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工程建设与管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

图书馆工程建设与管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基建经费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大致应包括以下内容。总而言之,要优先保证业务用房,不能本末倒置。它的主要弊端在于可能会使阅览室变成准自习室,自习者多,借书者少。只要不把读者当成贼,既做到一切为读者着想,又注意加强管理,许多看似定论的东西都可以突破。机构调整也是为顺应新馆建成后的业务工作需要,以理顺

图书馆工程建设与管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

(一)明确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

图书馆新馆舍的建设是百年大计,不是图书馆现有设施的简单搬家和面积的扩充,而是对图书馆的一次全面改革,是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化图书馆的分水岭。因此,必须明确新馆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参观、考察,组织全馆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的大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同时,做好汇报和宣传,争取在经费投入上有个较高的标准。在基建经费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大致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定位。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中心,是读者从事学习与研究的学术活动中心,是为读者提供有效、快捷的文献信息查询服务,提供优美、舒适、安静的内外环境的地方。

首先,图书馆要成为文献信息中心,就要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文献要相对集中,文献购置费要有保证,现代化信息检索设备要能适应读者需要,图书馆总体设计要突出文献信息中心这个主题。

其次,图书馆要成为读者从事学习与研究的学术活动中心,不仅书刊采集要结合本馆专业设置,重视学术著作的选购,在新馆舍的业务布局上,也要考虑设置学术活动场所,如研究间、学术报告厅等。

再次,图书馆要向读者提供有效、快捷的文献信息查询服务,除了文献采集要有基本保障之外,在馆舍布局上,要考虑大进深、大开间、开放式的方案,以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

最后,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优美、舒适、安静的内外环境,有几个共性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其一,馆址的选择要远离繁华街道,尽可能选在安静地带;其二,要有超前意识,考虑中央空调配备问题。社会的发展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在经济条件具备后再加中央空调,操作起来要困难得多。因此,若全面使用中央空调在资金支付方面有困难,可先利用中央空调管道送风。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的每一寸面积都要充分利用,反对设置比较宽敞的读者活动区,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这种观点在过去有其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全照搬已不可取。整个社会的建筑标准都在提高,图书馆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当然也不例外。建筑是艺术,是美的集合,作为知识殿堂的图书馆,不仅外形要美,内部也要给人以美感。给读者提供优美的环境,既包括优美的学习环境,也应包括宽敞、漂亮的休息和活动空间。落实到建筑设计上,主要是指宽敞漂亮的中央大厅、读者休息厅和各层的公共活动区。当然,能实现到什么程度,还要根据总建筑面积、经费投入的水平来决定。总而言之,要优先保证业务用房,不能本末倒置。

(2)管理定位。图书馆要方便读者利用,也要便利管理,应实行科学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建议按文献内容、类型及载体实行藏借阅合一的布局,以开架服务为主。

(3)硬件设施。图书馆要采用各种现代化设施,为文献收集、整理、保藏、利用提供一流的条件。

这里的现代化设施主要包括:先进的网络设施、电子文献检索设备、声像服务设备、听音设备、复印设备等。落实到建筑设计上,除了要为上述服务设施提供充足的面积外,更重要的是在网络布线上要有超前意识,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需求:①内部业务工作;②电子文献阅览;③公共计算机检索;④分散到各借阅室的计算机检索;⑤研究间用计算机检索;⑥阅览区内为读者自备笔记本电脑用的信息点;⑦藏书区做数据用的信息点;⑧报告厅、多功能厅学术活动用的信息点。(www.xing528.com)

这些方面考虑周到了,整个图书馆就基本成了信息大厦,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做到了“粮草先行”。现代图书馆普遍采用墙内布线,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过于保守,以后追加布线将破坏墙面,施工也比较困难。

(4)未来发展性。新馆要实用、灵活,对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要具有较大的适应性。要实用、灵活,就要采用模数式设计,少设小房间,少砌硬墙,选用复柱式书架,便于调整架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图书馆藏书的增加,图书馆免不了再次扩建,因此,新馆现在的格局要与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并留出适当的扩建用地,正式列入建设规划。

(二)规划好图书馆的业务布局和机构设置

业务布局是新馆设计的前提。因此,在提出设计任务书之前,必须对新馆的业务布局进行充分的讨论。各馆的情况尽管不同,但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全开架与半开架的利弊比较

全开架与半开架问题虽然不涉及新馆建筑设计,却涉及业务布局和家具、设备的购置。当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全开架是未来发展方向。诚然,从传统图书馆的以藏为主到现代图书馆的以用为主,开架是观念的革命,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全开架在为读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笔者因工作关系参观过不少图书馆,注意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凡是全开架的阅览室,因不允许读者带书或包,利用率都比较低。最近,某图书馆的新任馆长,对开架阅览室读者稀少,自习区却争相占座的现象很关注,决定各读者阅览室一律改为半开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读者,他们来图书馆,既想带上自己的常备书籍,也想随时参考图书馆的丰富藏书。禁止读者带自备图书进图书馆,不符合读者的学习规律,因而必然遭到读者的反对,也使阅览室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如果能既允许读者带书或包进入阅览室,又能实行全开架,自然更受读者欢迎。有极少数图书馆也正在大胆尝试,但是否与读者的基本道德水准相适应,还有待实践检验。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实行半开架。所谓半开架,也不过是在阅览区与藏书区中间设一人为屏障,让读者可以带书包进入阅览区。读者进入藏书区选书时需经设有值班人员的入口并交验个人证件,选好后要经值班人员办一下手续。这并不会给读者带来什么不便。它的主要弊端在于可能会使阅览室变成准自习室,自习者多,借书者少。但认真地想一想,让读者享受一下图书馆的优美环境和学习氛围也没有什么不好,总比多数座位闲置强得多。从经济角度考虑,实行半开架可以不设读者存包柜,甚至可以不设图书防盗器电视监控装置。节约下来的钱如能够用来买书,比可能丢失的图书价值要高出许多倍。只要不把读者当成贼,既做到一切为读者着想,又注意加强管理,许多看似定论的东西都可以突破。

 2.图书馆的机构改革

新馆的业务用房和办公用房规划是由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决定的。但是,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不同于行政机关,不必追求数量上的精简幅度。机构调整也是为顺应新馆建成后的业务工作需要,以理顺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为目的。各馆的情况不同,不必追求某一固定模式。一般来说,为了使后勤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更好地为业务工作服务,可将业务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合并;馆内未设专业参考阅览室的,可将流通部与阅览部合并,成立流通阅览部;馆内设专业参考阅览室的,保留流通部,采用藏借阅为一体格局,设参考阅览部,统一管理各参考阅览室;期刊部门一般是馆里的花钱大户,业务上有自己的特点,已经多年实行期刊工作一条龙的图书馆,不一定要效仿西方模式,将其拆散与其他部门合并,这样对工作没有什么好处,期刊借阅人员合并到流通阅览部门,会使这个本来人数较多的部门编制进一步加大,给管理工作增加难度。机构调整涉及中层干部的调动,既要有改革的魄力,又不能简单从事,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