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乞伏鲜卑后裔乾陵定居介休

唐代乞伏鲜卑后裔乾陵定居介休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墓志,校尉为墓主最后担任官职,则此首提故昭武校尉,应为赠官。据此可知,乞伏氏核心家族被灭时,乞伏基的祖先逃脱,归附北魏,后定居在汾河流域。乞伏基39岁任军府旅帅,48岁任校尉。墓志铭中如此称赞秦王原一带的山川形胜和环境。有趣的是,墓主夫妇的合葬日正是唐中宗复位的日子。

唐代乞伏鲜卑后裔乾陵定居介休

刘 勇

近年出土的《大周故昭武校尉右玉钤卫开远府校尉乞伏君墓志》(以下简称《乞伏基墓志》)为山西介休首次发现的鲜卑乞伏氏墓志(图1,图2),墓志高43厘米,宽45厘米,厚7.5厘米;墓志盖37厘米见方,厚8厘米。该墓志对我们理解北朝隋唐历史的丰富性颇有帮助。兹据墓志拓本录文如下:

大周故昭武校尉右玉钤卫开远府校尉乞伏君墓志

君讳基,字克构,陇西人也。君先演沠虬苗,□□机衡之位;分枝玉扆,玲珑秦陇之墟。奉玺珮□□城,暨分珪于汾邑。曾祖諗,隋襄州司马;祖暹,唐中散大夫,父庆,骁骑尉,侍亲不仕,并鳣序翻仪,龙门梃粹,文高掷地,才赋闻天。里闬挹其芳猷,闾阎仰兹渥泽。君志标慷慨,超逸气于牛山;鳌宇翻日,指龙存而诩□。文漪万丈,汪汪剂黄叔之才;学海千寻,奕奕耸嵇松之干。□弧落玉,社□杪以腾声;飞□日文,驾籋云而振响。弱冠,按队副;廿七队正;卅九迁旅帅;卌八岁,挼校尉;春秋五十有五,瘿瘳弥留,神巫莫验。长安四年十一月廿六日,卒于私第。灵杳遽远,魄散云台,琼草微臻,魂□夜月。以神龙元年正月廿五日,与夫人杨氏合葬于秦王原。礼也。方□榇木,以造黄肠之棺;几候良占,妙得青□之地,南瞻介嗽,望松盖而氤氲;北眺汾川,叹绣胜而纾美,□恐陵移谷徙,刊此铭石。

图1 乞伏墓志盖拓本

以下根据《乞伏基墓志》内容,就其历史价值,试分段释读之。

图2 乞伏墓志铭拓本

墓志盖题“乞伏君墓志”。乞伏,十六国西秦政权王族姓氏。乞伏家族为从阴山向西南迁徙的部落联盟的核心。十六国时期的西秦王国,统治范围包括今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公元431年,西秦统治者在北凉的进攻下被迫东迁,途中被赫连夏击灭,西秦末代王乞伏暮末及其宗族500余人被杀。乞伏氏家族核心虽然被屠,但其支系在历史舞台上代有传人。如《北齐书》卷十九、《隋书》卷五十五载有马邑人乞伏贵和、令和兄弟,为北齐武将,历周、隋为官。现在传世和新发现的乞伏氏墓志也有多通。

墓志首行题:“大周故昭武校尉右玉钤卫开远府校尉乞伏君墓志”。

昭武校尉为唐制官阶正六品上,是府兵军府的长官。按墓志,校尉为墓主最后担任官职,则此首提故昭武校尉,应为赠官。唐代管辖各地府兵的机构是十二卫,其名称历代多有改变,其中有右领军卫,武周时名为右玉钤卫。开远府为汾州地方的军府之一[1],其地在县城西北八里[2]

君讳基,字克构,陇西人也。君先演沠虬苗,□□机衡之位;分枝玉扆,玲珑秦陇之墟。奉玺珮□□城,暨分珪于汾邑。

墓志述志主乞伏基为陇西人,而西秦统治核心金城(今兰州)即为陇西重要城市。“君先演沠虬苗,□□机衡之位;分枝玉扆,玲珑秦陇之墟”。此句即言其为西秦苗裔。“奉玺珮□□城,暨分珪于汾邑”,此句应暗指乞伏氏投奔北魏之事。据此可知,乞伏氏核心家族被灭时,乞伏基的祖先逃脱,归附北魏,后定居在汾河流域。

曾祖諗,隋襄州司马;祖暹,唐中散大夫,父庆,骁骑尉,侍亲不仕。

乞伏基曾祖乞伏諗曾担任隋代负责地方军事、治安官员。祖父乞伏暹为唐中散大夫。中散大夫为唐文散官正五品上。其父乞伏庆为骁骑尉,是唐代勋官名,仅为荣誉,是十二转勋官的四转,相当于正六品官。乞伏基的祖、父两代未担任政府实职。散官和勋官均是荣誉衔,并无太大实际意义。

弱冠,擢队副;廿七岁,队正;卅九,迁旅帅;卅八岁,擢校尉;春秋五十有五,瘿瘳弥留,神巫莫验。长安四年十一月廿六日,卒于私第……以神龙元年正月廿五日,与夫人杨氏合葬于秦王原。

墓志详述乞伏基升迁履历,为我们呈现了府兵制军官的常规晋升路径:二十岁弱冠为队副、二十七岁为队正、三十九岁为旅帅、四十八岁为校尉。

唐沿隋制,每个军府中有队正20人,为正七品上阶,副队正20人,为正七品下阶。每队管理府兵50人。可见,队正、队副(副队正)是府兵军府中的基层军官。乞伏基在基层职位上任职长达近20年。

唐兵制两队为旅、两旅为团。旅有旅帅、团有校尉。旅帅管理府兵100人、校尉管理200人。府兵军府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下辖6、5、4个团。每团均有校尉一人[3]。旅帅、校尉是军府的中层军官。乞伏基39岁任军府旅帅,48岁任校尉。乞伏基历任队副、队正、旅帅、校尉,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的军府开元府担任中下级军官。其职级晋升均与文献记载的府兵制度内容相同。

春秋五十有五,瘿瘳弥留,神巫莫验。长安四年十一月廿六日,卒于私第……以神龙元年正月廿五日,与夫人杨氏合葬于秦王原。

长安四年为公元704年,按享年55岁推算,则乞伏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www.xing528.com)

乞伏基和夫人杨氏合葬地秦王原,背靠介山,前临汾河,即今介休市义棠镇温家沟东岭上。这是个小山丘,至今当地人称此处仍为秦王疙瘩。几年前,在这里的洗煤厂施工中人们偶然发现了《乞伏基墓志》。墓志为砂石质地,文字多有漫漶残缺,但大体可识读。

南瞻介巘,望松盖而氤氲;北眺汾川,叹绣胜而纾美。

墓志铭中如此称赞秦王原一带的山川形胜和环境。当时的秦王原地处青山碧水之间,大道之侧,自然环境十分俊美。抚今追昔,1300年沧桑过后,青山碧水不见,自然面貌改变巨大。

秦王即李世民。唐初,李世民率军反击刘武周宋金刚,在雀鼠谷大战,最终战胜敌军,直追到张南堡(今山西介休张兰镇),是李世民人生中的著名战役。秦王原在雀鼠谷以北,正当南北要道。此外,灵石夏门村附近有秦王岭,应该也和那次大战有关。

有趣的是,墓主夫妇的合葬日正是唐中宗复位的日子。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等发动宫廷政变,二十三日太子李显监国,二十四日,武则天传位太子。二十五日,唐中宗即位,二月四日恢复大唐国号,神龙年号沿用。发生在东都洛阳的政变和大唐国号恢复是天下大事,但限于当时的交通和信息传递条件,介休城外参加这次合葬礼的人们估计尚未得知。

唐代兵制,“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其能骑而射者为越骑,其余为步兵、武骑、排䂎手、步射”[4]。乞伏基20岁达到府兵年龄下限,进入军府为队副,即成为府兵一员,此后直到55岁去世时为校尉,长达35年的府兵生涯,都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年龄范围之内。

府兵制自西魏北周开始打破民族界限,隋唐时达到鼎盛。均田制下得到授田的各族民众均有义务担任府兵。府兵是寓兵于农的军民合一体制,平时耕种在地方的农民,集合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按战事需要奔赴前线或轮番到长安充任宿卫。高宗后期、武周时,均田制逐渐破坏,府兵制衰落,唐初的府兵职业已经不再受到尊崇,但军府体系还在运转,乞伏基的人生正是见证。

乞伏基家族具体何时定居介休,墓志中语焉不详。结合《魏书》《北齐书》等正史和《韩裔墓志》《韩祖念墓志》等出土墓志[5],我们知道东魏北齐时,介休先后出现为管辖六镇鲜卑军人而专设的侨州——宁州、南朔州。韩裔、韩祖念曾担任州刺史。六镇鲜卑军人是东魏北齐高欢父子对抗西魏北周的核心军事威慑力量。北周灭齐后,侨州废弃,这些鲜卑军人集团成为定居居民,继续生活在汾河流域。乞伏基先祖迁徙路径可能自陇西到魏都平城,为六镇驻军。六镇动乱后为高欢收拢,又南下汾河河谷介休戍守。

乞伏基家族定居介休汾河岸边,和汉族等各民族长期居住、生产在一起。以25年为一代,乞伏基高祖出生时间应早于乞伏基75年左右。以乞伏基出生于公元650年计算,则其高祖约出生在北齐武平六年(575)。墓志记其高祖担任隋地方官,时间正合。

乞伏基长期任职府兵基层军官,其军旅人生,是鲜卑民族特性的自然延续。数代以来在汾河农业区定居生活,这一鲜卑后裔家族也必然逐渐融入汉文化

《乞伏基墓志》为我们提供了乞伏鲜卑定居汾河流域的确凿实例。乞伏基一生履历,丰富了我们对府兵制度的了解,对北朝隋唐山西地区民族融合的细节认识。多民族长期交往杂居,汾河流域成为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一大区域。这一时代背景,正是古代中国出现盛唐气象的重要历史基础。

注释

[1]张沛:《唐折冲府汇考》,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

[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二《山西四·汾州府·介休县》:“又开远府,在县西北八里,华夏府在县东北三十里,皆唐置,以居府兵。”中华书局,2005年,第1947页。

[3]参见《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5页。军府组织制度,参见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58-163页。

[4]参见《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5页。军府组织制度,参见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58-163页。

[5]《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上》:“宁州,兴和中置,寄治汾州介休城。”中华书局,1974年,第2503页。《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汾州府·介休县条》:“后魏明帝时为胡贼所破,至孝静帝更修筑,迁朔州军人镇之,因立为南朔州,但领军人不领郡县。”中华书局,1983年,第397—398页。《韩裔墓志》《韩祖念墓志》拓片参见太原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编《晋阳古刻选·北朝墓志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拙文《〈韩裔墓志〉复原的北齐勋贵家族史》,《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碑志集萃》,山西经济出版社,2016年,第97—102页。

刘勇,北京当代仁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学术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