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南高铁设计研究及应用成果

海南高铁设计研究及应用成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研究表明,气动效应产生的压缩波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微压波问题实际上也是低频噪声和振动问题。在居民区距离隧道洞口大于 50 m 时,距离隧道洞门 50 m 处微压波峰值不应大于20 Pa。对建筑物处的微压波峰值有特殊要求时,洞口缓冲结构应进行特殊设计。目前未见车站隧道内微压波标准的相关研究,根据微压波对洞外环境的影响与车站隧道内类似,所以参考洞口微压波标准,拟定的微压波标准为20 Pa。

海南高铁设计研究及应用成果

微压波是列车进入隧道所形成的压缩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突然扩大的空间,产生的能量散射所形成的一种微气压波,其表现形式为空气振动和噪声(图 3.1-1)。微压波的特性与隧道内产生的压缩波直接相关。通过研究表明,气动效应产生的压缩波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微压波问题实际上也是低频噪声和振动问题。

微压波的主要影响是:在隧道洞口处形成人耳可听见的爆轰声,使隧道出口附近的轻型结构,如玻璃门窗等发生振动,影响洞口周围环境

图3.1-1 压缩波与微压波形成机理

日本德国提出的微压波标准要求:

(1)在居民区距离隧道洞口小于 50 m 时,居民区处微压波峰值不应大于20 Pa。(www.xing528.com)

(2)在居民区距离隧道洞口大于 50 m 时,距离隧道洞门 50 m 处微压波峰值不应大于20 Pa。

我国铁路制定的有关微气压波峰值的标准为:当隧道洞口 50 m 范围内无建筑物且洞口外20 m 处的微压波峰值大于 50 Pa,或隧道洞口 50 m 范围内有建筑物且建筑物处的微压波峰值大于 20 Pa 时,应设置洞口缓冲结构。对建筑物处的微压波峰值有特殊要求时,洞口缓冲结构应进行特殊设计。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当隧道断面扩大时会产生压缩波的能量释放,形成微压波,且断面突变越快微压波峰值越大;隧道洞口 50 m 范围内无建筑物且洞口外20 m 处的微压波峰值不应大于 50 Pa,或隧道洞口 50 m 范围内有建筑物且建筑物处的微压波峰值不应大于20 Pa。

目前未见车站隧道内微压波标准的相关研究,根据微压波对洞外环境的影响与车站隧道内类似,所以参考洞口微压波标准,拟定的微压波标准为20 P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