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市地质环境综合图集:软土地基沉降灾害25个区域!

广州市地质环境综合图集:软土地基沉降灾害25个区域!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软土地基沉降地质灾害一般呈片区状分布,经调查目前已发生软基沉降区共25个,软基沉降总面积59.89k m2。

广州市地质环境综合图集:软土地基沉降灾害25个区域!

4.9.2.1 编图方法

图面内容包括软土分布范围、软土等厚线、发生软土地基沉降地质灾害点和区域。

按软土厚度由小到大,从浅至深的蓝色渐变色表示,以红色线标识软土地基沉降地质灾害发生区域。

4.9.2.2 编图内容

1.软土分布

广州市软土总分布面积约1965k m2,占广州市全区面积的26.43%。主要分布于广州南部冲积平原区(城市中心区、萝岗区、番禺区、南沙区),广花盆地、增城南增江平原的局部地段也有软土分布。其中珠江两岸、番禺—南沙软土分布面积约1620k m2,占软土分布总面积的82.88%,软土厚度一般在2~40 m,最厚达55 m,不同厚度软土所占比例见图1。

图1 不同软土厚度占比(www.xing528.com)

珠江两岸—番禺—南沙一带分布软土厚度在平面上表现出越靠近海岸厚度越大的规律。厚度小于10 m的软土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区珠江两岸、增江平原、番禺区市桥、大石、钟村、南村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沙区灵山、乌洲、大小虎、黄山鲁等山地丘陵的周边;总厚度达10~20 m的软土分布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埔)—化龙镇东—莲花山一带、东涌—鱼涡头一带;20~40 m的软土分布在南沙区的横沥、万顷沙、新垦、三民岛、南沙港区(包括物流基地、钢铁基地、石化基地);厚度大于40 m的软土较少见,分布于万顷沙十七涌以南的局部地区,最厚处可达55 m。

2.软土地基沉降概况

全市软土地基沉降较为显著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南沙近期重点发展区、东涌—鱼涡头、万顷沙、新垦等地,软土在该区分布广、厚度大,软土地基沉降灾害显著,沉降量10~50c m,另外白云区金沙洲片区金沙中学、沙凤村等地,黄埔区夏港街墩头基社区、珠江钢厂一带也存在软土地基沉降地质灾害,沉降量5~10c m。软土地基沉降地质灾害一般呈片区状分布,经调查目前已发生软基沉降区共25个,软基沉降总面积59.89k m2

4.9.2.3 软土地基沉降原因

大面积分布的软土在自重或者附加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而造成沉降,南沙的软土地基沉降灾害主要集中发生于近10年时间,其原因除了客观上广泛存在的软土外,主要在于人类工程活动的显著加强,特别是南沙近期重点发展区的开发建设,包括大面积的填海造地、岩土工程、道路工程等,区域静、动荷载的急剧增加及对地质环境的强烈扰动,使得软土地基沉降地质灾害愈加明显。

4.9.2.4 软土地基沉降的危害表现

软土地基沉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建筑物悬空、开裂、倾斜、下沉或侧翻,路面波状起伏、下沉、开裂、位裂,造成交通中断、供排水(气、油)管道折断与渗漏、通信设施中断、供排水系统失效等,其威胁的对象主要是城镇和乡村建筑物及市政公共设施,不仅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而且影响了地下供电、供气、供排水管网以及水利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会导致公路、桥梁等不能正常营运,带来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不可避免地影响城市建设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