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戴笠创立缉私署,迈向税警武装争夺

戴笠创立缉私署,迈向税警武装争夺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得到蒋介石的应允后,戴笠便着手建立一个新的机构——缉私署。一九四二年春缉私署正式在重庆成立。缉私署将海关、盐务、税务三方面的缉私武装合并为一个总团,下辖四个分团。戴笠原想借成立盐务署之机将盐务缉私的精锐部队抓在手中,当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之后,盐务缉私方面所余部队,不是老弱,就是新兵,装备和战斗力都很差。戴笠想藉机扩充军统的兴趣大为低落,缉私署仅存在两年多就宣告撤销。

戴笠创立缉私署,迈向税警武装争夺

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开始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入日军之手,各项税收骤减,国家财政大有枯竭之势。由于宋子文经常飞往美国请求援助,国内财政大权转由孔祥熙执掌。军统头子戴笠看到这是一个插手国家财政的好机会,遂向蒋介石建议,增强缉私武装力量,保护财政收入的各项税源;又以孔祥熙系一文人、不善于统帅部队为由,自告奋勇要求掌握这支缉私部队。得到蒋介石的应允后,戴笠便着手建立一个新的机构——缉私署。

一九四二年春缉私署正式在重庆成立。署长为戴笠,副署长宣铁吾、王抚洲。缉私署将海关、盐务、税务三方面的缉私武装合并为一个总团,下辖四个分团。统一编制,统一薪饷,统一训练,统一装备,统一指挥调遣。缉私署按照各地海关、盐务及税务机关的布局、地点、任务性质及其所属关卡、码头、哨所、盐区的坨地、仓库等处的具体情况,配备武装力量,并分别成立缉私处、查私所,执行缉查任务。缉私署建制虽仍归财政部,但实权却掌握在戴笠手中,从而军统势力进一步得到膨胀。

但是有一件事使戴笠的野心未能得到充分的满足,那就是税警总团团长孙立人不愿俯首听命于缉私署。孙立人的政治后台是宋子文,本人又是美国第一流军事学校的毕业生,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著名将领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史迪威等均有师生之谊,平时因不受蒋介石重用屈居税警团,已颇感压抑,如今又焉能听命于戴笠?于是他运用宋子文的力量,经何应钦批准,将税警总团的精锐部队改编为“新三十八师”,孙任师长,不久便开赴缅甸前线作战,结束了税警团的历史。(www.xing528.com)

戴笠原想借成立盐务署之机将盐务缉私的精锐部队抓在手中,当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之后,盐务缉私方面所余部队,不是老弱,就是新兵,装备和战斗力都很差。海关、税务方面的武装也很一般。戴笠想藉机扩充军统的兴趣大为低落,缉私署仅存在两年多就宣告撤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