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项建筑场地勘察设计措施手册

专项建筑场地勘察设计措施手册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型和中型商店建筑的基地内应设置垃圾收集处、装卸载区和运输车辆临时停放处等服务性场地。在门诊、急诊和住院用房等入口附近,应设置车辆停放场地。问题58:医院建筑院区内未设置供患者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或废弃物出口。问题60:医院建筑的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疾病门诊未单独设置出入口。问题63:体育建筑场地的观众出入口有效宽度不足,集散场地面积不满足要求。

专项建筑场地勘察设计措施手册

问题52:设有管理收费亭的大型车库或大型停车场,在收费亭两侧未设置候车道。

【原因分析】违反《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第3.1.6条第4款关于车库基地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的规定:“当需在基地出入口办理车辆出入手续时,出入口处应设置候车道,且不应占用城市道路;机动车候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 m、长度不应小于10 m,非机动车应留有等候空间。”设计易忽略车库管理需要,或受条件限制不愿意设计候车空间,实际运营中不设计候车道容易影响两侧交通

【处理措施】当大型车库或大型停车场设置管理收费亭时,应在收费亭的进出双向或单进口的进口外侧﹑单出口的出口内侧设置宽度不小于4 m、长度不小于10 m的候车道。

问题53:大、中型商店建筑未设计垃圾收集处、装卸载区和运输车辆临时停放处等服务性场地。

【原因分析】违反《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第3.2.3条关于商业建筑附属服务场地设置的规定。大型和中型商店建筑的基地内应设置垃圾收集处、装卸载区和运输车辆临时停放处等服务性场地。

【处理措施】在地面适当位置按规范要求设置垃圾收集处、装卸载区和运输车辆临时停放处等服务性场地,或在车库内设置上述空间。当设在地面上时,其位置不应影响主要顾客人流和消防扑救,不应占用城市公共区域,并应采取适当的视线遮蔽措施。

问题54:幼儿园平面图和构造做法表中未标注和明确园区围墙或围护栅栏及其构造做法,未结合场地合理选择围墙基础型式。

【原因分析】设计文件忽视幼儿园安全围护设施的表达,违反《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第3.2.6条关于幼儿园安全围护的规定。

【处理措施】结合用地条件及竖向设计,在园区用地边界合理选择围墙和满足安全围护高度要求的栅栏,并根据其场地条件设计相应的基础型式。注意围护设施应安全美观,并应防止幼儿穿越和攀爬。

问题55:幼儿园内设有停车位或车库时,未独立设置车行出入口。

【原因分析】违反《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第4.5.8条关于人车分流的规定。当托儿所﹑幼儿园场地内设汽车库时,汽车库应与儿童活动区域分开,应设置单独的车道和出入口。

【处理措施】当托儿所﹑幼儿园场地内设停车位﹑汽车库时,在人行出入口以外设置独立的车道和车行出入口。

问题56:中小学的停车场地及地下车库的出入口直接通向师生人流集中的道路。

【原因分析】违反《中小学设计规范》(GB 50099—2011)第8.5.6条关于建筑物出入口的规定,停车场地及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不应直接通向师生人流集中的道路。

【处理措施】合理组织停车场地及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将其开向车行为主的道路或人行相对较少的道路,避免其直接通向师生人流集中的道路。

问题57:在医院的门诊、急诊和住院用房等入口附近未设置车辆停放场地。

【原因分析】违反《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第4.2.3条关于总平面设计的规定。在门诊、急诊和住院用房等入口附近,应设置车辆停放场地。

【处理措施】合理利用门诊、急诊和住院用房等入口附近的室外场地,满足车辆通达和适量的停车场地,并保证其与建筑外墙有不小于6 m的间距。

问题58:医院建筑院区内未设置供患者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

【原因分析】违反《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第4.2.5条第1款关于环境设计要求的规定,环境设计中应有供患者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

【处理措施】在院区内便于管理和方便到达的适当区域设置供患者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并注意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问题59:将医院建筑的人行出入口兼作污物出口。(www.xing528.com)

【原因分析】忽视洁污分流的使用要求,违反《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第4.2.2条关于总平面设计的规定。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或废弃物出口。

【处理措施】在保证正常人行出入口的基础上,设计独立的污物出口作为尸体或废弃物出口。

问题60:医院建筑的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疾病门诊未单独设置出入口。

【原因分析】违反《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第5.4.1条关于感染疾病门诊用房的规定。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疾病门诊应自成一区,并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处理措施】将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疾病门诊集中设置,使其自成一区,与其他门诊用房相对独立,并应设置单独的出入口,不与其他门诊用房共用出入口。

问题61:旅馆建筑的交通组织不合理,人流、货流、车流相互干扰。

【原因分析】违反《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2014)第3.3.5条关于旅馆建筑交通流线组织的规定。旅馆建筑的交通应合理组织,保证流线清晰,避免人流、货流、车流相互干扰,并应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处理措施】合理组织旅馆建筑的交通,保证流线清晰。辅助部分出入口应与旅客出入口分开设置;四级和五级旅馆建筑应设独立的辅助部分出入口,且职工与货物出入口宜分设,三级及以下旅馆建筑宜设辅助部分出入口,出入口附近宜设有装卸货停车位、装卸货平台、干湿垃圾储存间、后勤通道及货用电梯,并宜留有临时停车位。出入口内外流线应合理,并应避免“客”“服”交叉、“洁”“污”混杂及噪声干扰。

问题62:四级和五级旅馆建筑的主要人流出入口未设置专用的出租车排队候客车道或候客车位。

【原因分析】违反《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2014)第3.3.7条关于设置出租车候客区的规定。四级和五级旅馆建筑的主要人流出入口附近宜设置专用的出租车排队候客车道或候客车位,且不宜占用城市道路或公路,避免影响公共交通。

【处理措施】在四级和五级旅馆建筑的主要人流出入口附近且非城市道路或公路区域,设置专用的出租车排队候客车道或候客车位。

问题63:体育建筑场地的观众出入口有效宽度不足,集散场地面积不满足要求。

【原因分析】违反《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第3.0.5条第1款和第4款关于体育建筑出入口和集散场地的规定。

【处理措施】总出入口布置应明显,不宜少于两处,并以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观众出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宜小于0.15 m/百人的室外安全疏散指标。观众出入口处应留有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场地不得小于0.2 m2/人,可充分利用道路、空地、屋顶、平台等。

问题64:承担正规或国际比赛的体育设施,未在设施附近设置电视转播车的停放位置。

【原因分析】违反《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第3.0.6条第3款关于体育建筑停车场设置的规定。

【处理措施】在承担正规或国际比赛的体育设施附近,设置电视转播车的停放位置。

问题65: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处未考虑救护车辆停靠的位置。

【原因分析】违反《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 450—2018)第4.2.4条关于道路交通的规定,属于违反强制性条文要求。

【处理措施】在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处设置救护车辆能停靠的场地,且该场地应与建筑的紧急送医通道相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