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瑶民起义在大藤峡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瑶民起义在大藤峡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居住在大藤峡南北两岸一带的瑶族人民,利用大藤作为桥梁通道,对明王朝统治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后经百多个回合的鏖战,起义军全部壮烈捐躯。大藤峡地扼广西北部与东部的水路交通要道,瑶民起义军多年的反抗斗争,影响了航路的通行,土特产品运不出去,所需商品运不进来。这就是大藤峡第三个名称的来由。大藤峡、断藤峡、永通峡三个地名,反映了明代这一地区瑶族人民连续100多年的悲壮的斗争历程,成为后人追念的标志。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瑶民起义在大藤峡

胡起望

“大藤峡”、“断藤峡”、“永通峡”这三个地名实际指的是一个地方。为什么一个地方有三个不同的名称呢?这里面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广西的中部地区,有一条奔腾咆哮的河流,蜿蜒穿梭于崇山平畴间,注入珠江流域。它的上游名为左江和右江,汇合后称为郁江。郁江流至桂平县域,与北面流来的黔江相汇合,称为浔江。浔江注入广东省以后,名为西江,成为珠江水系的一部分。这里要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桂平县距郁江与黔江汇合处不远的地方。

大藤峡地区是指以现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中心,包括武宣、象州、蒙山、桂平、平南、藤县、荔浦等县周围的600里的大山区。黔江贯穿其中。黔江自武宣县东流,进入桂平县境以后,出现了一处长约120里的大险滩。这里江面狭窄,滩多流急,两岸奇峰峭壁,地势险要,船舶航行十分困难。从江的南岸渡到北岸,更是困难万分。这里,不仅战略地位重要,也是广东、广西交通的咽喉。幸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弩滩上溯5里处的渌水冲,江面上横生着一条大藤,像一座天然的桥梁,人们可以抱着它挪移过河,于是这里就有了“大藤峡”这个地名。当时居住在大藤峡南北两岸一带的瑶族人民,利用大藤作为桥梁通道,对明王朝统治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早在唐朝初年,瑶族名称就已见于史书,有“莫徭”“蛮徭”等称谓。明代的时候,大藤峡地区主要集聚着瑶族人民,其中以蓝、胡、侯、盘四姓的瑶人为最多。

明王朝的封建统治者承袭了历代“以夷制夷”的反动政策,在瑶族地区遍设土司,普立卫所,驻兵“分界耕守”,以加强对瑶族人民的统治。后来甚至不择手段地掠夺瑶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断绝食盐供应,隔绝与外界交往和联系,激起瑶族人民的反抗。15世纪中叶,这里的瑶族人民在首领蓝受贰的领导下,组织了几百人的队伍,以武装向明王朝造反。不久,被镇压下去。

这时起义队伍中出现了一位英雄,名叫侯大苟。他在篮受贰被官兵杀害后挺身而出,率领瑶族人民继续进行斗争。在侯大苟的领导下,起义队伍重振旗鼓,很快扩大到10000余众,声震明廷朝野,威慑周围屯驻军。这支瑶民义军,在附近修仁、荔浦、平乐等地各族人民支持下,攻郡城,劫县库,杀贪官,放囚犯,把明王朝在当地的统治闹得天翻地覆。那些平日逞威施暴的贪官污吏和驻屯军魂飞天外,犹如丧家犬,四处逃窜。明英宗皇帝对此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只好拨出重金下赏格说:谁个能够捉到侯大苟,可得千金赏,外加封一级官爵。赏格虽高,但无人认领。因为当地各族老百姓,都把侯大苟视为贴心人、抗暴英雄,谁也不愿加害他,相反则尽力保护他。当地传说,当时不仅人民群众支持侯大苟对明朝的斗争,就连大藤峡附近的怪石嶙峋也都帮助义军作战。比如,官军来攻时,形象如鸡的石头就会发出鸡鸣的声音,像狗的石头发出狗的叫声,争相给义军报讯。在侯大苟与官军鏖战时,石锣、石鼓自动敲响,给义军助威,声震旷野,吓得官军魂不附体,不战而溃。又有传说,侯大苟能够指挥河峡上的大藤自由升降,当官军攀援大藤渡河时,只要他口中念念有词,右手一指,大藤便立即沉入水中,那些攀援的官军就会统统被淹死喂鱼,无一幸免。

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命令浙江左参政韩雍率军16万余众,从13条道路围攻大藤峡义军。由于兵力悬殊,侯大苟义军虽经奋力堵击,仍不能阻挡,最后被迫退到一个叫作“九层楼”的山头驻守。后经百多个回合的鏖战,起义军全部壮烈捐躯。如今九层楼的山头上,还残存不少当年侯大苟义军奋战的遗迹

侯大苟为首的义军失败以后,韩雍把大藤峡上横亘的大藤一刀砍断,以泄私愤,并把大藤峡改名为“断藤峡”。这就是大藤峡第二个名称的来历。(www.xing528.com)

侯大苟领导的反抗斗争遭到镇压后,瑶族人民的斗争烽火并未熄灭。就在侯大苟被杀的次年(1466年),其余部以侯郑昂为首的700多人坚持斗争,攻入浔州府城(今桂平县),烧军营,坠城楼,掳获了三颗百户官印。(这几颗官印,前几年已在桂平县蒙圩区出土,印证了瑶民这次举事的事实,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镌刻有“浔州卫中千户所百户印”字样的铜印,每颗重1.76市斤)此外,侯郑昂领导的义军还先后攻占了客县、藤县等地,给当地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大藤峡地扼广西北部与东部的水路交通要道,瑶民起义军多年的反抗斗争,影响了航路的通行,土特产品运不出去,所需商品运不进来。在这种情况下,明王朝除了在大藤峡周围增设土官机构,遍建巡检司、千户所,以监视、镇压瑶族人民外,并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由两广总督陈金出面,与大藤峡瑶族人民订立协议,规定凡入峡船只要向瑶族缴纳一定数量的食盐和其他器物,作为放船通行的条件。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麻痹瑶民的意志,即而又把“断藤峡”改为“永通峡”,并在河岸的岩壁上凿了“赐永通峡”的摩崖石刻,以耀其功。这就是大藤峡第三个名称的来由。

但是,具有反抗斗争传统的瑶族人民,并没有因为统治者的小恩小惠而放弃斗争,他们继续进行反抗,截断水道,断绝通路。当时的老百姓编了一首歌谣讽刺陈金说:

昔永通,今求通;

求不得,葬江中。

谁其作者?

噫!陈公。

大藤峡、断藤峡、永通峡三个地名,反映了明代这一地区瑶族人民连续100多年的悲壮的斗争历程,成为后人追念的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