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楼兰出土古粮及稀世小麦花

楼兰出土古粮及稀世小麦花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试掘清理获得了古代粮食作物中的糜子、大麦等实物标本,并提请四川农学院颜济教授、杨俊良副教授鉴定。经测定糜子堆积的厚度约70厘米,宽约1米。颜、杨二先生认为:“这朵小麦花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小麦花。”上述城中的糜子堆积与夹杂其中的裸大麦粒亦应属于这个废弃时间的遗留物。楼兰故城最繁荣的时期是在西晋,城中出土木简和纸文书以西晋时期为最多,可以看出当时西晋王朝对经营楼兰的积极态度。

楼兰出土古粮及稀世小麦花

1930年4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了考古调查队,对楼兰遗迹进行考古调查。经试掘清理获得了古代粮食作物中的糜子大麦等实物标本,并提请四川农学院颜济教授、杨俊良副教授鉴定。他(她)们在标本鉴定中又发现了一颗迄至目前为止在世界上保存得最古老最完好的小麦花。

楼兰故城,是早期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汉晋时期的屯戍要地,西域长史府的处所。笔者在故城内的东北部大佛塔东面,相距佛塔约32米处考察一小台地上堆积着的一些散乱木材时,发现木材下堆积有大量的糜子。经测定糜子堆积的厚度约70厘米,宽约1米。堆积中还夹杂有麦粒。笔者采取了一小袋作为标本。

糜子,学名黍(Panicum milliaceum)。在楼兰出土木简和纸文书中多处见到写作“”,如“下九十亩溉七十亩”,“出四斛四斗禀兵孙定吴仁二人”,“出床十二斛六斗禀兵卫芒等七人”(均见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屯戍丛残考释”,第27、35页,图版第8、11页)。据南宋初年郑刚《西征道里记》中记载:“西人饱食面,非犹饥。将家云,出战糗粮,干不可食,嚼半掬,则津液便生,余物皆不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亦说:“黍乃稷之黏者,有赤、白、黄、黑数种。”堆积层中以黄色最多。糜子是一种耐干旱的粮食作物,既适宜于楼兰地区栽种,又适宜于戍卒的战时生活。这种作物至今在新疆各地仍有种植,农民们称为黄米。

在这一小袋标本中,经颜、杨二位先生鉴定除确认为糜子以外,还找到一粒裸大麦(Hordeum vulgare var nudum),也就是青稞。这粒裸大麦长6.8毫米,宽3.12毫米,高2.36毫米,颜色赤黄。

在故城城郊北北东4公里处有小型佛塔一座,笔者在清理甬道时,从墙壁上采集到了三段小麦穗轴,这些穗轴是作为涂抹墙壁泥土的黏结纤维材料拌合进去的。经测定数据如下(表一):

表一

将这些小麦穗轴在实体显微镜下进行检视时,发现序号2的一段穗轴上,还保存着一朵完好的小麦花。从这一朵花的外部形态观察,它的无芸的颖,其脊一直延伸至基部的特征表明,应属于圆锥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1〕。在这一朵小麦花中,比较发育的子房顶端上的刷状毛仍清晰可见;两片鳞被依然保持着,位于子房基部的正常位置,但由于失水而成为半透明的膜状结构,其上部边缘的纤维毛状裂片还很完整;花器上柔软的羽毛状柱头也保持其分支。颜、杨二先生认为:“这朵小麦花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小麦花。”

在这一座小佛塔的同一甬道墙壁上,笔者还采集到了两粒裸大麦,在这两粒裸大麦上还附有比较完整的颖、外稃和内稃。经测定数据如下(表二):(www.xing528.com)

表二

楼兰位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沙漠包围中,年降水量一般不足20毫米,年蒸发量却达2500—3000毫米,高于降水量的100—200倍,也就是说这个地区终年几乎无雨,因而湿度很低,所以上述小麦花、裸大麦以及糜子等物能够长时期的完整如新地保存下来,实属罕见。

根据楼兰城中官署区西部,一个大宅院门槛下采取的朽木标本经14C测定,树轮校正年代为1865年±80年(从1950年起算),相当于东汉初年。又据城中出土木简,纪年最晚的是前凉建兴十八年,即公元330年。(关于楼兰城址的讨论,参见拙作《论楼兰城的发展及其衰废》一文,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我们推定故城的废弃时间大约在前凉末年,即公元376年左右。上述城中的糜子堆积与夹杂其中的裸大麦粒亦应属于这个废弃时间的遗留物。

楼兰故城最繁荣的时期是在西晋(265—316),城中出土木简和纸文书以西晋时期为最多,可以看出当时西晋王朝对经营楼兰的积极态度。西晋至前凉也是西域佛教广泛流传之时,故城内与城郊的佛塔耸立,正说明了这种兴旺情况。因此,作为建筑材料涂抹在城郊佛塔甬道墙壁上的小麦穗轴及其小麦花和裸大麦粒稃壳,其生长年代也大约在这些时间中,即是说这些粮食作物的存在,距今至少也有1600多年。

(原刊《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注释】

〔1〕圆锥小麦,在孔雀河一带早有种植。1979年11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孔雀河下游,距楼兰故城直线距离约70公里发掘了四十二座墓葬,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对其中一墓的毛织物14C测定,树轮校正年代为2185年±108年,墓葬中亦有圆锥小麦出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