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江事变:1941年反共事件的背后故事

潜江事变:1941年反共事件的背后故事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1年下半年,地方反动势力张明富利用新四军对他的信任,设计了一次反共事件。1941年8月初,潜江县委决定联合张明富,配合襄北新四军共同消灭曾繁涛的伪军。这就是反共顽固派制造的“潜江事变”。与此同时,国民党的明义、广仁、广武三支部队陆续开往潜江,金亦吾部向周家矶、黄家场逼近。至此,中共江潜监中心县委、江陵县委和潜江县委尽遭破坏。

潜江事变:1941年反共事件的背后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国内阶级矛盾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但国内阶级矛盾有时还会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两党、两军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摩擦。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消灭共产党的决心始终未变,他们随时等待机会进行新的破坏活动,因此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以斗争求团结,如果放松警惕,或者考虑不周,举措失当,就会付出血的代价,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1941年下半年,地方反动势力张明富利用新四军对他的信任,设计了一次反共事件(一般称“潜江事变”)。

盘踞汉江南岸渔泛峰、大有庵一带的伪天门县岳口区长曾繁涛部有近200人,不断到黑流渡附近李垸、朱湖、何家大湾各村骚扰,捕整群众,阻挠新四军税收。曾部还派小股武装冒充新四军人员到黑流渡强行收税,严重影响新四军的声誉。1941年8月初,潜江县委决定联合张明富,配合襄北新四军共同消灭曾繁涛的伪军。由李智与张约定了会合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沈清按约定率独立营同天门河防大队一个连共200人,按约定时间向渔泛峰进攻,但张明富不派队伍参战。独立十营很快占领渔泛峰,俘虏了30名伪方人员,沈清率队伍转移至距渔泛峰不远的下孙家湾休整做饭,不料曾匪于中午向独立营发起猛攻。由于独立营大部分是新战士,缺乏战斗经验,枪支子弹大多是从水底捞起来的,有的打不响有的卡壳,捅条又少,被迫边战边退,伤亡多人,一连长王家俊英勇牺牲。这次战斗失利,对潜北根据地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沈清带领部队转移至竹根滩张家湾一带休整。随即在朱家湖召开区委书记联席会议,分析了斗争形势,决定暂时放弃潜北,留下贺其彩、潘涤新、潘德林等20名战士由孙冰带领,在李智的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沈清率独立营向潜西黄家场转移。

张明富乘独立营转至潜西黄家场之机,令陆诗臣带领全中队进驻竹根滩附近,又令伪沙仁联保主任陈炳心侦察李智的驻地和动态,阴谋诱杀李智等人。9月13日,张明富以共商抗日剿匪事宜为由,邀请李智、戴月、贺其彩、潘涤新、李国松等5人到回龙庵保长刘益成家会谈。此时,戴月已随沈清到潜西,李智接到请柬,虽觉得其中有诈,但不去又怕放过一次做统战工作的机会,决定带领贺其彩、潘涤新深入虎穴。当李智、贺其彩、潘涤新3人行至保长刘益成家时,埋伏在厢房边的数十个保安队员蜂拥而上,将3人五花大绑。潘德林派为新四军服务的保长李国登前往探听虚实,也落入敌手。1915年出生于沔阳县的李智,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潘涤新曾于1940年在陆诗臣部当过兵,陆命令将他押解到匪巢关押,潘即动员陆部班长郭孝谦投靠新四军,陆得知后,将潘活埋。李智等4人牺牲后,张明富派中队长曾凡松部包围中共江潜监中心县委驻地享堂湾,打死打伤10余人。接着大肆“清乡”,枪杀、活埋新四军干部群众多人。这就是反共顽固派制造的“潜江事变”。与此同时,国民党的明义、广仁、广武三支部队陆续开往潜江,金亦吾部向周家矶、黄家场逼近。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沈清率潜江独立营北渡襄河,9月转至京山小花岭,编入边区党委警卫团。(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国民党湖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鄂中游击总指挥凌兆垚,纠集国民党驻江北的杂牌部队,于1941年9月分三路进攻三湖抗日根据地和江陵独立营。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江陵县委书记彭祥麟、独立营长简舜卿等负责人被杀害,三湖抗日根据地遭敌破坏。县委副书记张礼成(彭祥麟牺牲后他代理书记)把突围打散的游击队员集中起来,转移到沙岗和白鹭湖一带,分散隐蔽。留下少数党员干部,由游击队第三连连长张绍书带领在东荆河、大小苏湖坚持地下武装斗争,突击排排长陈礼厚另带一部分人在白鹭湖坚持活动。至此,中共江潜监中心县委、江陵县委和潜江县委尽遭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