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坛施工技术指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花坛施工技术指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希望通过学习后能够熟读花坛施工图纸,根据花卉的栽植技术,能够独立完成或指导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的栽植施工。任务分析要想成功完成花坛栽植施工,就要正确分析影响花卉栽植成活的因素,做好栽植前准备工作,根据花卉栽植方法,学会并指导花坛栽植施工。②能够利用花坛栽植的知识编制切实可行的花坛栽植施工组织方案。③能够根据花坛栽植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指导工作。⑤做好花坛栽植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花坛施工技术指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知识点:了解花坛栽植施工的基础知识,掌握花坛栽植施工的工艺流程和验收标准。

能力点:能根据施工图进行花坛栽植的施工、管理与验收。

任务描述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花坛的最初含义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平面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色彩应与所在环境有所区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

某校园机关楼前有半径为10 m 的花坛,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花卉栽植,花坛边缘为砌筑好的砖砌结构。希望通过学习后能够熟读花坛施工图纸,根据花卉的栽植技术,能够独立完成或指导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的栽植施工。

任务分析

要想成功完成花坛栽植施工,就要正确分析影响花卉栽植成活的因素,做好栽植前准备工作,根据花卉栽植方法,学会并指导花坛栽植施工。其施工步骤为:种植床整理、图案放样、起苗、栽植、养护管理。具体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正确认识花坛栽植施工图,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②能够利用花坛栽植的知识编制切实可行的花坛栽植施工组织方案。

③能够根据花坛栽植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指导工作。

④做好花坛栽植的成品修整和保护工作。

⑤做好花坛栽植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任务咨询

一、花坛的概念

按照设计意图,在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以园林草花为主要材料布置而成的具有艳丽色彩或图案纹样的植物景观。花坛主要表现花卉群体的色彩美,以及有花卉群体所构成的图案美。花卉都有一定的花期,要保证花坛(特别是设置在重点园林绿化地区的花坛)有最佳景观效果,就必须根据季节和花期经常进行更换。

二、花坛的类型

(一)按照花材观赏特性分类

1)盛花花坛

盛花花坛主要由观花草本花卉组成,表现花盛开时群体的色彩美。这种花坛在布置时不要求花卉种类繁多,而要求图案简洁明了,对比度强。盛花花坛着重观赏开花时草花群体所展现出的华丽鲜艳的色彩,因此必须选用花期一致、花期较长、高矮一致、开花整齐、色彩艳丽的花卉,如三色堇、金鱼草、金盏菊、万寿菊、百日草、福禄考、石竹、一串红、矮牵牛、鸡冠花等。一些色彩鲜艳的一二年生观叶花卉也常选用,如羽衣甘蓝、地肤、彩叶草等。也可以用一些宿根花卉或球根花卉,如鸢尾菊花郁金香等,但栽植时一定要加大密度。同时花坛内的几种花卉之间的界线必须明显,相邻的花卉色彩对比一定要强烈,高矮不能相差悬殊。盛花花坛观赏价值高,但观赏期短,必须经常更换花材以延长观赏期。

2)模纹花坛

模纹花坛(图7.16)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观花植物组成,表现植物群体组成的复杂的图案美(图7.17)。由于要清晰准确地表现纹样,模纹花坛中应用的花卉要求植株低矮、株丛紧密、生长缓慢、耐修剪。这种花坛要经常修剪以保持其原有的纹样,其观赏期长,采用木本的可长期观赏。模纹花坛可分为毛毡花坛、浮雕花坛和时钟花坛。

图7.16 模纹花坛栽植平面图

(1)毛毡花坛 由各种植物组成一定的装饰图案,表面被修剪的十分平整,整个花坛好像是一块华丽的地毯

(2)浮雕花坛 表面是根据图案要求,将植物修剪成凸出和凹陷的式样,整体具有浮雕的效果。

图7.17 天安门广场上的模纹花坛

(3)时钟花坛 图案是时钟纹样,上面装有可转动的时钟。

(二)按照花坛空间布局分类

(1)平面花坛 花坛表面与地面平行,主要观赏花坛的平面效果,包括沉床花坛和稍高出地面的花坛。

(2)斜面花坛 设置在斜坡或阶地上,也可搭建成架子摆放各种花卉,以斜面为主要观赏面。

(3)立体花坛 用花卉栽植在各种立体造型物上而形成竖向造型景观,可以四面观赏。一般作为大型花坛的构图中心,或造景花坛的主要景观,见图7.18。

(三)按照设计布局和组合方式分类

(1)独立花坛 为单个花坛或多个花坛紧密结合而成。大多作为局部构图的中心,一般布置在轴线的焦点、道路交叉口或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

图7.18 立体花坛

(2)组合花坛 由相同或不同形式的多个单体花坛组合而成,但在构图及景观上具有统一性。花坛群应具有统一的底色,以突出其整体感。花坛群还可以结合喷泉和雕塑布置,后者可作为花坛群的构图中心,也可作为装饰。

(3)带状花坛 长为宽的3 倍以上,在道路、广场、草坪的中央或两侧,划分成若干段落,有节奏地简单重复布置。

三、花坛栽植技术

(1)土壤条件 土层厚薄、肥沃度、质地等会影响花卉根系的生长与分布。优良的土质应土层深厚,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砂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适当,有一定的空隙以利通气和排水,持水与保肥能力强,还具花卉生长适宜的pH,不含杂草、有害生物以及其他有毒物质。

理想的土壤是很少的,土质差的可通过客土、使用有机肥等措施,可以起到培育土壤良好结构性的作用。可加入的有机肥包括堆肥、厩肥、锯末、腐叶、泥炭等。

(2)栽植穴 栽植穴、坑应稍大于土球和根系,保证苗根舒展。

(3)栽植距离与深度 花苗的栽植间距,应以植株的高低、分蘖的多少、冠丛的大小而定,以栽后地面不裸露为原则,保证成长后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栽植小苗时,应留出适当的生长空间。模纹式栽植的植株密度可适当加大。

花苗的栽植深度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一般以所埋之土与根茎处相齐为宜。球根花卉的覆土厚度应为球根高度的1.2 倍。

(4)栽植顺序 栽植时,高的苗栽中间、矮的苗栽边缘,使花坛突出景观效果。栽入后,用手压实土壤,同时将余土耙平。

图案简单的单个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退栽;坡式的花坛应由上向下栽植;图案复杂的花坛应先栽好图案的各条轮廓线,再栽内部填充部分。大型花坛宜分区、块栽植;植物高低不同的花卉混栽时,应先栽高的,后栽矮的;宿根、球根花卉与一二年生草花混栽时,应先栽宿根、球根花卉,后栽一二年生草花。

任务实施

一、盛花花坛的施工

(1)施工准备 主要材料、工具及设备,包括各种花卉、铁锹、镐、喷灌设施、运输车辆等。

(2)整地翻耕 在栽植花卉前进行整地,将土壤深翻40~50 cm,挑出草根、石头及其他杂物,并施入适量的已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花坛中部填土要高一些,边缘部分填土应低一些。填土达到要求后,要把上面的土粒整细、耙平,以备栽植花卉。

(3)定点放线 栽花前,在花坛种植床上,对花坛图案进行定点放线。

图案简单的规则式花坛,根据设计图纸,直接用皮尺量好实际距离,并用灰点、灰线做出明显的标记;如果花坛面积较大,可用方格网法,在图纸上画好方格,按比例放大到地面上。

该花坛面积较大,图案多为圆滑曲线,可用方格法放线。先在图纸上画1 m ×1 m 的方格,把重要拐点坐标量好,然后测设到地面上,点点之间按照图案设计曲线用白灰做圆滑连接。

(4)起苗 苗木从当地苗圃中取得,毛百合芍药、菊花挖掘带土花苗,起苗时注意保持毛百合球根的完整,芍药、菊花根系丰满。彩叶草、孔雀草等选用盆栽苗木。

(5)栽植 带土球苗木运到后必须立即栽植,盆栽花先去除外面的营养钵后带土球栽植。栽植时,先从中央开始再向边缘部分扩展栽下去。先栽植中部的毛百合,其覆土厚度为鳞茎高度的1.2 倍;然后栽植芍药、菊花等宿根花卉,再栽植一二年生花卉。栽植穴挖大一些,保证花苗根系舒展,栽入后用手压实土壤,并随手将余土整平。株行距以花株冠幅相接,不露出地面为准。

(6)养护及换花 花株栽植完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平时应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最好在早晚进行。花苗长到一定高度要进行中耕除草,并剪除黄叶和残花。如花苗有缺株,应及时补栽。同时应根据需要,适当施用追肥,追肥后应及时浇水。应注意的是,花坛中间的毛百合不可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否则会造成球根腐烂。

盛花花坛中草花生长期短,为了保持花坛长期的观赏效果,应及时更换花苗,更换次数应根据花坛的等级及花苗的供应情况确定,一般每年至少更换1 次,有条件的可更换2~3 次,即保证一年四季都有盛开的鲜花可供观赏。

二、模纹花坛的施工

(1)整地翻耕 整地方法及基本要求同盛花花坛施工,但由于模纹花坛的平整要求比一般花坛高,为了防止花坛出现下沉和不均匀现象,在施工时应增加1~2 次镇压。

(2)上顶子 模纹花坛的中心多数栽种苏铁及其他球形盆栽植物,也有在中心地带布置高低层次不同的盆栽植物,称为“上顶子”。本工程中花坛中心为一预制时代雕塑,安放好即可。(www.xing528.com)

(3)定点放线 模纹花坛,要求图案、线条准确无误,故对放线要求极为严格,可以用较粗的铅丝按设计图纸的式样编好图案轮廓模型,检查无误后,在花坛地面上轻轻压出清楚的线条痕迹;也可用测绳摆出线条的雏形,然后进行移动,达到要求后再沿着测绳撒上白灰。

有连续和重复图案的模纹花坛,因图案是互相连续和重复布置,为保证图案的准确性,可以用硬纸板按设计图剪好图案模型,在地面上连续描画出来。

该工程中,先在图纸上测出榆叶梅的具体位置,用尺测设到花坛上,用白灰标记。榆叶梅之间的图案,用测绳摆出线条的雏形,然后进行移动,达到要求后再沿着测绳撒上白灰。中间的圆环图案,在图纸上测好每个圆环的半径,然后在花坛中心立桩,往外引线至准确距离时立木桩标记,围绕一周多做标记,最后用石灰圆滑连接。

(3)起苗 红瑞木、矮紫杉篱、金焰绣线菊等裸根苗应随起随栽,起苗应该注意保持根系完整。

榆叶梅等带土球苗,如花圃畦地干燥,应事先灌浇苗地,起苗时要注意保持根部土球完整,根系丰满。如苗床土质过于松散,可用手轻轻提捏实,然后用薄塑料袋包装土球,掘起后,最好于荫凉处置放1~2 d,再运往栽植。这样做,既可以防止花苗土球松散,又可以缓苗,有利于成活。

(4)栽植 栽植时,花坛中部先里后外,逐次进行。外侧图案先栽植榆叶梅,再栽植纹样中间的红瑞木,最后栽植矮紫杉篱。花坛外缘用金焰绣线菊镶边。早熟禾草坪栽植采用铺栽法,工序参照任务4 的内容。

(5)养护管理 花株栽植完后立即浇1 次透水。对模纹的花卉植株,要经常整形修剪,保证整齐的纹样,不使图案杂乱。栽好后可先进行1 次修剪,以后每隔一定时间修剪1 次。修剪时,为了不踏坏图案,可利用长条木板凳放入花坛,在长凳上进行操作。对花坛上的多年生花卉,每年应施肥2~3 次。

任务考核

一、盛花花坛施工

二、模纹花坛施工

续表

巩固训练

结合生产或节庆日,根据本校校园绿化的实际情况,利用时令花卉在校园或实习基地的某一空地上进行盛花花坛的设计和施工。

一、材料及用具

各种花材、铁锹、铁镐、铲、蒲包、草绳、测绳、敞式货车、喷水管等。

二、组织实施

①将学生分成4 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花坛栽植施工;

②按下列施工阶段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准备、种植床平整、定点放线、起苗、栽植、养护管理。

三、训练成果

①每人交一份训练报告,并参照上述任务考核进行评分;

②完成盛花花坛的栽植施工。

拓展提高

绿带施工技术

一般所谓的绿带,主要指林带、道路绿化带以及树墙、绿篱等隔离性的带状绿化形式。绿带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装饰、隔离、防护、掩蔽园林局部环境。

一、林带施工

(1)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把荒地、废弃地等非宜林地改变成为宜林地。整地时间一般应在营造林带之前3~6 个月,以“夏翻土,秋耙地,春造林”的效果较好。现翻、现耙、现造林对林木栽植成活效果不很好。整地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人工整地是用锄头挨着挖土翻地,翻土深度为20~35 cm;翻土后经过较长时间的暴晒,再用锄头将土坷垃打碎,把土整细。机械翻土,则是由拖拉机牵引三铧犁或五铧犁翻地,翻土深度25~30 cm。耙地是用拖拉机牵引铁耙进行。对沙质土壤,用双列圆盘耙;对黏重土质的林地则用缺口重耙。在比较窄的林带地面,用直线运行法耙地;在比较宽的地方,则可用对角线运行法耙地。耙地后,要清除杂物和土面的草根,以备造林。

(2)放线定点 首先根据规划设计图所示林带位置,将林带最里边一行树木的中心线在地面放出,并在这条线上按设计株距确定各种植点,用白灰做点标记。然后依据这条线,按设计的行距向外侧分别放出各行树木的中心线,最后再分别确定各行树木的种植点。林带内,种植中的排列方式有矩形和三角形两种,排列方式的选用应与主导风向相适应(图7.19)。

图7.19 林带种植点的排列方式

(a)透风林带;(b)挡风林带

林带树木的株行距一般小于园林风景的株行距,根据树冠的宽窄和对林带透风率的要求,可采用1.5 m×2 m、2 m×2 m、2 m×2.5 m、2.5 m×2.5 m、2.5 m×3 m、3 m×3 m、3 m×4 m、4 m×4 m、4 m×5 m 等株行距。林带的透风率,就是风通过林带时能够透过多少风量的比率,可用百分比来表示。一般起防风作用的林带,透风率应为25%~30%;防沙林带,透风率20%;园林边沿林带,透风率可为30%~40%。透风率的大小,可采取改变株行距、改变种植点排列方式和选用不同枝叶密实度的树种等方法来调整。

(3)栽植 园林绿地上的林带一般要用3~5年生以上的大苗造林,只有在人迹较少,且又容许造林周期拖长的地方,造林才可用1~2年生小苗或营养杯幼苗。栽植时,按白灰点标记的种植点挖穴、栽苗、填土、插实、做围堰、灌水。施工完成后,最好在林带的一侧设立临时性的护栏,阻止行人横穿林带,保护新栽的树苗。

二、道路绿带施工

城市道路绿带是由人行道绿化带和分车绿带组成的。在绿带的顶空和地下,常常都敷设有许多管线。因此,街道绿带施工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好树木与各种管线之间的矛盾关系。

(1)人行道绿带施工 人行道绿带的主要部分是行道树绿化带,另外还可能有绿篱、草花、草坪种植带等。行道树可采用种植带式或树池式两种栽种方式。种植带的宽度不小于1.2 m,长度不限。树池形状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少有圆形。树池的最短边长度不得小于1.2 m;其平面尺寸多为1.2 m×1.5 m、1.5 m×1.5 m、1.5 m×2 m、1.8 m×2 m,等等。行道树种植点与车行道边缘道牙石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 m。行道树的主干高度不小于3 m。栽植行道树时,要注意解决好与地上地下管线的冲突,保证树木与各种管线之间有足够的安全间距。表7.7 是行道树与街道架空电线之间应有的间距,表7.8 则是树木与地下管线的间距参考数值,行道树与距离旁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应保持的距离,则可见7.9 中所列。为了保护绿带不受破坏,在人行道边沿应当设立金属的或钢筋混凝土的隔离性护栏,阻止行人踏进种植带。

表7.7 行道树与架空电线的间距

表7.8 行道树与地下管道的水平间距

表7.9 行道树与建筑、构筑物的水平间距

续表

(2)分车绿带施工 由于分车绿带位于车行道之间,绿化施工时特别要注意安全,在施工路段的两端要设立醒目的施工标志。植物种植应当按照道路绿化设计图进行,植物的种类、株距、搭配方式等,都要严格按设计施工。分车绿带一般宽1.5~5 m,但最窄也有0.7 m。1.5 m宽度以下的分车带,只能铺种草皮或栽成绿篱;1.5 m 以上宽度的,可酌情栽种灌木乔木。分车带上种草皮时,草种必须是阳性耐干旱的,草皮土层厚度在25 cm以上即可,土面要整细以后才播种草籽。分车带上种绿篱的,可按下面关于绿篱施工内容中的方法栽植。分车带上配植绿篱加乔木、灌木的,则要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栽种。分车带上栽植乔灌木,与一般树木的栽植方法一样,可参照进行。

三、绿篱施工

绿篱既可用在街道上,也可用在园林绿地的其他许多环境中,绿篱的苗木材料要选大小和高矮规格都统一的、生长垫健旺的、枝叶比较浓密而又耐修剪的植株。施工开始的时候,先要按照设计图规定的位置在地面放出种植沟的挖掘线。若绿篱是位于路边或广场边,则先放出最靠近路面边线的一条挖掘线,这条挖掘线应与路边线相距15~20 cm;然后,再依据绿篱的设计宽度,放出另一条挖掘线。两条挖掘线均要用白灰在地面画出来。放线后,挖出绿篱的种植沟,沟深一般20~40 cm,视苗木的大小而定。

栽植绿篱时,栽植位点有矩形和三角形两种排列方式,株行距视苗木树冠宽窄而定;一般株距为20~40 cm,最小可为15 cm,最大可达60 cm(如珊瑚树绿篱)。行距可和株距相等,也可略小于株距。一般的绿篱多采取双行三角形栽种方式,但最窄的绿篱则要采取单行栽种方式,最宽的绿篱也有栽成5~6 行的。苗木一棵棵栽好后,要在根部均匀地覆盖细土,并用锄把插实;之后,还应全面检查一遍,发现有歪斜的就要扶正。绿篱的种植沟两侧,要用余下的土做成直线形围堰,以便于拦水。土堰做好后,浇灌定根水,要一次浇透。

定型修剪是规整式绿篱栽好后马上要进行的一道工序。修剪前,要在绿篱一侧按一定间距立起标志修剪高度的一排竹竿,竹竿与竹竿之间还可以连上长线,作为绿篱修剪的高度线。绿篱顶面具有一事实上造型变化的,要根据形状特点,设置两种以上的高度线。在修剪方式上,可采用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修剪使用的是绿篱剪,由工人按照设计的绿篱形状进行修剪。机械修剪是使用绿篱修剪机进行修剪,效率当然更高些。

图7.20 绿篱修剪的断面形状

(a)横断面形式;(b)纵断面形式

绿篱修剪的纵断面形状有直线形、波浪形、浅齿形、城垛形、组合型等,横断面形状有长方形、梯形、半球形、截角形、斜面形、双层形、多层形,等等(图7.20)。在横断面修剪中,不得修剪成上宽下窄的形状,如倒梯形、倒三角形、伞形等,都是不正确的横断面形状(图7.21)。如果横断面修剪成上宽下窄形状,将会影响绿篱下部枝叶的采光和萌发新枝新叶,使以后绿篱的下部呈现枯秃无叶状。自然式绿篱不进行定型修剪,只将枯枝、病虫枝、杂乱枝剪掉即可。

图7.21 不正确的绿篱横断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