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袁绍和朝廷保持联系,击败麹义和耿祉

与袁绍和朝廷保持联系,击败麹义和耿祉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杨现在拥有河内郡太守的正式头衔,同时还是朝廷任命的军长。于扶罗试图进攻袁绍的大本营邺县,但被麹义打败,于扶罗劫持着张杨到了黎阳,在那里打败了朝廷的度辽将军耿祉,势力有所恢复。张杨收拾残部,招纳各地散卒,手下也有几千人马。对袁绍张杨也不得罪,因为他为了不背叛袁绍做过人质,所以袁绍也不认为他是敌人,至于朝廷那边,张杨也乐意保持联系。吕布到了河东郡,见到了老同事张杨。

与袁绍和朝廷保持联系,击败麹义和耿祉

离开袁术吕布下一个去依靠的人是张杨。

张杨现在拥有河内郡太守的正式头衔,同时还是朝廷任命的军长(建义将军)。

作为并州军的三大猛将之一,张杨没有随着吕布、张辽投靠董卓,而是选择了在黄河北岸的河内郡一带独立发展,只是势单力薄,一直没有太大起色。

关东联军起兵后张杨也想加入,于是跟南匈奴首领于扶罗一起投靠了袁绍,袁绍让他和于扶罗驻扎在漳水边。

这时,于扶罗干了一件大事,他突然反叛袁绍。张杨大概拒绝和他同谋,于扶罗于是把张杨劫持为人质(执杨与俱去)。

于扶罗试图进攻袁绍的大本营邺县,但被麹义打败,于扶罗劫持着张杨到了黎阳,在那里打败了朝廷的度辽将军耿祉,势力有所恢复。

张杨在于扶罗手里做了差不多一年的人质,于扶罗没杀他。后来于扶罗忙着和袁绍交战顾不上张杨,张杨又得以独立发展。张杨收拾残部,招纳各地散卒,手下也有几千人马。

袁绍从韩馥手里夺取冀州前后,原河内郡太守王匡也死了,史书上说王匡死于他杀害的胡母班的亲属之手,做这件事的还有曹操,之后河内郡就被纳入袁绍的势力范围中。

张杨没办法回河内郡,来到了河内郡西边的河东郡,朝廷觉得张杨有利用价值,就任命他为河内郡太守、建义将军,想让他牵制袁绍。

张杨跟活跃在这一带的黑山军、白波军以及南匈奴都有来往,相当于结成了一个松散联盟,在诸强争霸中争取各自的生存空间。对袁绍张杨也不得罪,因为他为了不背叛袁绍做过人质,所以袁绍也不认为他是敌人,至于朝廷那边,张杨也乐意保持联系。

所以,张杨的势力虽然不算大,却能左右逢源,混得还不错。

吕布到了河东郡,见到了老同事张杨。(www.xing528.com)

张杨这个人相当不错,尽管自己也有不少困难,但还是收留了吕布一行。

河东郡紧邻关中,离长安很近,朝廷“三人小组”对吕布恨之入骨,一直在通缉他,张杨接到了悬赏捉拿吕布的诏令,张杨的手下看到长安那边开出的赏金很高,就想把吕布杀了换赏钱(受傕、汜购募,共图布)。

史书上说张杨本人知道这件事,也参加了,这似乎不太可能,不符合张杨的性格,他一直视吕布为战友,以后还为救吕布义无反顾地起兵,直至被杀,说他为了赏钱而出卖吕布,应该不会。

张杨这个人性情比较温和,待人也很仁厚,没有什么架子,手段也不狠(性仁和,无威刑),即使有手下人谋反,他发觉后也只是流泪,不予追究。

这是个好人,但在乱世中成大事的必须果敢、心狠,仁爱只是妇人之仁,往往是失败的根源。连叛乱分子都不追究,很难想象平时如何治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张杨一生没有成就什么大事,在群雄争战中始终是一个二三流的角色。

张杨的手下要对吕布下手,但在他们着手行动前,吕布提前知道了消息,吕布有点儿害怕。

吕布主动找到张杨,对他说:“我吕布跟你是老乡,你把我杀了其实还不够划算,不如把我押到长安,可以得到李傕、郭汜的封赏(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

张杨其实并不想为难吕布,他一面应付着长安那边,一面暗中保护吕布。

还有一本史书上说,李傕、郭汜等人突然改变了对吕布的态度,任命他为颍川郡太守(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诏书,以布为颍州太守)。

如果真是这样的,那只能是张杨从中调和的结果,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吕布跟凉州军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李傕、郭汜等人必置吕布于死地而后快,杀了吕布,替董卓报了仇,他们在凉州军中的地位将会更稳固。如果放过吕布,还让他当什么郡太守,许多凉州军的将士恐怕都不会答应。

总之,老战友这儿也待不成了,吕布还得另寻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