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塔建筑作品:形式与内涵的丰富表现

博塔建筑作品:形式与内涵的丰富表现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博塔的建筑作品,其形式的内涵和源泉是理性原则、地方传统、历史记忆、社会心理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是先于功能的。这种形式与功能的适当脱节并不意味着形式内涵的贫乏或枯竭,而事实上,为形式提供了更加丰富、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内涵的洞察,对历史、记忆、自然、社会、情感的把握,博塔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形式原则和建筑语汇,恰当、准确地把形式和内涵的关系表现出来。

博塔建筑作品:形式与内涵的丰富表现

路易斯·康提出“形式启发功能”的思想,并采用将主次空间分离的构图手法,打破了“形式追随功能”的清规戒律。由于提契诺是地中海中欧文化的“活结”,博塔便自然而然地向历史记忆和地方文化寻求建筑形式和塑造内涵。博塔批评后现代主义只在立面上寻找解决方法是表面文章,他说:“如果一个身体的骨头和内部都是健康的,那么表皮也应是健康的。人们不能把表面的问题与还未解决的内在问题相分离。关键问题不是在外表,而是在结构上。”[7]博塔主张将历史、记忆、梦想、丰富的想象力联系起来进行积极的创作活动,这种创作始终要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且需要对记忆、对远古产生联想、对谜一般的形式、对表现人与宇宙间价值冲突、对过去伟大思想等的极大的热情和激情。

20世纪70年代初之前的作品显现出理性主义的影响和功能的制约,70年代中期起,博塔更加注重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和建筑塑造环境的积极作用,对现代主义的抵制及创新、重视传统、恢复历史记忆成为主格调。在博塔设计的住宅中,一般底层是服务房间,二层是起居,三层是卧室。然而,随着形式的变化,房间的位置、尺度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功能屈从于形式的现象。达罗·贝林佐纳独家住宅(Single-Family House,Daro-Bellinzona,Ticino,1989-1992)的起居置于卧室之上,形成的开敞凉廊与弧形天窗合为一体,再现了一玻璃顶的太阳神庙;曼诺独家住宅(Single-Family House,Manno,Ticino,1989-1992)底层做了较大洞口,和原有住宅形成对景,加强了与环境的联系。

博塔熟练运用古典几何原型,从中取出、修改一些形式,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西雅尼大街住宅办公综合楼、斯塔比奥独家住宅、新蒙哥诺教堂、艾维大教堂(Cathedral at Evry,France,1988-1995)等的圆形建筑和欧瑞哥利奥独家住宅(Single-Family House,Origlio,Ticino,1981-1982)的对折立方体使人追忆起古罗马建筑,尤其塔玛若的山顶小教堂(Chapel at Monte Tamaro Ticino 1990-1994)更具远古的神秘色彩(图7)。在比陀·奥德黎柯教堂设计中,博塔指出,教堂应提供一个“特别”的供人“暂停”、祷告或礼拜的场所,同时应是一个多种内涵的场所。这一方形的步廊和截圆锥形的教堂,令观者似乎置身于天地间的单个容量的中心空间内(图8)。

综观博塔的建筑作品,其形式的内涵和源泉是理性原则、地方传统、历史记忆、社会心理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是先于功能的。功能,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形式最核心的因素,在博塔的形式中变得隐现或可塑的了。这种形式与功能的适当脱节并不意味着形式内涵的贫乏或枯竭,而事实上,为形式提供了更加丰富、重要的内容。因为功能是可塑的,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情感等的变化而改变的(例如教堂过去是礼拜的地方,现在是礼拜、冥想、举行婚礼等的公共场所),而形式一旦确定就失去可塑性。通过对内涵的洞察,对历史、记忆、自然、社会、情感的把握,博塔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形式原则和建筑语汇,恰当、准确地把形式和内涵的关系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Jacques Gubler.Building Sites// Botta·The complete works (1985-1990).zurich: Artemis Verlags-AG,1994: 6.

[2] Emilio Pizzi.Botta·The complete works (1960-1985).zurich: Artemis Verlags-AG,1993: 230.

[3] Mirko Zardini.Interview: Mario Botta.a+u,1989(01): 118.

[4] Jacques Lucan.The Lesson of Ticino.Passage,1996(20): 37.(www.xing528.com)

[5] Emilio Pizzi.Botta·The complete works (1960-1985).zurich: Artemis Verlags-AG,1993: 235.

[6] Jacques Lucan.The Lesson of Ticino.Passage,1996(20): 36.

[7] 支文军.乡土与现代主义的结合:世界建筑新秀M·博塔及其作品.时代建筑,1989(03): 28.

图片来源

图片由马里奥·博塔事务所提供

原文版权信息

支文军,朱广宇.永恒的追求: 马里奥·博塔的建筑思想评析.新建筑,2000(3): 60-63.

[朱广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996级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