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国地理学家马尼爱的成都观感改编成《成都城市史》

法国地理学家马尼爱的成都观感改编成《成都城市史》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二十三年,法国地理学家马尼爱游历四川后,在其《游历四川成都记》一文中对成都的描绘也是瑕瑜互见,腐朽与神奇并存:初至中国大城,往往满目秽芜,不堪逼视,成都则亦犹是耳。其时城闉暗淡,景色清葱,若隐若见,如龙盘,如虎踞,扼峙于旷土平原;而河道纵横,亦复绮交脉注,诸河上流迤西八十法里,有瀑布自悬崖出,凡菜畦稻田及罂粟花地俱藉以灌输畅茂;但觉连陌如云,鼓风成浪,此景此情,犹宛然在目也。

法国地理学家马尼爱的成都观感改编成《成都城市史》

光绪二十三年(1897),法国地理学家马尼爱游历四川后,在其《游历四川成都记》一文中对成都的描绘也是瑕瑜互见,腐朽与神奇并存:

初至中国大城,往往满目秽芜,不堪逼视,成都则亦犹是耳。惟于晓色朦胧之际,遥望其间,尚有巍峨气象……其时城闉暗淡,景色清葱,若隐若见,如龙盘,如虎踞,扼峙于旷土平原;而河道纵横,亦复绮交脉注,诸河上流迤西八十法里,有瀑布自悬崖出,凡菜畦稻田及罂粟花地俱藉以灌输畅茂;但觉连陌如云,鼓风成浪,此景此情,犹宛然在目也。”成都小巷“恶陋无比”,给人难以忍受的感觉:“自郭外反城中,随路秽积,不可向迩。余坐肩舆(轿),从人丛中挨擦以过,前者方开,后者又挤,加以道路窄小,迤逦前进,倍极艰难。或损墙泥,或伤门扇,方触招牌,又踏遗粪……欲觅其地,不能不息心静气,穿羊肠,越鸟道,所经房屋,秽败摧朽,如人身之患大麻风,无一块好肉。甚且误入不通之巷,时须跨过垃圾之堆。街石既不合缝,又极滑达,经行其上,跌撞不止一次。沿途臭气扑人,饱尝滋味,踟蹰前往。盖惫其也。

成都大街市容与小巷迥然不同,显示出生气蓬勃之繁华气象,给人美好印象。(www.xing528.com)

幸无意中忽至一街,甚为宽阔,夹衢另筑两途以便行人,如沪上之大马路然。各铺装饰华丽,有绸缎店、首饰铺、汇兑庄、瓷器及古董等铺,此真意外之大观。其殆十八省中,只此一处,露出中国自新之象也。然使此地不在中国,则亦不过为商贾辐辏之区。何足挂齿。惟中国到处颓唐,遍生荆棘,得此自觉分外鲜明。以实在而论,此地场面,亦甚平常,惟较之沿海一带及内地各城,为差胜耳。广东、汉口、重庆、北京皆不能与之比较。数月以来,觉目中所见,不似一丛乱草,尚有城市规模者,此为第一。

总之,从两位外国旅游者的记述中,19世纪下半叶的成都,是一座气势巍峨、秀丽雅致的城市,她有优美的自然环境,齐整笔直的街道,繁华而琳琅满目的商业贸易市场,古老而精湛的文化传统,举止高尚、态度文雅的市民。与此同时,她又有恶陋无比、肮脏窄小、破烂不堪的小街、深巷,给人难以忍受的感觉。作者认为,这是中国十八行省中,唯一“露出自新之象”的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