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汽车课程改革:实践性工作知识开发问题

中职汽车课程改革:实践性工作知识开发问题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抽象的工作任务,除了难以从中分析出具体情境中的工作知识,以致在培养学生真实职业能力方面存在障碍以外,还会带来课程设计的许多问题,如中、高职课程的区分。可见,要开发出大量具有很高实践价值的工作知识,彻底克服以任务为中心简单重组原有学科知识的状况,就必须有一个把经过抽象的工作任务进行回归的过程。

中职汽车课程改革:实践性工作知识开发问题

要培养学生现实的职业能力,不仅要给予学生具有普遍性的原理知识、关于一般工作程序的知识,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大量具有实践性的工作知识。如果把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比喻成一棵树的生长,那么能力的基础相当于树根,理论知识相当于树干,实践性工作知识相当于树叶。树要茁壮成长,首先必须有根,有了根才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其次必须有树干,有了树干才能傲然直立;此外它还必须有树叶,有了树叶才能发生光合作用,才能枝繁叶茂。从此比方可以充分认识到实践性工作知识在职业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是实践思维明显不同于理论思维之处。对实践而言,往往是很小的一个细节决定了整个实践活动的成败。如本书所研究的项目课程的开发,如果开发者未能很好地掌握从任务中分析出职业能力的技术以及从职业能力中分析出知识的技术,那么无论他能谈出多少关于项目课程的理论,最终也免不了课程开发的失败。

任务课程强调依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它认为明确了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也就明确了它的职业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就可以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对于那些与内容无关的程序化作业而言可能是如此,因为在这些岗位的课程开发中,借助任务这个中介变量便可获得工作知识。然而,对于需要借助具体工作内容才能区分能力水平的岗位而言,要获得工作知识,必须与具体的工作内容相结合,否则,所获得的可能只是一些宏观的、原理性的知识,结果只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重组了原有的学科知识,职业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就业后仍然不能完整地完成一项任务。

经过抽象的工作任务,除了难以从中分析出具体情境中的工作知识,以致在培养学生真实职业能力方面存在障碍以外,还会带来课程设计的许多问题,如中、高职课程的区分。高职课程在内容层次上显然应当高于中职课程,那么在课程设计中如何体现这一要求?通常的方法是增加理论知识的难度,但它容易被批评为本科课程的压缩。而当高职课程力图避免本科课程压缩的陷阱,增强课程体系的职业性时,又往往容易与中职课程趋同,被批评为中高职没有区别。高职课程的“高”是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解决的,如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更高的预期岗位,以便在任务的层级上有所区分。但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仅仅依据抽象的工作任务,是难以进行这一区分的。(www.xing528.com)

可见,要开发出大量具有很高实践价值的工作知识,彻底克服以任务为中心简单重组原有学科知识的状况,就必须有一个把经过抽象的工作任务进行回归的过程。实现任务回归的方法是加入体现任务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项目。这就是为什么要从任务课程跨越到项目课程的第二个思考维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