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规划与设计:基本概念与类型

乡村规划与设计:基本概念与类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村庄体系可分为:中心村、基层村。中心村是指在区域空间上能服务于周围地区且有较大范围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家庭副业的乡村聚集点;基层村是指自然形成的农民聚居点,它具有小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农民聚居点、农业生产点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心村和基层村都属于行政村。

乡村规划与设计:基本概念与类型

1.1.1.1 乡村的基本概念

乡村是以自然、居住地为基础的文化经济共同体,具有自主发展性。它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城市来说,乡村是指包括村庄和集镇等不同规模的居民点的一个社会区域的总称,是农业生产者居住、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农村。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它的内涵不断在衍生,乡村不仅只有农业生产,也逐渐出现其他产业。因此,乡村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定义。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相关概念有行政村、基层村、中心村、自然村等。一般来讲,乡村具有以下特点: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人口聚集度不高,公共设施与组织职能相对较低。

1.1.1.2 乡村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行政管理与建设需要,为实现不同的目的,依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可以多层面、多视角地对乡村进行类型划分。(www.xing528.com)

按行政范畴可分为:行政村、自然村。行政村是指行政建制上的村庄,主要侧重于管辖范围;自然村是指一定空间内聚集而成的自然村落,主要侧重于集聚空间。

按村庄体系可分为:中心村、基层村。中心村是指在区域空间上能服务于周围地区且有较大范围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家庭副业的乡村聚集点;基层村是指自然形成的农民聚居点,它具有小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农民聚居点、农业生产点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心村和基层村都属于行政村。

按地域分布可分为:现代化农村地域类型、发达农村地域类型、以农业为主的中等发达农村地域类型、非农业发展较快的中等发达农村地域类型、欠发达农村地域类型、不发达农村地域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