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攻赵,远交近攻策略使秦国收获成功

秦攻赵,远交近攻策略使秦国收获成功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秦国便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楚国。此后,秦赵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剧战。由于赵国的平原君家不肯向国家交税,赵奢依法处死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家臣。在秦军进攻阏与而又无人带兵救援之际,赵奢临危受命,承担起了救援阏与的任务。就在这时,范雎来到了秦国,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的策略。于是,向秦昭王献上了远交近攻之策,这样,所攻得的土地,得“寸就是王之寸,得尺就是王之尺”。

秦攻赵,远交近攻策略使秦国收获成功

齐国乐毅伐齐的战役中受到重创的时候,南方的楚国没有参与伐齐之役,这时,楚国由于楚怀王时背约,与齐、韩、魏诸国都断绝了盟国关系,另外,在楚怀王晚年,楚国暴发了庄跻为首的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楚国的力量更加衰弱。于是,秦国便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楚国。公元前279年,为了攻打韩国,秦昭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相会,秦赵两国重修旧好,随即秦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白起入楚以后,一连攻下了鄢(今湖北宜城县东南)、邓(今湖北襄樊北)等五城。第二年,白起又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之后,又挥兵东进,一直到了楚国的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从此,楚国在湖北的大片土地为秦国所有,秦国在这里设置了南郡,白起因为伐楚有功而被封为武安君。楚顷襄王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经过白起伐楚之役的打击,楚国变得更加衰弱,彻底失去了强国的地位。

秦国自从攻陷楚国的郢都以后,楚国一蹶不振。从公元前275年至公元前273年,秦国曾先后三次派兵伐魏,包围魏国的首都大梁,但是,都因为赵、韩等国家救援而没有攻下来,但是,在秦国的几次打击下,魏国也逐渐变得衰弱。山东六国之中比较强大的国家只有赵国。这时,赵国正是赵惠文王在位,乐毅为相,蔺相如为卿,廉颇、赵奢为将,这些人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名相,在这些人的治理下,赵国国富兵强,在对齐、魏等国的战争中也不断得到胜利。赵国的强大,使秦国向东方扩张运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于是,秦国便把赵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此后,秦赵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剧战。

公元前270年,秦国派中更胡阳进攻韩国上党,然后,越过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阏与一带地势险峻,当秦国的军队进攻阏与的时候,赵惠文王问大将廉颇阏与是否可救,廉颇回答说,路途遥远,而且道路难行,难以救援,赵惠文王又就此事询问赵奢,赵奢则认为,道路险狭,就像两只老鼠在穴里相斗一样,勇敢者胜。于是赵惠文王派赵奢前去救阏与。

蔺相如与廉颇

赵奢,原来是赵国的田部吏,掌管赵国的税收。由于赵国的平原君家不肯向国家交税,赵奢依法处死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家臣。此后,赵国的赋税均平,国用大足。在秦军进攻阏与而又无人带兵救援之际,赵奢临危受命,承担起了救援阏与的任务。

赵奢带着军队走到离都城邯郸三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赵奢在军中下令,不许任何人与他谈军事,违者处死。这时,秦国的军队屯驻在武安以西,军中鼓噪,连武安城中房屋上的瓦片都为之震动,这时,军中有一个人向赵奢建议急救武安,赵奢立即将其处死。赵奢率军在原地驻留了二十八天,不仅不前进,反而修筑营垒,秦军派来使者到赵奢的军营窥探虚实的时候,赵奢用美食款待之后将其送走,当秦将从使者处得知赵军停留在邯郸以西三十里处时不禁大喜,以为赵奢胆怯不敢与秦军交锋,不再以赵军为意。

然而,在秦国使者走后,赵奢立即下令起兵,用两天一夜的时间赶到阏与,这时,军中一个叫许历的人向赵奢献计,建议以一万军队抢先占领制高点北山,居高临下,赵奢采纳了这一建议,结果,大破秦军。由于这一战役的胜利,赵奢被封为马服君。

阏与之役,秦国吃了从未有过败仗,此后,秦国的相国魏冉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定陶,几次出兵攻打齐国,虽然攻取了齐国的一些土地,但是,秦国本土的土地却没有扩大。就在这时,范雎来到了秦国,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的策略。

范雎是魏国人,早些年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一次,须贾为魏国出使齐国,范雎随行,两人在齐国住了数月,齐襄王听知范雎善于言辩,便使人赐给范雎千金以及牛和酒,范雎坚辞不受。须贾得知此事以后,以为范雎把魏国的秘密透露给了齐国,便向魏国的相国魏齐告发了此事,魏齐大怒,指使人对范雎用笞刑,打断了范雎的肋骨,又折断了他的牙齿,范雎被打得昏死过去。魏齐让人把他用苇席卷起来放在厕所里,魏齐的宾客酒醉以后便向他的身上便溺。后来,范雎说服看守者,谎称范雎已死而把他扔到野外,魏国人郑安平收留了他,改名为张禄。就在这时,秦国使者王稽出使魏国,向郑安平问及魏国是否有贤人,郑安平把范雎推荐给王稽。王稽把范雎用车载回秦国。

这时,秦昭王在位已经三十六年,其母宣太后的弟弟魏冉为相,秦昭王的同母弟高陵君、泾阳君也都有封邑,私家之富过于王室。对魏冉极力主张攻齐而扩大其封邑的做法,范雎在面见秦昭王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范雎说:“大王的国家有四塞之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西有陇蜀,东有关阪,有百万士兵,民众都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这正是王者之民。用这样的军队进攻关东各国,就像驱使壮犬与蹇兔相搏一样,秦国的王业就可以成功了。可是,秦国却闭关十五年,不敢向山东用兵,这正是穰侯魏冉不忠于秦国的事务,秦昭王的策略失当的结果。”范雎指出,秦国用魏冉之计,派兵越过韩国和魏国攻打齐国,出兵少不足以伤齐,出兵多却伤秦,这和当年齐泯王南攻楚国辟地千里,最终齐国却尺寸土地没有得到是一样的。于是,向秦昭王献上了远交近攻之策,这样,所攻得的土地,得“寸就是王之寸,得尺就是王之尺”。于是,他建议秦国首先攻打韩国,因为韩国和秦国地形相错,是秦国的心腹之患,如果天下一旦有变,首先危害秦国的一定是韩国。不久,秦昭王免去了魏冉的相位,任范雎为相。

在范雎的策划下,秦国接连不断地进攻韩国。公元前265年,秦国派兵攻占了韩国的少曲(今河南济源东北)、高平(今河南孟县西),第二年,又派白起攻下了韩国的泾城(今山西曲沃东北),第三年,秦国又攻下了韩国的南阳,这时,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的本土只剩下了一条通道相连。到了公元前262年,秦国又攻下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这时,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最后一条通路也断了,上党和韩国本土完全隔绝以后,上党已经不可能守住,于是,韩国就想把上党献给秦国,以此与秦求和。可是,韩国的上党守靳黄重却不肯服从这一决定,无奈,为了实现与秦国议和,韩桓惠王便派冯亭去上党接替靳黄重,可是,冯亭到任以后,也不愿意向秦国投降,便带着韩国上党郡的十七个县投降赵国,赵孝成王认为,不用尺寸之兵而得到十七个城邑,是对赵国有利的事,便接受了冯亭的请求,并封冯亭为华阳君。赵国于是派大将廉颇带兵驻守在长平,以防备秦国的进攻,而秦国也派大将王齿乞带兵进攻上党。(www.xing528.com)

秦军到了长平以后,攻下了赵军的几个小营垒,赵军小败,廉颇便坚守在营垒里,秦军屡次挑战,廉颇就是不肯应战,双方对峙了三年。这时,秦相范雎派人向赵国行反间计,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惧怕的是赵括,廉颇容易对付,而且他就要投降秦国了。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几次战败有看法,听了秦人的谣言,对廉颇更加不信任,便派赵括到前军接替廉颇。

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自幼学习兵法,以为天下没有人可以超过自己,在赵奢活着的时候,赵括曾与其父讨论军事,夸夸其谈,就是赵奢也不能和他辩难。赵奢对其母说:“战争是死地,可是赵括却轻率地谈论战争,赵国如果不用他为将还好,一旦用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就一定是赵括。”当赵孝成王决定任用赵括为将时,其母上书赵王,极言赵括不可为将,但是,赵孝成王还是派他到前线接替廉颇的职务。

赵括接替廉颇的消息传到秦国以后,秦昭王大喜,在暗地里派白起到前线接替王龁为将,并且下令说,把白起到前线来的消息透露出去者斩首。这样,赵国用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廉颇,而秦国则用能征善战的白起接替了王龁,这场战争的结局在这时就已经决定了。

赵括到了前线以后,一改廉颇为军队规定的纪律,撤换了大批军将,秦将白起佯装败退,引诱赵军追击,另由两支奇兵断绝赵军的归路和粮道。赵军一直攻到秦军的壁垒之下,攻不进秦军的营垒。而赵军的后路却已经被秦军切断,只得就地修筑营垒等候援兵。秦昭王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亲自赶到河内,把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征收入伍,开到前线,堵截赵军的援兵和粮道,赵国军队在营垒里一连被困了四十二天,军中无粮,士兵甚至相互暗杀来充饥,无奈,赵括下令军中士兵分作四队突围,但是却无法冲出秦军的包围。最后,赵括亲自率兵向外冲击,被秦军射杀,部下败卒四十余万向秦军投降。秦将白起认为赵国士兵不可信用,用计把赵国降卒四十二万人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年少的人送回赵国。这场战役是战国时期最为酷烈的战役之一,赵国前后死亡士兵达到四十五万人,赵国的军事力量被严重地削弱,而秦国军队损失也十分严重。

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对韩、赵两国的攻势仍然没有减弱,到了公元前295年,秦国攻下了赵国的太原,并且占有了上党全境。这时,白起主张继续进攻赵国,而范雎则为韩赵两国的说客所动,唯恐白起功大而居于自己之上,便建议秦昭王与韩、赵两国议和,从韩国割取了垣、雍两城,又割取了赵国的六座城邑。白起被迫从前线撤回,从此,白起与范雎之间“有隙”。范雎建议秦昭王罢兵的理由是秦军过于劳苦,但实际上却是不想让白起立功。就在这一年九月,秦国又派五大夫王陵为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而赵国则全力固守邯郸,到了第二年正月,邯郸还是没有攻下来,秦军死伤严重。秦昭王又派王龁代替王陵为将,而后不久,范雎又起用自己的知交郑安平为将,取代了王龁的位置,这样,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郑安平便成了进攻邯郸的主将。

秦国进攻赵都邯郸,引起了魏、楚两国的恐慌,公元257年,两国派兵救赵。促使魏国出兵的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是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异母弟,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门下有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当秦军攻邯郸时,平原君夫人屡次送信到魏国,请求发兵救援。魏国随即派将军晋鄙带十万兵救赵。就在这时,秦昭王也派使者来到魏国,对魏王说,秦国攻打赵国不数天就可以攻下来,哪个国家敢出兵救赵,在攻下赵国以后就立即攻之。在秦国的威吓之下,魏安厘王急忙派人通知晋鄙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邺城,名为救赵,实际上却是首鼠两端,作壁上观。

见魏国的救兵不至,赵国平原君派出的使者不绝于路,责难信陵君说:“我之所以与公子联姻,就是仰慕公子的高义,可是现在秦国围攻邯郸,邯郸早晚之间就要降秦,可是魏国的救兵却迟迟不至,怎么能说公子能够解人之困呢? 况且公子既然看不起赵胜,可是你是否怜爱你的姐姐呢?”实际上,信陵君已经数次向魏王请求出兵,可是魏王就是不允。后来,信陵君采纳侯生的建议,通过魏王爱姬如姬盗出魏王兵符,带着力士朱亥到晋鄙营中杀死晋鄙。然后,信陵君在军中宣布:“父子同在营中的,父亲回家,儿子留下,兄弟同在军中的,兄长回家而弟弟留下,独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归养父母。”这样,选得精兵八万人前往救赵。这时,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也带着楚国的军队到了赵国,虽然楚国的军队没有与秦军作战,但是,却对魏军是一种声援。经过信陵君挑选的精兵,在与秦军交战中无不奋勇争先,在魏、赵、楚三国的内外夹击之下,秦军被迫撤退,邯郸终于得救。秦将郑安平因为战败失利,向赵国投降。

由于赵国的顽强抵抗和魏楚两国的救援,秦国终于没有实现攻下邯郸的企图。另外,在此期间,秦昭王曾强令白起到前线带兵,而白起却称病不行,最后,秦昭王责令白起自杀。因为郑安平降赵,按照秦国的法律,引用郑安平的范雎罪当“夷三族”,但是因为秦昭王宠信范雎,而没有判罪。可是,两年以后,当初曾把范雎引见给秦昭王,后来又被范雎任为河东守的王稽也犯有通敌罪被诛,范雎便在燕人蔡泽的游说下隐退,把相位让给蔡泽。此后不久范雎就死了。

邯郸之役以后不久,秦国又出兵攻打韩国和赵国,攻下了韩国的两个城和赵国的二十个县,这时,山东六国又发起了合纵抗秦的行动,因为西周参与了这次合纵,秦国便乘势出兵西周,西周君被迫把西周三十六个邑和三万人口交给秦国,西周至此灭亡。就在这一年,周赧王去世,从此名义上的天子也没有了。

由于邯郸之役的失利,秦国暂减缓了对东方各国的压力,这对于东方各国来说是一个转机,如果东方各国能够联合起来,还可以延缓秦国东侵的速度,可是,山东六国却在谋求各自的发展,魏国乘战胜秦国的余威向东兼并,攻占了秦国的定陶,灭了卫国。赵、燕两国之间也发生了战争,楚考烈王乘机攻灭了鲁国。山东六国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联合,同时,各国的内政也没有大的起色,秦国又开始了对三晋国家的兼并。秦统一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