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夯及强夯置换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技术手册

强夯及强夯置换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技术手册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5.1强夯夯沉量经验值单位:m表25.2强夯扰动层深度经验值单位:m考虑到强夯扰动层的影响,强夯完成面的标高应高于建筑基底标高,高差宜不小于扰动层厚度且不小于0.5 m。图25.3夯前标高的确定方法示意图问题14:设计未对每遍强夯之间的间隔时间进行要求。强夯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指标检验应采用静载荷试验。

强夯及强夯置换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技术手册

问题10:在场地地表土软弱和地下水位较高时,强夯法地基处理的措施不明确。

【原因分析】违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8条、第6.3.1条和重庆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6.3.4条关于地表土软弱和地下水位较高时采用强夯法的规定。

【处理措施】当场地表层为软弱土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材料的施工措施。施工前,宜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2 m。施工时,应及时排除坑内或场地积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地表形成硬层,确保机械设备通行或施工,又可加大地下水和地表面的距离,防止夯击时夯坑积水。

对细颗粒土,尚应采取晾晒等措施降低含水量。当地基土的含水量低,影响处理效果时,宜采取增湿措施。夯击时,表层松散层较厚,形成的夯坑很浅,以致影响有效加固深度时,可采用表面洒水、钻孔注水等人工增湿措施。

问题11:设计采用的强夯加固深度、夯沉量、夯击次数等参数未经试验性强夯验证直接用于指导强夯施工。

【原因分析】违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3条、第6.3.1条和重庆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6.1.6条关于试验性强夯的规定。

【处理措施】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以及该种地基处理方法在本地区使用的成熟程度,在场地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案。强夯和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在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的同时获取夯沉量、最佳夯击次数等指标,如图25.2所示。

问题12:强夯法作为高填方场地预处理的施工质量要求不明确。

图25.2 最佳夯击次数曲线图

【原因分析】在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6.1.2条规定作为预处理时,未对处理后的地基提出相应的指标要求。

【处理措施】大面积回填土地基上桩基施工存在两个不利因素:一是桩基的负摩阻较大,降低了桩基的承载力能力;二是桩基开挖施工易产生塌孔等不利影响。为了减少桩基础的负摩阻力,改善塌孔现象,新近填土地基可先用强夯法进行地基预处理,然后再进行桩基施工。强夯法处理大面积回填土地基可以消除上述不利影响。强夯施工后可采用压实度、瑞利波速等表达填土密实程度的指标检验施工质量。

问题13:强夯法处理地基建筑场地夯前标高未确定或确定不合理。

【原因分析】违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3条和重庆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6.2.9条关于确定夯前标高的规定。

【处理措施】根据基础埋深和试夯时所测得的夯沉量,确定起夯面标高、夯坑回填方式和夯后标高。强夯法夯后地面的平均沉降量,一般指从起夯面标高到全部强夯施工完毕后整平面标高的沉降差,也相当于各遍夯后平均沉降量的累加值。由于强夯后地面平均夯沉量的估算直接关系到建筑场地的土方平衡和工程费用,所以预估强夯地面的平均夯沉量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和工程意义。强夯完成后的地面沉降量应按试验性强夯确定,并在强夯标高设计上加以考虑,在初步设计时可按表25.1和表25.2进行估算。

表25.1 强夯夯沉量经验值 单位:m

表25.2 强夯扰动层深度经验值 单位:m

考虑到强夯扰动层的影响,强夯完成面的标高应高于建筑基底标高,高差宜不小于扰动层厚度且不小于0.5 m。强夯起夯面的标高=室内地坪标高-基础高度和埋深+夯沉量+扰动层厚度,如图25.3所示。

图25.3 夯前标高的确定方法示意图

问题14:设计未对每遍强夯之间的间隔时间进行要求。

【原因分析】违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3条和重庆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6.2.5条关于强夯每遍间隔时间的规定。

【处理措施】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空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问题15:设计文件中强夯法处理地基效果的评价指标不完整。

【原因分析】违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14条和重庆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6.4节关于强夯效果评价指标的规定。

【处理措施】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检验,应在基础的持力层标高上,且位于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后方能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7~14 d;粉土和黏性土地基可取14~28 d。

强夯地基密实度和均匀性检验,可采用重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探坑检测、瑞雷波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强夯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指标检验应采用静载荷试验。

问题16:设计未对强夯法处理回填土地区填料提出要求。

【原因分析】违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1.2条和重庆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6.1.1条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填土要求的规定。(www.xing528.com)

【处理措施】《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 279—2010)第4.6.1条规定,人工填土强夯地基的填料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级配良好的粗粒料。

②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建筑垃圾。

③以粉质黏土、粉土作为填料时,其最优含水量可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

④潮湿多雨地区的填土地基不宜采用成分单一的粉质黏土、粉土作为填料,应掺入不少于30%的粗骨料,即土石比不宜大于7∶3。

⑤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强膨胀岩土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⑥大块石填土材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800 mm。

⑦泥岩、页岩、板岩等易软化、泥化岩石可作为地下水以上部位填土地基的材料。在气候湿润、雨量丰富的地区,适用于排水条件良好的高填土地带。

砂岩、泥岩等易风化岩作为填土材料,应考虑地基发生渗透变形和渗透破坏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措施。

问题17:强夯法处理地基设计中满夯参数设定不合理。

【原因分析】违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3条和重庆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6.2.5条关于满夯参数的规定。

【处理措施】满夯能级应根据点夯后地表扰动层的厚度确定,满夯可一遍或隔行分两遍完成,夯击时点与点之间宜搭接1/4锤径。满夯的击数可根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设计要求确定,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150~250 kPa时,满夯击数不宜低于3~5击。

当地基土扰动层厚度在1~3 m时,满夯能级可取1 000~2 000 kN·m。满夯能级也可根据点夯的能级确定,当主夯能级大于等于6 000 kN·m时可取2 000 kN·m;当主夯能级在4 000~6 000 kN·m时,可取1 500 kN·m;当主夯能级小于等于3 000 kN·m时,可取1 000 kN·m。

满夯的击数直接决定了地基持力层的强度与承载力,击数过少,则持力层的强度和承载力很难提高。

满夯夯印搭接1/4锤径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现场直观观察就可以监控满夯的施工质量,保证满夯的加固效果;二是夯印搭接范围不宜过大,搭接范围增大会导致夯锤落地不稳,产生夯锤落点偏移,加固效果反而降低。

问题18:建筑场地存在较大高差时,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施工顺序及相关措施不明确。

【原因分析】未考虑不同标高位置强夯对于地基的相互振动影响,造成强夯效果下降,之后因高差而放坡的位置,会造成强夯无法在坡面进行,存在地基处理死角。

【处理措施】为避免放坡平场存在高差位置,采取超填超夯的方式进行,并且尽量避免在存在高差的位置摆放建筑基础,如图25.4。

图25.4 存在高差位置的搭接强夯方式

S—夯点间距;H—单层填筑高度

考虑不同标高位置强夯的相互影响及其他方面,强夯顺序应优先考虑从场地四周到场地中间,从标高低的位置到标高高的位置。

问题19:强夯置换法中置换材料的选择指标不明确。

【原因分析】违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5条和重庆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50/T-229—2015)第7.2.1条关于强夯置换法中置换材料选择的规定。

【处理措施】墩体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坚硬粗颗粒材料,且粒径大于300 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30%。

问题20:强夯后未对扰动层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正确。

【原因分析】强夯点夯夯坑底标高以上部分因强夯影响较少而造成指标不稳定,不能直接用于持力层,需要进行处理。

【处理措施】处理方式分为两种:①通过满夯处理点夯扰动层;②通过开挖或者机械碾压处理满夯扰动层。强夯后各层分布示意图如图25.5所示。

图25.5 强夯后各层分布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