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含义已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城市建设过程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环节纳入低影响开发内容,并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共同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蓄、净、用、排”6种核心措施主要包含下述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含义已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城市建设过程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环节纳入低影响开发内容,并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共同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因此,广义来讲,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蓄、净、用、排”6种核心措施主要包含下述内容。

1)“渗”

通过土壤来渗透雨水,这同时也是一种吸纳雨水的过程。它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的雨水,可以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土壤有一定的含水量后,自己可以适当蒸发,能够调节微气候。

2)“滞”

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城市内短历时强降雨,对下垫面产生冲击,形成快速径流,积水攒起来就导致内涝。因此,“滞”非常重要,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

3)“蓄”

“蓄”工程主要包括保护、恢复和改造城市建成区内河湖水域、湿地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建设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主要目的是降低径流峰值流量,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www.xing528.com)

4)“净”

“净”工程主要包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综合整治河道、建设沿岸生态缓坡及开展海湾清淤,主要目的是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

5)“用”

“用”工程主要包括绿化浇灌、道路冲洗、洗车、冷却用水、景观用水等。

6)“排”

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控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雨水通常分散就近排入水体,雨水不能自流排出,为排除城市内涝。

“排”工程主要包括村庄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低洼积水点的排水设施提标改造等,主要目的是使城市竖向与人工机械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以及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