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简史:汉朝边塞防御体系构建

甘肃简史:汉朝边塞防御体系构建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汉在甘肃境内以长城为主的边境防御设施的构建:一是对旧有秦长城的修缮和利用;二是构建河西走廊的长城;三是修筑自敦煌到盐泽的列亭。汉朝的边塞是由各边郡分段进行管理的。此外,边郡设有领农事农都尉。汉朝有一套严格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吏民必须持有政府颁发的关防印信如符、传、过所、棨、节、繻等才能出关或入境,关防制度和组织精细严密。

甘肃简史:汉朝边塞防御体系构建

西汉在甘肃境内以长城为主的边境防御设施的构建:一是对旧有秦长城的修缮和利用;二是构建河西走廊的长城;三是修筑自敦煌到盐泽的列亭。河西直至西域的长城是随着汉朝西部疆域的扩张、边防形势的变化,在几个不同时期分段陆续向西修筑而成的,包括令居至酒泉段长城、酒泉至玉门段长城、河西居延外长城、敦煌至盐泽(古罗布泊)长城、媪围塞至揟次段(今古浪、景泰一带)边塞。今甘肃境内汉长城墙体长1063.1 千米,壕堑394.4 千米,关堡42 座(内关4 座、堡38 座),沿线单体建筑408座(包括敌台33座、烽火台375座),其他与长城相关遗存40余处。

汉朝的边塞是由各边郡分段进行管理的。郡设郡守(太守)一人,是本郡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统率一支多达万人的骑兵部队,领导全郡境的边塞候望系统。其下有郡尉、郡丞等属官,以及佐治军权的长史。此外,边郡设有领农事农都尉。郡尉之下的防区障设候官,候以下有假候、丞、掾、令史、塞尉、士吏等属吏。燧是候望系统最基层的单位,设燧长,每燧驻守士卒一般在10人以下,最多者近30人。燧卒的职责一是瞭望伺敌动向并利用侦迹设施侦察敌情,二是举烽报警,三是防御入寇之敌和应付盗贼等。边塞的烽火信号分为烽、表、烟、苣火和积薪五类,依据敌人的多寡及远近,五类烽火信号组合使用。烽火用以从边境的烽燧逐次向部、塞、都尉府、郡传递军情。西汉时期的边防武装力量主要由边郡兵、将屯兵、屯田兵、属国兵、募兵、谪卒及弛刑徒等构成。汉朝有一套严格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吏民必须持有政府颁发的关防印信如符、传、过所、棨、节、繻等才能出关或入境,关防制度和组织精细严密。(www.xing528.com)

汉朝边塞的构筑,抗击和防范了匈奴、氐、羌等族的进犯,保护了广大农业地区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安定,促进了长城沿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推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