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义学习理论及教学策略研究

意义学习理论及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义学习理论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avid P. Ausubel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包括意义学习的实质、产生条件、机制与过程、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Ausubel认为能促进意义学习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

意义学习理论及教学策略研究

意义学习理论(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avid P. Ausubel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包括意义学习的实质、产生条件、机制与过程、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

(1)意义学习的实质

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就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为此Ausubel仔细区分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发现学习指那些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的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逻辑基础上的联系,而不是一种任意附加上去的联系。区别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有两条标准:一是新的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二是新旧知识之间形成非人为的联系,符合这两条就是意义学习,反之,就是机械学习。

Ausubel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种观点毫无根据。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机械地接受学习。同样,发现学习也并不一定是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灵丹妙药。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的步骤”,而对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却稀里糊涂,他们也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这并不比机械学习或机械记忆更有意义。

(2)意义学习的产生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因而其产生是有内、外部条件的。内部条件指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能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外部条件指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能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3)意义学习的机制与过程

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是Jean Piaget提出的概念,Ausubel对其赋予特定内涵,认为同化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进而被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来,其结果一方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获得心理意义,另一方面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的内容,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其具体过程是:首先,学习者从已有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对新学习的知识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即寻找一个同化点,然后根据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之间是上下位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将新知识置入到认知结构中的合适位置,与原有观念建立相应的联系;接着,他们还必须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析;最后要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对知识的理解才能达到融会贯通,以利于运用和记忆。此时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也会因新知识的纳入和不断分化而更加完整和丰富。

(4)意义学习的教学原则(www.xing528.com)

为保证意义学习的有效发生,Ausubel提出了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两条主要教学原则。

根据逐渐分化原则,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Ausubel认为,这种呈现教学内容的顺序,不仅与人类习得认知内容的自然顺序相一致,而且也与人类认知结构中表征、组织和贮存知识的方式相吻合。

整合协调的原则是指对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重新加以组合,通过类推、分析、比较、综合,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消除可能产生的混淆,使所学的知识能综合贯通,构成清晰、稳定、整合的知识体系。Ausubel认为,所有导致整合协调的学习,同样也会导致学生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分化。因此,整合协调也是在有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

除了上述两条主要原则之外,Ausubel还提出了序列组织和巩固这两条原则。序列组织的原则强调前面出现的知识应为后面出现的知识提供基础。巩固原则强调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必须掌握刚学过的内容,确保学生为新的学习做好准备,为新学习的成功奠定基础。21

(5)先行组织者策略

Ausubel就如何贯彻“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提出了具体应用的技术:设计先行组织者。这也是Ausubel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Ausubel认为能促进意义学习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便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出来,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意义学习的心向,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换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事先呈现“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之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Ausubel的意义学习理论区分了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阐述了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心理机制与过程、教学原则与策略,对本研究认识翻译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探讨翻译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均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将以此为依据论述本科翻译教师教学能力中的学科性知识和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技能,并探讨翻译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