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支座常见病害整治方案

支座常见病害整治方案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座病害是维修工作中整治的重点之一,由于原因复杂,一定要认真分析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整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所述为几种病害的整治方法。

支座常见病害整治方案

支座病害是维修工作中整治的重点之一,由于原因复杂,一定要认真分析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整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所述为几种病害的整治方法。

1.小跨度钢筋混凝土板梁横向移动的整治

跨度小于6 m的钢筋混凝土板梁,由于梁体重量轻,支座又均系沥青麻布或石棉垫,因而受列车的冲击和震动易发生横向移动。对该种梁,除顶起移正梁身外,均应在墩台顶上靠板梁侧埋设角钢或加筑挡墙(见图15-3-1)。

图15-3-1 防止板梁横移办法

2.支座上下锚栓剪断弯曲的整治

墩台上支座锚栓折断或弯折,较彻底的整治办法是在支座旁斜向凿去一部分混凝土,取出旧锚栓,重新安装新锚栓。如锚栓在支承垫石面剪断而剩余部分仍牢固,而现场又有电焊条件时,也可采用凿除一小部分混凝土,清除出被剪断螺栓杆的上部,采用电焊接上一段新螺栓杆的方法进行整治。

圬工梁上锚栓剪断时,可将支座上座板与梁底镶角板焊起来(采用这一办法必须保证镶角板与梁体联成整体,如发现镶角板与梁体里面的支座螺栓外端脱开,则必须将其焊牢)。具体办法:采用60 mm/40 mm/8 mm 的不等肢角钢,200 mm长,每个支座用2根,沿梁长方向将角钢短肢焊于梁底的镶角板上,长肢焊于支座的座板上(如没有此种角钢也可用10 mm厚的钢板弯制),如图15-3-2所示。

图15-3-2 上锚栓折断后加固(上下锚栓未示)(单位:mm)

3.支座位置不正、滑行或歪斜超过容许限度的整治

应用千斤顶顶起梁身并进行适当的修理或矫正,或移正梁身后重新 安装支座。利用拉紧框架或弹簧整正支座辊轴的方法可以免除起顶梁身的麻烦。框架由二个角钢和两端带丝扣及螺帽拉杆组成(见图15-3-3)。整正时,把一个角钢支承在支座底板上,另一角钢紧贴住辊轴的联结角钢,上紧拉杆螺栓,利用列车通过时辊轴的滚动及时拧紧拉杆,使列车通过后辊轴不能返回原来位置,这样经数次整正,就能把辊轴调整过来。

图15-3-3 用框架整正支座

弹簧整正支座辊轴是用千斤顶横向顶住辊轴来移正位置,千斤顶一端支承在固定支座或挡砟墙上,在千斤顶和辊轴间垫上弹簧,把弹簧顶紧,利用列车通过时辊轴的滚动,辊轴会被顶动,再适当上紧千斤顶,经过多次整正也可以把辊轴顶回原来位置(见图15-3-4)。

图15-3-4 用弹簧整正支座

4.支承垫石不平的整治(www.xing528.com)

对钢梁或圬工梁平板支座,底板下支承垫石有少量麻坑或少量不平时,可用垫沥青麻布的办法进行整治。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经过行车挤压,能自行弥补填平,效果较好。不宜采用垫铅板、铁板、木板和石棉板等办法,因这几种方法从实践效果来看多数失效。

具体做法是:先将硬沥青(最好是用10#石油沥青)加温到100~190°C,再加20%~30%的滑石粉或石棉粉,边加边搅匀,然后将大小适当的细麻布放入浸制,取出浇水冷却即可使用。沥青麻布最少要垫两层。

5.支座陷槽、积水、翻浆、流锈病害的整治

一般可用细凿垫石排水坡的办法,结合支座下垫沥青麻布或胶皮板进行处理,能取得一定效果。流水坡度约为3%,使水能很快排走。

具体细凿方法是:先在离石外缘20 mm处开始向中心推进(防止损坏边缘),最后将周边的窄条敲下来,稍加修凿即成。细凿完成后用废砂轮打磨光滑。另一种做法是先在垫石四边(桥台为三边)的外侧打上要凿去的线条,用扁凿对准线条朝里敲打,其余同前法。在细凿过程中,如发现有局部麻坑不平或边缘缺损等,可用环氧树脂砂浆腻补,凝固后一并用旧砂轮打磨平整。

要防止挡砟墙上的水流到桥台,必要时挡砟墙与支座垫石间要凿小槽排水,防止支座底板下面进水。

6.由于支座、支承垫石的原因导致梁体不平的整治

支承垫石裂损,支座不平(四角支点不在同一平面上),或当梁体有“三条腿”(个别支座出现明显的悬空)现象以及因线路大修需整孔抬高梁体时,可选用下述办法整治或处理。

(1)支座下捣填半干硬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2~0.25),适用于抬高量为30~100 mm的情况;

(2)垫入铸钢板,适用于抬高量为50~300 mm的情况;

(3)就地浇筑钢筋混凝土垫块或更换钢筋混凝土顶帽,适用于抬高量为200 mm以上的情况;

(4)其他压力灌注灰浆等。

实践经验证明在支座下捣填半干硬砂浆(也可用环氧树脂配制的砂浆)的办法效果好,并且有使用工具简单,封锁时间短就能恢复正常速度行车的优点。

【项目训练】

15.1 混凝土结构外加预应力技术加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5.2 简述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常见裂纹及其产生原因。

15.3 简述钢梁焊缝的检查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