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水资源状况:跨世纪节水行动研究成果

美国水资源状况:跨世纪节水行动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美国各州针对各自的干旱缺水情况,通过制定和执行可操作性强的节水规划,并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节水的有效进行。美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美国水资源状况:跨世纪节水行动研究成果

1.1.1 美国水资源特点

美国水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人均丰富,东多西少。以西经95°为界,可将美国本土划分成两个不同区域:西部17个州为干旱和半干旱区;东部是湿润与半湿润地区。西部地区缺水严重,东部虽然降水相对丰富,但污染加剧、人口增长及需水量增加使得许多地区面临着缺水的困境。因此,美国各州针对各自的干旱缺水情况,通过制定和执行可操作性强的节水规划,并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节水的有效进行。

经过盖安德咨询专家调研,本研究选取了美国节水法规制定最为详细的西南部干旱州德克萨斯州、水权水市场建立较早的西部干旱州亚利桑那州、节水规划最具有操作性的东部干旱的北卡罗来纳州和马萨诸塞州作为美国节水制度调查研究的对象。

1.1.2 美国水资源开发历史

由于美国西部一直干旱缺水,所以美国较早对水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美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单目标开发(1930年前)。单目标开发是美国早期水资源开发活动的主要特征,美国经济属于自由市场经济,由于当时美国水电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水电资源缺乏,水价电价普遍较高,人们抱怨不能负担较高的水价和电价,因此政府与地方社团开始寻求解决的办法,进行水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单一的需求,如仅考虑生活供水、灌溉或水力发电等单目标进行的开发。但是,水体的复杂和相关性的特点使得单目标开发遇到了很多困难。(www.xing528.com)

(2)第二阶段为多目标开发及流域开发(1930~1970年)。1930年以后,水资源开发开始转向多目标开发。此时,美国为摆脱经济大萧条而开始实施新政,联邦政府斥巨资兴办公共工程,对水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以促进地区发展,使河流系统的经济潜力最大化。大多数多目标开发主要由有关联邦机构(如垦务局、陆军工程师兵团等)兴建和管理。地理、水力、机械、材料、电力等方面的科技进步降低了大型大坝和渠道的建筑成本,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多目标的水资源开发。这一阶段应对缺水的策略是兴建工程,开发新的供水源,增加取水量,修建大坝水库,大多数大型水资源开发工程都是这一时期建成的。

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看,美国水资源的多目标开发已经扩展到整个流域,在40年里花费数亿美元对多数主要流域进行了开发,水资源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利用,最典型的是对田纳西流域和哥伦比亚流域的全面开发。

(3)第三阶段为水质优化阶段(1970~1990年)。美国经过了大范围的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后,水量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但是水质却越来越差,因此1972年美国通过了修订后的《清洁水法》,责令政府各部门研究制订河流污染物的防治措施,同时拨出巨额资金用于处理城市生活用水。国会1974年通过了《安全饮用水法案(SDWA)》来管理美国饮用水的水质问题,该法案的目的是保证公共供水系统提供的供水水质。按照该法案,环境保护署负责制定饮用水的水质标准,环境保护署和各州共同负责执行和监督。经过这一阶段的依法治理,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4)第四阶段为可持续与回归自然式再发展(1990年以后)。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处理缺水问题需要更系统、更全面的综合考虑,尤其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二是提高用水效率。这一阶段更多强调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协作开展流域范围内资源和环境的综合管理,水资源管理权移交给州政府,生态用水需求得到了保障,联邦主要提供资金用于研究如何提高用水效率。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水利建设,美国的水资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发,目前美国已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开发新水源,而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利用管理、经济等手段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