表明,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一部分通识核心课程确实卓有成效,通识课不必然是“吹水课”。然而本工具所能揭示的不同课程教学情况的差别仍局限于一定的制度框架之下。那么,“吹水课”成气候背后隐含着的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不容忽视。(www.xing528.com)

第一,课堂规模过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通识教育面临的客观现实,短期内不可改变。[26]这直接导致了师生间距离疏远,互动大大减少。在上百人的课堂上,哪怕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动机,学生却只能被动听讲,个人化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更难以获得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和反馈。国内多所大学在近几年开始着力建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型课程,试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偿。然而这种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和助教需要为此大幅增加投入,演练组织讨论的技能,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本;其次,“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并非只涉及教学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大教室并不能有效服务于小班讨论,扩建、改建出足够数量适合小型研讨的物理空间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过多的课程,总学分要求较多而每门课程的学分较少,每学期选十多门课才能毕业的情况下,制度并不鼓励学生在每一门课上都投入大量精力。近年来各大学、各专业都已经开始了减少总学分数的改革努力,但从专业培养的系统性和基本要求来看,进一步减少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更成问题的是,被减少的学分往往来自原先高学分(6~8分)的专业核心课程,而门类的减少并不显著,这可能导致本科学业变得零散,知识体系重心不稳,削弱原有的专业培养优势。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影响着学生的选课和学习行为乃至教师的教学方式,目前只能说还在艰难摸索过程中。

第三,当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中非常重视分数(或学分绩),比如专业排名取决于平均绩点小数点后两位,并以此决定保研、奖学金等的情况下,有学生会极端理性地选择一种“东食西宿”的方式,即选修比较“水”的课刷分,再旁听同主题要求严格、含金量高的课。[15]更常见的是学生趋向于依靠非专业课刷高分、通过专业课学知识的选课原则。以上两种学生私利最大化的策略对于严格要求的通识课教师都非常不公,过度看重学分绩的学业评价制度将导致学生选课意愿与通识课程质量背离。

第四,大学对教师教学投入的激励远不如对科研投入的激励,每位教师都不得不平衡两者的压力。然而在这个天平上,通识课程的教学比专业课程的教学更没分量。虽然部分大学已经为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工作量、绩效奖励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倾斜性制度设计,但还是只能体现学校对开课的承认,与课程质量关系不大。高质量的专业课教学能够为本专业培养下一代接班人,能吸引优秀的学生投到自己门下,还可能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找到助手——这些能够打通教师本人教学与科研的好处在通识课程上几乎不存在。教师用心尽责的通识课程教学的益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成人,个别教师也可能在通识教育的平台上成为明星教师,进而发挥全校性影响力,以及激发学生投身本专业的兴趣,但对多数教师来说,可能看不到较大的成功概率。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可以说是在原本已经构建成型的高度专业化的中国现代大学教学体系中“横插一杠”的工作。体制机制需要转型与理顺,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要保障,两个层面的变革正在同时推动,其间的纠葛与挑战正是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工作者迎难而上的使命。

3.以院校研究支持教育改革

我们试图以院校研究支持并强化大学的课程建设与质量管理,不仅使学术研究具有更实在的价值,也使管理层获得科学的测量技术和严谨的学术支撑。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上先行一步,相应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需求也就应运而生。我们将有依据地回应对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效果的质疑,用实证数据说明究竟“吹水课”占比多少,造成“吹水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吹水课”的占比是否正在减少等。可以说通识教育改革赋予了我们开展院校研究的使命。

“吹水课”问题并非通识教育所独有。中国高等教育在迈向世界一流的道路上,教师、学生、管理者和研究者要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形成合力。我们希望分享探索经验,推动中国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的范式革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