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记》第8册:汲黯遭暗算,公孙弘崛起

《史记》第8册:汲黯遭暗算,公孙弘崛起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汲黯时常攻击儒学,总是当着众大臣的面指责公孙弘。公孙弘、张汤两个人心里十分恨汲黯,而且认为皇上也不喜欢他,就想找借口杀掉汲黯。公孙弘等人本想借刀杀人,置汲黯于死地,这下全没了话说。后来,公孙弘和张汤,位列三公,封侯拜相,就连昔日汲黯手下的小官也升到和汲黯同级了。朝廷安置好浑邪王降部,不少商人与匈奴人做买卖,结果因触犯法令被判处死罪的达500人之多。

《史记》第8册:汲黯遭暗算,公孙弘崛起

汲黯的为人耿直是出了名的,就连汉武帝也对他另眼相看。当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卫青求见皇上的时候,皇上蹲在厕所里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拜见皇上,皇上经常衣冠不整地接见他。唯独汲黯来了,皇上非常注意仪容,衣冠不整就不敢露面。有一次,皇上坐在帐帷中,闻听汲黯有事上奏。此时,皇上还没来得及戴帽子,就连忙把头缩回去,躲进帐帷里,命人批准了汲黯的奏折。由此可见,汉武帝不但很尊重汲黯,甚至还有一点敬畏。

张汤担任廷尉,主管修订法律条令。有好几次,汲黯都当着皇上的面,责骂张汤说:“你身为正卿,上不能发扬光大先帝的功业;下不能遏制天下人的邪恶欲望,减少犯罪,从而让国家安定,民众富裕。这两方面你哪个也没做到。光知道让别人吃苦受罪来成就自己的事业,竟然还把高祖定下的法律制度乱改一气。就凭这点,你就该断子绝孙!”张汤十分气愤,就搬来细节条文,咬文嚼字,和汲黯据理力争。汲黯则出言严肃刚直,志气高昂,一点都不屈服。最后他实在生气了,就破口大骂说:“怪不得天下人说,千万不能让刀笔小吏担任公卿,这话一点也不假。如果事情都按你张汤说的那么办,那天下人还不都吓得双脚并拢站立,眼睛都不敢直视!”

当时,汉朝正在征讨匈奴,安抚各地的少数民族。汲黯想省时省力,闲暇时候,就劝皇上与匈奴和亲,不要总是兴兵打仗。此时的皇上正倾心于儒家思想,十分看重公孙弘,根本听不进汲黯的话。国内的不法现象渐渐多起来,官吏和百姓们耍着花样,在不违反法令的前提下做坏事,而且屡禁不止。皇上这才要求认真地执行法令条文,严明法纪,张汤总是把自己断好的案件奏给皇上,以此博得皇上的欢心。

刀笔吏:古时指掌文案的官吏,亦可指讼师。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汲黯时常攻击儒学,总是当着众大臣的面指责公孙弘。说他表面上装作很有智慧,阿谀奉承皇上,实际上内心奸诈。还说刀笔吏光会研究法律条文,巧妙地诬陷别人有罪,而且罪状勾画得天衣无缝,让人无法看清事实的真相,然后以断案的成功来显示自己的功劳。可皇上仍然宠信公孙弘、张汤。公孙弘、张汤两个人心里十分恨汲黯,而且认为皇上也不喜欢他,就想找借口杀掉汲黯。公孙弘以丞相的身份对皇上说:“右内史的管辖范围中,住有很多的皇族和大官,不好管理。应该派个有能力的官员去担任,我看汲黯就很合适。”于是皇上就派汲黯担任右内史。在汲黯做右内史期间,从来没出现大的乱子,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公孙弘等人本想借刀杀人,置汲黯于死地,这下全没了话说。

当时,大将军卫青的姐姐做了皇后,卫青的地位更加显贵。可汲黯还是和他平起平坐,行平等的礼节。这时有人劝汲黯说:“你没看明白吗?皇上想让大臣们都尊敬大将军,大将军如此高贵,你能不能跪着拜见他?”汲黯说:“身为大将军,有个能有跟他作揖、谈话的朋友,难道他的地位就不尊贵了吗?”大将军听说后,认为汲黯很贤明,就经常向他讨教朝廷中的疑难问题,把汲黯像知心朋友一样对待。(www.xing528.com)

淮南王刘安阴谋造反。刘安很怕汲黯,说:“他喜欢直言进谏,恪守节操,为了正义不惜丢掉自己的性命,这种人啊!很难诱惑。要是朝廷里的人都像丞相公孙弘这样,事情就好办了,说服公孙弘就像揭开蒙布和摇落树叶一样的容易!”

当初,汲黯位列九卿时,公孙弘和张汤还只是一般的小吏。公孙弘、张汤不断升官,和汲黯官位相当时,汲黯经常责骂他们。后来,公孙弘和张汤,位列三公,封侯拜相,就连昔日汲黯手下的小官也升到和汲黯同级了。汲黯很不满,朝见皇上时说道:“陛下用人就像堆柴垛一样,后来的堆在原来的上面。”皇上不高兴,说他的愚直越来越严重了。

浑邪王: ?—公元前116年,名浑邪,匈奴人。浑邪是汉代匈奴的一支,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归降汉朝。七月壬午,封漯阴侯,邑万户。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去世,谥号定侯。

不久,匈奴浑邪王率部降汉,皇帝下令征发两万车辆去接运。官府凑不齐马匹车辆,皇上要杀长安县令。汲黯进谏说:“长安县令并没有罪,车马不够,单把我杀掉就能凑齐了。再说,匈奴叛王投降,把他们慢慢接运过来就行了,何必朝廷逼县令、县令逼百姓,搞得全国骚乱不安,使我国忠诚的百姓去侍奉匈奴的降兵叛将呢!”一席话搞得皇上无话可说。朝廷安置好浑邪王降部,不少商人与匈奴人做买卖,结果因触犯法令被判处死罪的达500人之多。汲黯见到皇上,说:“匈奴长期与我国为敌,为讨伐他们军士死伤无数,费钱数百亿。满以为陛下抓获匈奴人,会把他们连人带物都赏给劳苦的军民。没想到朝廷又是安置、又是赏赐,甚至让老百姓去伺候他们,简直把他们当宠儿一般对待。百姓无知,与匈奴人做点买卖,竟被问罪杀头,这样做就是所谓的‘保护树叶而损害树枝’,我认为不可取。”皇上不同意他的说法。事后数月,汲黯免官,归隐田园

过了几年,皇上又征召汲黯任淮阳郡太守。汲黯不肯接印,皇上强迫他上任,他才领命。在汲黯的治理下,原来混乱的淮阳郡政治清明起来。后来,汲黯在淮阳任上逝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