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铁设计理念及趣闻-高铁知识趣谈

高铁设计理念及趣闻-高铁知识趣谈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高速列车主要采用空中飞行动物“鸟”来设计。2008年12月14日,0系列车正式退役。日本 100 系是首款拥有双层车厢的新干线列车,但于 2003 年全数退出东海道新干线的载客服务。日本N700系的高速列车,是由700系改良而来的新型列车,首度导入摆式列车技术的第五代新干线车辆。日本800系的高速列车,由九州旅客铁道开发,行驶于九州新干线路段。图3.72 “新干线”E2系高速列车E3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系翼号”模型。

高铁设计理念及趣闻-高铁知识趣谈

日本高速列车的设计参照多种动物,特别是空中飞行动物,如“隼”“翠鸟”等,所以日本高速列车不但质量好而且也跑得快。特别是日本新干线列车,皆采动力分散驱动方式,可防止高速行驶时的蛇行运动,减轻路线的维护保养费用,行车时的摇晃极小,为世界上运转品质最佳的高速列车。日本高速列车主要采用空中飞行动物“鸟”来设计。

(1)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希望号”模型。日本0系的高速列车,1964年在新干线运行。日本0系列车是新干线诸多车型的首创,运行速度为 220 km/h,并曾在高速测试中创下256 km/h 的纪录。2008年12月14日,0系列车正式退役。如图 3.61。

图3.61 “新干线”0系高速列车

(2)10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光号”模型。日本100系的高速列车,1985年投入服务,行走东海道、山阳新干线,设计最高速度为275 km/h,运行速度为 230 km/h。日本 100 系是首款拥有双层车厢的新干线列车,但于 2003 年全数退出东海道新干线的载客服务。如图 3.62。

图3.62 “新干线”100系高速列车

(3)20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回声号”模型。日本200系的高速列车,1982年东北新干线及上越新干线通车时开始使用。2004年时,一列200系列车由于新潟县中越地震出轨,但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日本200 系高速列车的标准运行速度为 240 km/h,但依照编组的不同,E编成仅有 210 km/h 的运行速度,但 F 编成却有 270 km/h。如图 3.63。

图3.63 “新干线”200系高速列车

(4)30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小玉号”模型。日本 300 系是首款使用交流牵引电动机的载客新干线列车,也是首款采用车顶的总线作为把动力传送至整组列车的新干线车款。“NOZOMI”作为一种试验列车,1990 年创造了 303 km/h 的纪录,1991年3月1日凌晨创造了325.7 km/h纪录,但目前已经退出第一线。如图 3.64。

图3.64 “新干线”300系高速列车

(5)40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疾风号”模型。日本400系的高速列车,是行驶于山形新干线的迷你列车,这种迷你新干线每节只有 20 m长,为了适应日本的常规铁路(窄轨),它的车身比其他的车要窄。设计最高速度为 345 km/h,东京至福岛新干线路段运行最高速度为240 km/h。2010年4月18日彻底退役。如图 3.65。

图3.65 “新干线”400系高速列车

(6)50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山神号”模型。日本500系的高速列车,是1997年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300 km/h,并曾在测试中达到 320 km/h 的速度。日本 500 系于 2008 年对列车进行改造,分拆成 8 节车厢形式的列车(V 编成),2008年12月1日起取代退役的 0 系运行。如图 3.66。

图3.66 “新干线”500系高速列车

(7)600系(也叫E1)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那须野号”模型。日本 600 系的高速列车,原本在开发阶段预计命名为新干线 600 系的东日本旅客铁道新型列车,在实际量产后改用新的命名规则,以代表“East”字首的英文字母“E”作为之后所有新车型的名称,而改名为E1。E1型新干线是日本Max新干线(Max是指Multi amenity express,强调的是娱乐和舒适性)中的一种,最高速度为 240 km/h。在1994年7月,E1 Max 进入运营状态。如图 3.67。

图3.67 “新干线”600系新涂装E1高速列车

(8)70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鸭嘴兽”模型。日本700系的高速列车,于1999 年投入运营,速度虽只有 285 km/h,但平均运行速度较500 系高,且其内部要宽敞舒适,前方车头长 9 m,因造型独特被称为“鸭嘴兽(Platypus)”(图 3.68),是一款“豪华”车。另外,西日本旅客铁道使用 700 系推出不一样的新车型,命名为“铁道之星”(ひかりレールスター,Hikari Railstar),在编组车辆数、车辆涂装、车内座椅数与配备上,都与原有的700系不同。如图 3.69。

图3.68 鸭嘴兽

图3.69 “新干线”700系高速列车

(9)N70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浅间号”模型。日本N700系的高速列车,是由700系改良而来的新型列车,首度导入摆式列车技术的第五代新干线车辆。N700系列车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最高运行速度也达到 300 km/h。日本N700系S1编成:由JR西日本与JR九州联合购置的新型车辆,于2011年3月18日正式开通,与原有N700系外观上最大的不同为采用青瓷色涂装,而不是传统的乳白色+蓝条涂装。如图 3.70。

图3.70 “新干线”N700系高速列车

(10)800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燕子号”模型。日本800系的高速列车,由九州旅客铁道开发,行驶于九州新干线路段。虽然速度只有260 km/h,但因日本 800 系是配合九州地区多山特性所设计的摆式列车,因此反而拥有新干线里最高的过弯车速。九州新干线全线开通后,服务于每站必停的慢车班次。如图 3.71。(www.xing528.com)

图3.71 “新干线”800系高速列车

(11)E2 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小町号”模型。日本E2系的高速列车,行驶于东北新干线及长野新干线,运行速度为 275 km/h。因北陆新干线轻井泽以西路段采用与东北新干线的 50 Hz交流电不同的供电制式(25 kV,60 Hz),故日本E2系为新干线系列里唯一的双电源制式车辆。如图 3.72。

图3.72 “新干线”E2系高速列车

(12)E3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系翼号”模型。日本E3系的高速列车,行驶于山形、秋田新干线的列车,东京至盛冈/福岛区间 275 km/h,盛冈至秋田、福岛至新庄区间 130 km/h。如图3.73。

图3.73 “新干线”E3系高速列车

(13)E4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朱鹮号/谷川号”模型。日本E4系的高速列车,是世界载客量最大的双层高速铁路列车,达 1 634 人,行驶于东北、上越、长野新干线上,最高运行速度240 km/h,被称为 Max朱鹮号和谷川号(Maxとき、たにがわ)。如图 3.74、图3.75。

图3.74 朱 鹮

图3.75 “新干线”E4系高速列车

(14)E5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隼号”模型。日本E5系的高速列车,于2011年3月9日正式投入东北新干线使用的最新型新干线,执行东京—新青森间班次,为FASTECH 360S的简化量产版,被称为はやぶさ/Hayabusa(隼号)。运行速度为宇都宫以南 275 km/h、宇都宫—盛冈间320 km/h、盛冈以北 260 km/h。如图 3.76、图 3.77。

图3.76 隼

图3.77 “新干线”E5系高速列车

(15)E6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迷你号”模型。日本E6系的高速列车,是一款东日本旅客铁道所使用的 7 辆编组直行特急用新干线车辆。它于 2012 年年末继承 E3 系行驶于秋田新干线及东北新干线的东京至盛冈之间,最高运行速度为 320 km/h。如图 3.78。

图3.78 “新干线”E6系高速列车

(16)E7系(W7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疾风号”模型。日本E7系的高速列车,是JR东日本与JR西日本共同拥有的新干线列车。JR东日本为E7系,JR西日本为W7系,设计速度为275 km/h,运营速度为260 km/h,2014年3月15日开始在长野新干线上运行。2015年3月15日,日本 W7 系开始于北陆新干线上运行,执行北陆新干线延长段(长野—金泽段)的运行。如图 3.79。

图3.79 “新干线”E7系(W7系)高速列车

(17)H5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隼号”模型。日本H5系的高速列车,是基于现有的E5系打造,运行速度为 320 km/h,于2016年在北海道新干线上运行的新型列车。JR东日本与JR北海道共同使用的新干线列车,为FASTECH 360S的简化量产版。JR东日本为E5,JR北海道为H5。2011年3月9日开始以隼号(はやぶさ/Hayabusa)为名义在东北新干线上运营,运行区间为东京—新青森。2016年3月26日,日本H5系在新开通的北海道新干线上运行。如图 3.80。

图3.80 “新干线”H5系高速列车

(18)L0 系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希望号”模型。日本L0系的高速列车,前身为MLX-01型试验车,为磁悬浮新干线,最高设计速度可达590 km/h,为5节编组。2015年4月22日,日本L0 系高速列车在山梨实验轨道上创造了 603 km/h(载人运行)的新世界纪录。远景计划2027年在中央新干线东京品川站至名古屋站之间的路段上以 550 km/h的速度运营。如图 3.81。

图3.81 “新干线”L0系高速列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