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考志愿填报实用指南:院校篇

高考志愿填报实用指南:院校篇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著名生涯专家舒伯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与衰退5个阶段。考虑到中国国情,这个阶段正好是中学和大学的求学成长阶段,也就是说要利用好这10年左右的时间,根据个体兴趣、能力和价值导向,实现自我的职业理想。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在中学教育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因。维持期:45—64岁,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

美国著名生涯专家舒伯(Super,1953)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与衰退5个阶段。

成长期:0——14岁,该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通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探索,修饰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包括3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考生小时候家里有亲人生病会促使其想做医生的原因;二是兴趣期(11—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量,这就是有人想做科学家、警察的原因;三是能力期(13—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量,能力逐渐在角色探索中呈现出重要作用。

探索期:15—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学习、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角色及职业做探索,因此职业选择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考虑到中国国情,这个阶段正好是中学和大学的求学成长阶段,也就是说要利用好这10年左右的时间,根据个体兴趣、能力和价值导向,实现自我的职业理想。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在中学教育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因。在中学阶段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工具,将学生求学的目标从考上理想的大学提升到为进入职业社会进行兴趣探索和体验的层面,提升相关能力,顺利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型。

确立期:25—44岁,该阶段延续上一阶段的职业探索,结合兴趣、能力、价值观,最终聚焦到某一职业领域并开始快速提高并外化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维持期:45—64岁,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该阶段更多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同时考虑职业后期生涯规划。

衰退期:65岁以后,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转到逐渐隐退。个体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或即将退出工作领域,需要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满足。(www.xing528.com)

由于国情和教育现实,高考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里程碑。在15年的教育期中,考生把重心全放在了应试上,而填报志愿时要在短短几天内做出决定,这必然困难且充满了盲目性。

据媒体调查,49%的学生最后选择了自己不了解或者没兴趣的专业,56%的大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这大大降低了教育资源和时间资源的效能。

因此,对于18岁左右的高中生来说,高考志愿填报的真正意义是一种成长唤醒,它能引发考生去思考自己将如何立足于未来社会。高考志愿填报是让考生及家长对考生18岁之前的生活、学习加以盘点,做自我探索和认知。一个能够认知自我兴趣、能力、价值观的人才能更好地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同时,高考志愿填报对于考生来说是一次对职业世界认知的机会,是对自己如何产生社会价值的一次生涯建构。因为学生缺乏职业及社会体验,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帮助学生的是引导他们建立一种科学的认知观念。每一种职业都有吸引人的光鲜之处,当然也会有令人心酸之处,每一种生活方式同样是既有愉悦也有枯燥,好的职业和生活方式就是即使我们知道它的种种不好,仍然愿意追求它的好,并从中磨砺出更好的自我,从而建立科学的职业观念和生活观念。最会选择的人往往是经历过很多选择,在选择中不断地认知自我,感受外部世界的人。

填报高考志愿也是一次选择,最好的选择办法就是在模糊的认知里明确关键因素,准备出多个备选方案,对比优劣后做出选择。当然,自己要为此负责,让它成为最好选择的唯一办法就是选择并承担责任,然后积极行动起来,实现选择时的期待,构建自己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