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楼兰古城衰废原因与孔雀河下游水源干涸有关

楼兰古城衰废原因与孔雀河下游水源干涸有关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要弄清这一问题,还必须从楼兰环境的历史变迁上作进一步的研究。灌溉渠道不好,可以用人工输排整治,也用不着修建大涿池一类的蓄水池,当然更不致造成楼兰遗址的废弃。楼兰遗址的废弃,当然与孔雀河下游水源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孔雀河下游水源枯竭,楼兰屯田生产无法进行,迫使西域长史府驻地迁徙。

楼兰古城衰废原因与孔雀河下游水源干涸有关

LK遗址在海头,但“李柏文书”为什么出自海头?这有两个可能:据王国维的研究,李柏到海头的时间当在前凉张骏称王之后,即东晋永和元年(345)之后,或在张重华在位之时(346—353)〔24〕;但据日本羽田亨研究,文书写成于328—330年左右,松田寿男研究认定写成于328年〔25〕;我们从楼兰出有“建兴十八年(330年)”木简看,如果时间是前者,则西域长史府有可能搬迁到海头,李柏一到海头急于要与焉耆王龙某沟通联系;如果是后者,则李柏有可能路经海头,在前往楼兰赴任途中写下的信稿。笔者以为王国维的考证是有道理的。但是要弄清这一问题,还必须从楼兰环境历史变迁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楼兰出土的木简、纸文书中有不少是反映军队屯垦情况的记录,这些记录除了涉及军队的组织、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外,也记述了军队吏士的供应,特别是粮食供应情况。在楼兰最繁盛的时期,一般吏士的粮食供给是糜,人日食一斗二升,如:

出黑粟三斛六斗禀督战车成辅   咸熙三年二月监仓

一人日食一斗二升起二月尽三十日

(赫定简版IV,51)

出床卌一斛七斗六升禀将尹宜部兵胡支

鸾十二人人日食一斗二升起十月十一日尽十一月十日

泰始二年十月十一日仓曹史申傅监仓史翟同

阚携付书史林阿

(赫定简版Ⅲ,50)

黑粟,是糜中之一种,又写作,学名黍。禀,是给的意思。前一简是曹魏咸熙年间的,后一简是西晋初年的,两简记载口粮供应相同。但是愈到后来愈看到有不断减少口粮标准的记载,这些记载由日食一斗二升减少到一斗、八升,减少到最少时为六升,这种减少当然不一定是直线下降的。如:

四斛禀兵曾虏王羌奴二人起九月一日尽二十日人日食(中缺)人食八升行书入郡

四斛禀兵孙定吴仁二人起九月一日尽十日人日食六升(中缺)尽月三十日人日八升行书入郡

十二斛禀兵卫芒等七人人日食六升起九月一日尽□日

五斛四斗禀高昌士兵梁秋等三人日食六升起九月一日尽三十日

(《流沙坠简·屯戍丛残》纸版11)

此纸中的梁秋,据王国维考证与梁鸾同时〔26〕。梁鸾有绝对年号记载的木简是泰始四年和五年,即268年和269年。如果按此日食六升的供应标准,要延续到木简记载的最后一个年代建兴十八年,即330年,长达61年,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笔者推论在减少口粮的过程中,供应标准亦有可能回升的情况。但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减少。(www.xing528.com)

为什么要不断缩减吏士口粮?当然是与在此的生产收获有关,要求生产的东西往往不能按计划实现。如:

(《流沙坠简·屯戍丛残》简版31正面)

(《流沙坠简·屯戍丛残》简版31背面)

大麦小麦都是这里的主要粮食,主要粮食生产不足,当然影响口粮供应减少。另外,在木简中我们也曾见到官署累次要求吏士节省口粮的勒令记载。如:上一简写的“今权复减省”,说明官府是多方核计才提出了这一要求,官署要求“督将吏兵所食”按“条所减”。下一简说“宜渐节省”,节省目的在于“使相周接”。换一句话说,即要通过“节省”来设法与下一年新的收获相接济。从这两枚木简反映的情况看,粮食供应问题十分严重,特别后一简说明不但一点节余都没有,就连上一年接下一年的粮食都需要“节省”才能“周接”,这样严重的问题可以说是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了。要屯垦生产,当然就需要水,水是农业的命脉,在沙漠绿洲地带灌溉农业中更是如此。我们从木简中也见到了这里的水有时是很大的、有时是很小的记载。如:第一简是说,水大了波深了必定引起泛滥;第二简是说,东边的地方已有六处空决,而乘堤也在大决中,伍佰一个人来堵水筑堤已不够用,要求增加兵力。这些记载表明这里的水是大的。但是第三简呢?说史顺留了若干人修建一个大的蓄水池,这个水池为了要多蓄水,作得相当深大,可是流来的水很少,这些水在上个月末才流到了楼兰。我们从现在新疆的绿洲农业看,只有水量很小、不够用才需要修建“大涝坝”(即大涿池)一类的蓄水池,如果水量充足是用不着修的,只要引用河水灌溉农田就行了。楼兰灌溉用水的减少,仅仅是灌溉渠道的问题吗?不是。灌溉渠道不好,可以用人工输排整治,也用不着修建大涿池一类的蓄水池,当然更不致造成楼兰遗址的废弃。笔者以为只有当水源枯竭,用人工也无法进行整治时,才不得不废弃的。楼兰遗址的废弃,当然与孔雀河下游水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孔雀河下游水源枯竭的时间,从楼兰大量遗迹遗物表示出来的情况分析,应该是在前凉,特别是在“建兴十八年(330)”以后的前凉后期。由于孔雀河下游水源枯竭,楼兰屯田生产无法进行,迫使西域长史府驻地迁徙。迁徙的地点从“李柏文书”出土看,当然就该在海头。根据斯坦因1914年所绘五十万分之一地图,LK遗址紧靠喀拉库顺的西北端。喀拉库顺相当于《水经注》上的牢兰海,海头就是LK遗址,它位于牢兰海西北头。关于此,笔者亦进行了一些探索,限于篇幅,只好俟诸另文了。

今权复减省督将吏兵所食条所减

(《流沙坠简·杂事类》简版90)

宜渐节省使相周接

(《流沙坠简·杂事类》简版91)

水大波深必泛

(赫定简版Ⅰ,15)

东空决六所并乘堤已至大决中

五百一人作

□增兵

(《流沙坠简,屯戍丛残》简版8)

史顺留矣(?)□□为大涿池深大又来水少计月末左右已达楼兰

(赫定简版Ⅰ,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