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朔城历史:武德年间的中顿

朔城历史:武德年间的中顿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德三年底,突厥的对唐政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武德五年,李渊“遣使赂突厥颉利可汗,且许结婚”。武德七年七月,突厥寇朔州,总管秦武通败之。武德八年六月,颉利与代州都督蔺谟战新城,谟败绩。突厥的数次攻掠,均与苑君璋相勾结。在唐朝方面,此时,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解决突厥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又恢复了十二军建制,“简练士马,议大举击突厥”。

朔城历史:武德年间的中顿

武德三年(620)底,突厥的对唐政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据《通鉴》记载:占据关内道北部的梁师都看出唐朝即将统一天下的大势,就派人对突厥处罗可汗说:“比者中原丧乱,分为数国,势均力弱,故皆北面归附突厥。今定杨可汗既亡,天下将悉为唐有。师都不辞灰灭,亦恐次及可汗,不若及其未定,南取中原,如魏道武所为,师都请为向导。”处罗可汗虽并不想学北魏道武帝,但他看出唐朝统一是对突厥的威胁,他想“取并州以居杨政道(隋炀帝的孙子)”,就决定大举攻唐,师未出而身先死。颉利可汗即位,“兵马强盛,有凭陵中国之志”,面对唐朝在并州、代州的进逼之势,自不甘心,在武德四年(621)就开始遣兵南下骚扰。史书留下的记载有:三月,“甲戌,突厥寇汾阳”。“壬午,突厥寇石州,刺史王集击却之。”四月,“己亥,突厥颉利可汗寇雁门,李大恩击走之”。“戊申,突厥寇并州。”八月,“癸卯,突厥寇代州,总管李大恩遣行军总管王孝基拒之,举军皆没。甲辰,进围崞县。”九月,“突厥寇并州,遣左屯卫大将军窦琮等击之”。同时,在原州、灵州等地也不断有突厥“寇边”的记载。但当时唐朝忙于中原战事,无暇顾及边地,所以一方面让边军固守,同时积极派人与突厥“和亲”。武德五年(622),李渊“遣使赂突厥颉利可汗,且许结婚”。双方都放回了扣留使臣。但议和未定,唐并州总管刘世让出屯雁门,颉利可汗联合河北高开道与苑君璋合众攻之,不克而退。定襄王李大恩奏言突厥饥荒,可谋取马邑(朔城区)。李渊诏令李大恩与殿内少监独孤晟帅师讨苑君璋,约二月在马邑会师,晟误期未至,大恩不能独进,便在新城(朔城区南梵王寺村北)停兵等待。四月,颉利可汗遣数万骑与刘黑闼围攻代州总管李大恩,大恩战死,唐军死者数千人。突厥与刘黑闼联兵南下,向唐朝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数道并进。八月,颉利可汗统兵15万骑入雁门,克廉州,攻并州。“突厥精骑数十万,自介休晋州,数百里间,填溢山谷。”原州道的突厥骑兵攻陷了离长安不远的大震关。唐朝不敢大意,派襄邑王神符亲任并州大总管,驻守太原。同时,火速派与突厥打过交道的郑元去见颉利可汗,对颉利可汗说:“唐与突厥,风俗不同,突厥虽得唐地,不能居也。今掳掠所得,皆入国人,于可汗何有?不如旋师,复修和亲,可无跋涉之劳,坐受金币,又皆入可汗府库,孰与弃昆弟积年之欢,而结子孙无穷之怨乎!”颉利可汗这次从山西撤兵,显然是以得到唐朝的大量物品为交换条件的。

颉利虽然撤兵,但唐高祖李渊深知河东心腹之患未除。当时并州总管刘世让转任广州总管,赴任前,李渊向他咨询备边之策,刘世让说:“突厥比数为寇,良以马邑为中顿故也。请以勇将戍崞城,多贮金帛,募有降者厚赏之,数出骑兵掠其城下,蹂其禾家,败其生业,不出岁余,彼无所食,必降矣。”李渊听了大喜,当即改命刘世让去守崞城。为突厥守马邑的苑君璋所部由此深以为忧,许多人不愿再归突厥,武德六年(623)六月,君璋部高满政发动兵变,率众归唐,苑君璋从马邑亡奔突厥。唐朝任命高满政为朔州总管,并封为荣国公。这是唐朝第一次收复朔州。

七月,苑君璋又引突厥攻马邑,唐遣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及高满政抵御,打败突厥于腊河谷(朔城区北腊壑口)。突厥又攻朔州,李高迁战败,行军总管尉迟敬德率兵援救(《山西通史大事编年》)。九月,为加强马邑防务,李渊令李高迁协助高满政驻守,苑君璋引突厥万余骑至城下,被高满政杀退。颉利可汗闻讯大怒,自率精兵攻打马邑,李高迁怯阵,率所部2000人撤走,被突厥追杀,死亡过半。颉利抓住战机,制造攻具,攻城越急。有时一日交战十几回合。李渊派刘世让援救,世让兵至松子岭不敢前进,退保崞城。当时遇上颉利派使者求婚,皇上说:“撤去马邑的围兵,才可商议婚事。”颉利要解去围兵,义成公主坚请攻城。颉利因高开道巧于做攻城武器,招来开道,与他进攻马邑很急迫。颉利招诱满政归附,满政大骂,奋力抵抗,但因粮食快尽,救兵未至,想带兵突围,被部将杜士远杀害,献马邑投降了突厥。苑君璋杀城中豪杰与满政同谋者三十余人。不久,突厥请求与唐和亲,把马邑又还给了唐朝,唐用将军秦武通为朔州总管。(www.xing528.com)

武德七年(624)七月,突厥寇朔州,总管秦武通败之。八月,突厥请和。颉利遣使来,愿款北楼关互市。武德八年(625)六月,颉利与代州都督蔺谟战新城,谟败绩。攻广武,为任城王道宗所破。八月,颉利将兵十余万大掠朔州。突厥的数次攻掠,均与苑君璋相勾结。在唐朝方面,此时,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解决突厥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就在当年(625),唐高祖令今后与突厥书不再用“敌国礼”(敌国礼表示双方平等),他说:“突厥贪得无厌,朕将征之,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敕。”并且又恢复了十二军建制,“简练士马,议大举击突厥”。大战的硝烟已起,只是由于宫廷内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争夺皇位的斗争激化,没有把精力放在边事上,唐与突厥的大决战才推后到了贞观三年(6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