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赣东北军政干部大学片段概要

赣东北军政干部大学片段概要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将原浮梁县参议会的方印、文卷、电话机及一切家具等所有财产,全部移交给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财政科后,财政科长通知我前往天翼中学参加赣东北军政干部大学学习。该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办的一所较高级的学校。还有一方面的人员,就是原国民党浮梁县各机关单位没有离开本县的公务人员,其中一部分是由市人民政府通知前往的,另一部分系由第二野战军政治部保送入学的。

赣东北军政干部大学片段概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将原浮梁县参议会的方印、文卷、电话机及一切家具等所有财产,全部移交给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财政科后,财政科长通知我前往天翼中学参加赣东北军政干部大学学习。该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办的一所较高级的学校。参加学习的人员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系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或在校学生,另一方面系社会知识青年,这两方面的人员,都必须经过考试,才准入校学习。还有一方面的人员,就是原国民党浮梁县各机关单位没有离开本县的公务人员(离县逃跑的不收),其中一部分是由市人民政府通知前往的,另一部分系由第二野战军政治部保送入学的。这两部分人都不需要经过考试,到校报到时经学校负责人审核谈话后就可入校学习。

参加学习的原公务人员中,有浮梁县政府的民政科长吴坚及办事员罗胜清等20余人;金融界方面的有交通银行、江西省银行和国民党中央合作金库浮梁办事处副主任罗佩璧等数人;还有景德镇公所民政干事及户政干事戴有一等十余人;国民党浮梁县党部的工作人员有范一夏、余观澜、潘鹤年等数人;参议会所有工作人员和全体参议员,原规定全部参加学习,但实际到校报到的只有议长程之时、副议长赖清、参议员潘忠民、汪宗汉和我等共10余人。

在校学习时,正值5月的天气,不冷也不热。虽然学校在生活上给了我们一些照顾,但对我们长期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来说,还是感到有些紧张。不过气候宜人,经常又有文娱活动,人们的情绪都很愉快。每天5时半起床,大家在大操场上集合、跑步、唱歌。每天早晨必唱的歌是,“走,跟着毛泽东走!走,跟着毛泽东走……”早操后洗脸、吃早饭,11点半午饭,晚饭约5时半。吃饭规定7个人一桌,每桌都编好座位,规定天天必须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不能随便乱坐。饭,吃多少添多少,没有定额,吃饱为止。菜是4菜1汤,为普通的蔬菜。每周有一次加餐,每桌一大碗猪肉。吃不完,允许本桌人保管,留在下餐再吃。家中送来的私菜及其他食物,也准许接收,但只有赖清、潘忠民等少数人的家属送过菜来。

上午都是上大课。全校学员,不论是招考的还是调来的,都聚集在大礼堂听。记得第一课是学校的负责人张主任做报告,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说:“这次来校参加学习的各位,都是俊杰。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来到这个学校学习,都是识时务的人,所以就是俊杰。”下午大部分时间分组讨论,有时需要运柴运米等,全体学员就参加劳动。还经常举办文艺活动,如唱歌、唱京剧及演戏等,由同学们自动报名演出。(www.xing528.com)

学习期限,开学时没有宣布。学习了八九天以后,由于单位上需用人员,就来函到学校调用,学校负责人便通知其本人到单位报到。自这时起,每天都有一批一批的人员先后离校。半个月以后,我也接到通知回市。也有一些学员学习了一个月以后,参军南下,如原浮梁县政府的事务员程家伟,就在学习以后参军南下了,后分配在贵州省某县工作,并担任了县级领导工作。

[作者简介]程沛,男,1915年生,民主建国会成员。新中国成立前曾任浮梁县政府合作指导室主任、建设科科长和县参议会秘书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在枫树山林场工作,现已退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