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猪的杂交利用:经济杂交及其优势

猪的杂交利用:经济杂交及其优势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杂交是最常用的杂交利用方式。经济杂交的目的是通过对杂种优势的利用来获得高产猪群,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用于生产高质量商品肉猪的杂交繁育体系。二元杂交仅能利用子代优势,三元杂交可以利用子代优势和母本或父本优势,双杂交却能够三种类型杂种优势。在三元杂交时,母本应侧重繁殖性能,第一父本应达到一般要求,而第二父本或终端父本则应突出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在实际生产中,三元杂交的父本通常为引进猪种。

猪的杂交利用:经济杂交及其优势

对猪种进行杂交利用的作用有二,一是杂交育种,二是经济杂交。经济杂交是最常用的杂交利用方式。经济杂交的目的是通过对杂种优势的利用来获得高产猪群,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用于生产高质量商品肉猪的杂交繁育体系。故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技术是现代养猪的关键技术之一。

1.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是指不同品种或品系间的公母猪杂交后产生的杂种后代的性能超过其亲本均值的现象。

2.杂种优势的类型 杂交生产的目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以下各种杂种优势。

(1)父本杂种优势 即利用杂种公猪作杂交父本时表现出的优势,如精液品质好,配种能力强等。

(2)母本杂种优势 即利用杂种母猪作杂交母本时表现出的优势,如产仔多、泌乳力强、母性好等。

(3)子代杂种优势 即利用杂交猪作商品猪肥育时表现出的优势,如抗病力强、增重快等。

3.杂种优势产生的规律和特点 杂交时获得的杂种优势高低主要受性状遗传力、亲本间的差异程度、亲本纯度以及亲本的品质和性能高低的影响。

(1)遗传力低的性状表现出强的杂种优势,如健壮性(抗应激能力、四肢强健程度等)和繁殖性能。

(2)遗传力中等的性状表现出中等杂种优势,如生长速度快和饲料利用率高等。

(3)遗传力高的性状表现出弱的或不表现杂种优势,如胴体性状、背膘厚、胴体长、眼肌肉积、肉的品质等改变不大。(www.xing528.com)

需要说明的是,胴体瘦肉率没有杂种优势,杂种猪低于或等于双亲均值,但比母本(地方品种或培育的肉脂型品种)高,这对于我国目前开展猪经济杂交,提高瘦肉率有重要意义。

4.商品猪生产的杂交模式 杂交模式是杂交方式和亲本群体选配的总称。杂交方式即采用什么方式杂交,亲本群体选配即选择什么样的猪种参加杂交。

(1)杂交方式 根据杂交的性质,可以将杂交方式分为三大类,即固定杂交、轮回杂交和级进杂交。其中,固定杂交方式主要有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和四元杂交(或双杂交)三种。二元杂交仅能利用子代优势,三元杂交可以利用子代优势和母本或父本优势,双杂交却能够三种类型杂种优势。

(2)杂交亲本的选择 选择杂交母本时,一要注意猪种来源和适应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特点;二要重视猪种的繁殖性能,具有繁殖力强、母性好、泌乳力高的特点;三要体型不大并保证杂种后代的增重速度。所选择的父本猪种,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生长快,耗料少,胴体品质好;性成熟早,精液品质好,性欲强;适应当地条件。作为终端父本则要特别重视其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的选择。

(3)杂交模式的确定 在确定了杂交方式和杂交亲本选择标准后,即可采用杂交组合试验、配合力测定、遗传距离测定、系统分析法、实践推断等方法确定杂交模式了。但要获得最好的杂交效果,则须注意两个问题。

①杂交模式不同,对父母本的选择重点也不同 在二元杂交时,父本应达到一般要求,母本则应侧重繁殖性能。在三元杂交时,母本应侧重繁殖性能,第一父本应达到一般要求,而第二父本或终端父本则应突出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在实际生产中,三元杂交的父本通常为引进猪种。根据我国引进猪种的基本情况,第一父本的首选猪种应为大约克猪,其次为长白猪;第二父本或终端父本的最理想猪种是杜洛克猪或无应激皮特兰猪。

②最佳杂交模式应该具备的特点 生产性能优异、杂种优势明显、适应市场需要、合理利用猪种资源、适应性强、在生产组织上具有可操作性且经济效益明显。

5.商品猪生产的杂交繁育体系 商品猪生产的繁育体系,即在对现有种群(品种或品系)系统开展测定选育不断提高其性能水平与遗传纯度的基础上,再进行配合力测定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既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又符合市场需要的优选杂交模式和杂交组合,然后,通过建立核心育种群、纯种繁殖群和商品生产群,严格按照固定的杂交模式,规模化的生产技术,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方法,高产优质高效地进行商品猪生产。

繁育体系的基本结构有四部分猪群组成,核心猪群(2%~3%),利用来自本群经严格测定、选择的后备猪,主要进行杂交亲本的选育工作;繁殖猪群(占10%),利用来自核心群的种猪扩繁足够数量的合格母猪,或者生产杂种母猪来满足生产群的需要;生产猪群,主要来自繁殖群,少部分来自核心群,其任务是进行父母本杂交繁殖,生产杂优商品猪仔猪;商品猪群,全部来自生产群,主要进行肉猪的肥育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