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焦中国当代建筑,介绍瑞士建筑师博塔及群体建筑师的研究

聚焦中国当代建筑,介绍瑞士建筑师博塔及群体建筑师的研究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板块的文章,其关系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从不同视角阐述和探讨有关的问题和论题。第二章“品评中国当代建筑”,是聚焦“当代·中国”并对“作品、人、机构”三位一体的关注和研究的重要体现,共收录7篇文章。本章节有3篇有关瑞士建筑师博塔的研究和评析文章,其实本书共有6篇有关他的文章被收录在不同章节中。本章节另包含3篇对群体建筑师的研究文章。

聚焦中国当代建筑,介绍瑞士建筑师博塔及群体建筑师的研究

本书的46篇论文,主要选择作者以现场体验为基础的对建筑师和建筑作品等相关论题进行研究和评析的论文,文章按其关注的内容,收编在6个板块中。每个板块的文章,其关系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从不同视角阐述和探讨有关的问题和论题。每个板块的文章排列,基本以发表时间顺序为依据,近期的文章放在前面,但不绝对。

第一章“世界建筑作品解读”的10篇文章,是作者以现场体验和考察为前提、文献查阅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各地的优秀建筑作品的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做到理性、客观和全面的评论是自己作为专业媒体人的首要使命,同时,充分表达个体感知并对现实提问也是评论应有的准则。《流动·无限·未来: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设计解析与评价》(1)一文,从10个方面对建筑的意义、建筑本体进行了深度解析,同时尝试借助与会的中国建筑师对作品进行了现场评价。《城市·建筑·符号: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设计解析》(2)一文,是在主创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亲自导览和现场体验下的综合性评论文章,对项目做出影响力评价,指出建筑师独特而杰出的创造性设计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作品。其他的作品评论文章还包括屈米(Bernard Tschumi)、博塔(Mario Botta)、库哈斯(Rem Koolhass)、努维尔(Jean Nouvel)和DCM等国际一流建筑师的作品。特别要说明的是,作为专业媒体人,经常有幸在主创建筑师的陪同下获得对建筑空间的感知和体验,所发表的精彩照片和图片资料也大多是建筑师及设计公司支持和提供的,这算是媒体人的一点福利吧。

第二章“品评中国当代建筑”,是聚焦“当代·中国”并对“作品、人、机构”三位一体的关注和研究的重要体现,共收录7篇文章。客观地讲,我自己对当代中国建筑作品进行研究和评论的数量并不多,《时代建筑》更多的做法是邀请建筑师之外的第三方学者和评论家对作品进行解读和点评。《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杭州良渚文化村解读》(11)一文是我最近主持做的研究成果,尝试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思想为线索,比较清晰地对万科的杭州良渚文化村的乌托邦理想、新城定位、规划特色、建设运营等进行深度的解析。《新乡土建筑的一次诠释:关于天台博物馆的对谈》(12)一文,记录我与建筑师关于天台博物馆的对话,讨论了当代乡土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以何种积极的态度应对传统、文脉、地域环境、空间、流线、材料等诸多问题。有趣的是,该建筑师是《世界建筑》主编。《建筑师陪伴式介入乡村建设:傅山村30年乡村实践的思考》(17)一文,是我作为业余建筑师持续介入乡村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思考,展现了我应对当代城乡关系及乡村现代化的态度和策略。

在“个体及群体建筑师研究”一章中,体现对“人”(建筑师)的主体因素及其作用的充分认知。《时代建筑》以建筑师为研究和报道主题的专刊有10期之多,各期还有相关专栏,从不同视角对建筑师的执业状态、身份界定、职业现实等问题进行探索。葛如亮教授是我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其“新乡土主义”建筑系列实践及其以此为特点的毕业设计课题对我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后来课余从事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可惜葛老师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为此撰写的纪念和研究文章《葛如亮教授的新乡土建筑》(18)一文,应该是在中国建筑学界较早研究和提出“新乡土建筑”的文章,也是自己最动情的一篇评论文章。本章节有3篇有关瑞士建筑师博塔的研究和评析文章,其实本书共有6篇有关他的文章被收录在不同章节中。《乡土与现代主义的结合:世界建筑新秀M.博塔及其作品》(26)是自己最早关注和研究博塔先生的一篇文章。近期随着我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获批与展开,对当代中国群体和个体建筑师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其中《“解码”张轲:记标准营造17年》(20)和《乡村变迁:徐甜甜的松阳实践》(19)是对张轲和徐甜甜个体建筑师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本章节另包含3篇对群体建筑师的研究文章。(www.xing528.com)

“设计机构及其作品解析”一章收录的5篇文章,主要对世界各地的优秀建筑设计机构及其作品进行了研究和评论,这些公司有的以个人影响力为品牌和特色,如马里奥·博塔、谭秉荣,有的是通过公司品牌和合伙人群体价值赢得市场,如Aedas、DCM等。

除了关注建筑“作品、人、机构”之外,也有一些文章是对建筑本体及现象的研究,有6篇文章被归入“建筑本体及文化评析”一章。《同济建筑系的学术特色与风格,兼评同济校园建筑》(39)一文,原发表在《建筑学报》[25],但可能是篇幅问题,投稿原文有关学术特色的内容基本被删减了。尽管如此,原《世界建筑》主编曾昭奋教授读了文章后有很多感慨,深情地给我们写了一封信,后来这篇有意思的短文以“给徐千里、支文军的信”[26]的标题发表在《新建筑》上,20年后还被收编在曾教授的文集《建筑论谈》[27]之中。本书一方面根据投稿原文恢复性的增补了被删减的内容,另一方面把曾教授的信作为这篇文章的附录一并呈现,以提高关联性阅读的意义。有趣的是,中国4本重要的建筑期刊以这样的方式交集在了一起。这里有两篇文章是我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改写而成的,其中《剖面建筑现象及其价值》(36)一文成为两年后《时代建筑》“剖面”专刊的主题文章。这里要顺便说明的,建筑研究、论文写作、编辑选题、学位论文指导等工作经常是相辅相成的。《建筑:一种文化现象》(40)一文是本套文集中唯一不曾公开发表的文章(偶然发现手写原稿复印件),鉴于文章内容及写作时间(应该是毕业工作后的第一篇论文),就破例收录了。

第六章“城市游走与阅读”的6篇短文,应该不能算是论文,论题都比较轻松简单,原来都只是发表在图书和内部资料上。作为建筑传媒平台,《时代建筑》组织过多次以欧洲为主线的城市与建筑专题考察。我们倡导现场体验和身体感知,以积极的姿态去发现生活世界的精彩,这样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出国回来后我们组织大家资料整理、归纳总结,然后编辑成书,出版传播,如《行走的观点:埃及》[28]《行走的观点:伊斯坦布尔[29]《北欧建筑散记》[30]等。这些既是我们媒体特性的工作,也是专业媒体发挥大众传播价值的一些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