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电器部分总成部件的检修-中级汽车维修考评教程

汽车电器部分总成部件的检修-中级汽车维修考评教程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集电环的检查。图6-32 定子绕组绝缘检查整流器的检查①检测正极管。若结果不符合上述要求,表明IC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损坏。上述为典型内置式IC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方法,其他类似调节器可参照相同方法进行检查。②电枢线圈短路的检查。

汽车电器部分总成部件的检修-中级汽车维修考评教程

6.2.3.1 发电机的检修

1.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拆解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拆解步骤如下(以丰田系列40A型为例):

①拆下带轮。

②拧下B端子上的固定螺母井取下绝缘套管。

③拆下后端盖罩。

④拧下电刷架和IC调节器的固定螺钉,取下电刷架和IC调节器(注意:电刷要轻取)。

⑤将与整流器相连接的三相绕组引线及中性点引线的连接螺钉用十字旋具拧下,取下整流器。

⑥拆卸整流器端座。

⑦从驱动端盖里取出转子,用棉纱蘸适量清洗剂擦洗转子绕组、定子绕组、电刷及其他机件。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分解图如图6-27所示。

2.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检查

(1)转子的检查

①转子绕组短路与断路的检查。用数字万用表的低电阻档检测两集电环之间的电阻,应符合技术标准。若阻值为∞,则说明断路;若阻值过小,则说明短路。一般阻值约为3.5~6Ω,如图6-28所示。

978-7-111-45804-3-Part01-243.jpg

图6-27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分解图

978-7-111-45804-3-Part01-244.jpg

图6-28 转子绕组断路及短路检查

978-7-111-45804-3-Part01-245.jpg

图6-29 转子绕组绝缘检查

②转子绕组绝缘检查。检查转子绕组与铁心(或转子轴)之间的绝缘情况。用万用表导通档检测两集电环与铁心(或转子轴)之间的导通情况。若为零且表发出响声,说明有搭铁故障,正常应为∞,如图6-29所示。

③集电环的检查。集电环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烧损,否则用00号砂布打磨。两集电环间隙处应无积污。集电环圆度误差不超过0.025mm,厚度不小于1.5mm。

④转子轴检查。用百分表检查轴的弯曲,如图6-30所示,弯曲度不超过0.05mm(径向圆跳动公差不超过0.1mm),否则应予以校正。爪形磁极在转子轴上应固定牢靠,间距相等。

(2)定子的检查

①定子绕组短路与断路的检查。用数字万用表的低电阻档位检测定子绕组三个接线端,两两相测,如图6-31所示。正常值时,阻值小于1Ω且相等。阻值为∞,说明断路;阻值为零,说明短路。

978-7-111-45804-3-Part01-246.jpg

图6-30 转子轴弯曲的检查

978-7-111-45804-3-Part01-247.jpg

图6-31 定子绕组断路及短路检查

②定子绕组绝缘检查。检查定子绕组与定子铁心间绝缘情况。用数字万用表导通档检测定子绕组接线端与铁心间的电阻,若电阻过小(表内发出响声),说明有绝缘不良故障。正常应指示∞。如图6-32所示。

978-7-111-45804-3-Part01-248.jpg

图6-32 定子绕组绝缘检查

(3)整流器的检查(主要是整流二极管

①检测正极管。用数字万用表的导通档位,黑表笔接整流器端子B,红表笔分别接整流器各接线柱,万用表均应导通,否则说明该二极管断路,应更换整流器总成;调换两表笔进行测试,此时万用表均应不导通,否则说明二极管短路,也应更换整流器总成。

②检测负极管。用数字万用表的导通档位,红表笔接整流器的端子E,黑表笔分别接整流器各接线柱,万用表均应导通,否则说明该二极管断路,应更换整流器总成;调换两表笔进行测试,此时万用表均应不导通,否则说明二极管短路,也应更换整流器总成。

③在不分解发电机的情况下检测二极管。用万用表的导通档位,黑表笔接发电机电枢B接线柱,红表笔接发电机端盖。若阻值在40~50Ω之间,说明无故障;若阻值在10Ω左右,说明有失效的二极管,须拆检;若阻值为0Ω,说明有不同极性的二极管击穿。

(4)电刷组件的检查

电刷表面不得有油污,且应在电刷架中活动自如,电刷磨损不得超过标准长度的1/2(标准长度为10.5mm);当电刷从电刷架中露出2mm时,电刷弹簧力一般为2~3N;电刷架应无烧损,破裂或变形。

(5)IC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

进行IC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时,可按图6-33所示方法连接线路。

①检查时,在调节器B、S与E接点间各接一只0~16V的可调直流电源,B与F接点间接一只12V/4W的直流灯泡(代替交流发电机励磁绕组),L与IG间接一只12V/4W(代替充电指示灯)的仪表灯泡,并在IG与B间接一只开关Q1。当开关K1闭合时,试灯1、2应点亮。

②在P与E间接一只6V蓄电池和一只开关Q2,当开关Q2闭合时试灯1应熄灭,当开关Q2断开时试灯1应点亮。

③调节可调直流电源1,当电压升高到15.0~15.5V以上时试灯2应熄灭,当电压下降到13.5V以下时试灯2应又点亮。

④调节可调直流电源2,当电压下降到13.5V以下时试灯1应又点亮。若结果不符合上述要求,表明IC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损坏。

上述为典型内置式IC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方法,其他类似调节器可参照相同方法进行检查。

978-7-111-45804-3-Part01-249.jpg

图6-33 IC集成电路调节器检测接线图

3.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装复

按拆解的反顺序装复。装复后,转动发电机带轮,转子转动平顺,无摩擦及碰击声。

6.2.3.2 起动机的检修

1.起动机的解体

起动机的分解图(以丰田系列常规式起动机为例说明)如图6-34所示。解体步骤如下:

①从电磁开关处断开引线。

②拧出将电磁开关固定在驱动机构外壳上的两个螺母,将电磁开关取下。

③拧出后轴承盖的两个螺钉,将轴承盖取下。

978-7-111-45804-3-Part01-250.jpg

图6-34 起动机分解图

④用一字旋具将锁止板撬开,取出弹簧和胶圈。

⑤拧出两个贯穿螺栓,将换向器框架拆下。

⑥用铁丝钩将4个电刷取出,同时电刷架也拆下。

⑦将励磁线圈架和电枢等一并取下。

⑧用一字旋具轻轻敲人前端止动圈套,撬出弹簧卡环,从电枢轴上拆下止动圈套和单向离合器。解体后,清洗擦拭各零件。金属零件用煤油汽油,绝缘零件用浸了汽油的布擦拭。

2.起动机各主要零件的检修

(1)转子总成的检修

1)电枢轴。用游标卡尺检测轴颈外径与衬套内径,配合间隙应为0.035~0.077mm,极限值不超过0.15mm,间隙过大应更换衬套并重新铰配。电枢轴弯曲可用百分表检测,其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10~0.15mm,否则应予以校正。

2)换向器。检查换向器表面有无烧蚀和失圆。轻微烧蚀用00号砂纸打磨,严重时应车削,换向器与电枢轴的同轴度不大于0.03mm,否则在车床上修整。换向器直径不小于标准值1.10mm,换向片高出云母片0.40~0.80mm。

3)电枢。

①电枢线圈搭铁的检查。用万用表检查时,其表笔分别搭在换向器和铁心(或电枢轴)上,阻值应为无穷大,若阻值为零,则为搭铁,如图6-35所示。

②电枢线圈短路的检查。把电枢放在万能试验台检验器上,接通电源,将锯片放在检验器上并转动电枢。锯片不振动表明电枢线圈无短路,否则为电枢线圈短路,应予以修理或更换,如图6-36所示。

③电枢线圈断路的检查。检视电枢线圈的导线是否甩出或脱焊。用万用表两表笔分别依次与相邻换向器接触,其读数应一致,否则说明电枢线圈断路。

978-7-111-45804-3-Part01-251.jpg

图6-35 电枢线圈搭铁的检查

978-7-111-45804-3-Part01-252.jpg

图6-36 电枢线圈短路的检查

(2)定子绕组的检验

①励磁线圈搭铁的检验。用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励磁线圈接线柱和外壳,若阻值为无穷大,则正常;若阻值为零,则为搭铁故障,如图6-37所示。

②用12V蓄电池检查定子绕组短、断路。蓄电池正极接起动机接线柱,负极接正电刷,将旋具放在每个磁极上迅速检查磁极对旋具的吸力,吸力应相同。磁极吸力弱的为匝间短路,各磁极均无吸力为断路。将万用表置于导通档,测接线柱与正电刷的导通情况。如不导通,也为断路,如图6-38所示。

(3)电刷总成的检修

①电刷高度的检查。电刷磨损后的高度不应小于电刷原高度的一半,一般不小于10mm,电刷在架内活动自如,无卡滞,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不低于80%。

②电刷架的检查。用万用表的导通档位测两绝缘电刷架与电刷架座盖,阻值应为无穷大,否则说明绝缘体损坏;相同方法测两搭铁电刷架与电刷架座盖,阻值应为零,否则说明电刷架松动搭铁不良。

③电刷弹簧的检查。用弹簧秤检查弹簧的弹力,应为11.8~14.7N,过弱应更换。(www.xing528.com)

978-7-111-45804-3-Part01-253.jpg

图6-37 励磁线圈搭铁的检查

978-7-111-45804-3-Part01-254.jpg

图6-38 励磁线圈短、断路的检查

(4)单向离合器的检查

按顺时针转动驱动齿轮,应自由转动;逆时针转动时应该被锁住。

(5)电磁开关的检查(用万用表的低电阻档位测量)

将两表笔分别接于励磁线圈接线柱和电磁开关外壳,若有电阻,说明保持线圈良好;若电阻为零,则为短路;若电阻无穷大,则为断路,如图6-39所示。

①两表笔分别接于励磁线圈接线柱和起动机接线柱,如图6-40所示。若有电阻,说明吸拉线圈良好;若电阻为零,则为短路;若电阻无穷大,则为断路。

978-7-111-45804-3-Part01-255.jpg

图6-39 保持线圈的检查

978-7-111-45804-3-Part01-256.jpg

图6-40 吸拉线圈的检查

②用手将接触盘铁心压住,让电磁开关上的电源接线柱与起动机接线柱连通,测量两接线柱间的电阻应为零,否则为接触不良。

3.起动机的装复

按分解的反顺序装复起动机各零件。装复后应转动灵活,电枢轴的轴向间隙应为0.05~1.00mm。

6.2.3.3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检查及制冷剂的充注

汽车空调制冷效果是能否达到要求,须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时,系统至少要运行15min左右,使其有充分时间让各部件有稳定的工作点。然后可通过以下4个方面来评定:

(1)从观察窗看制冷剂流量,以确定系统制冷剂是否正常

方法是:将风量开关开至最高档,温度控制旋钮置于最大冷却位置(COOL)注视观察窗有无气泡。有气泡,制冷剂不足。无气泡,正常。如没有观察窗就要通过检查系统的正常工作压力来判断。

(2)系统正常工作压力

制冷系统的正常压力:高压压力一般为1.37~1.57MPa。低压压力一般为0.15~0.25MPa(外界气温在30~35℃)。系统压力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高压力偏高,环境温度低压力偏低。

(3)车内与车外温差来评定

一般情况下,开启空调30min后,车内外温度相差7~8℃为合适。若温差较小,表示系统制冷量不够。

(4)用于感觉管路的温度来评定

制冷剂在系统循环过程中,压力、温度、形态是不断交替变化的,即高温、低温、高压、低压、液态、气体的变化,从高压区到低压区,温度的变化可大致判断系统工作的情况。

从压缩机出口至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为高压高温区,温度约50~70℃;从膨胀阀至蒸发器、压缩机入口为低压低温区约0~5℃。

1.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压力的检查

要了解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循环进行的情况,必须测量制冷系统工作时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力,空调系统压力是否异常一般可通过歧管压力表组件检测,其检测步骤如下:

①卸掉系统高、低压管路上的检修阀护帽。

②歧管压力表组件高、低压侧手动阀都关闭,蓝色的低压侧软管接低压检修阀,红色的高压侧软管接高压检修阀。

③起动发动机,调整发动机转速至1500~2000r/min,起动空调系统,将风机开关置于高速状态,温度控制开关置于最冷位置,按需要使发动机温度正常(约运行5min)后,进行检测。

④从歧管压力表组件读出高、低压侧的压力。制冷系统高压侧的压力一般为1.37~1.57MPa,低压端压力一般为0.15~0.25MPa,其压力会因车型和环境温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⑤检测完后,关闭发动机,卸掉歧管压力表组件,把检修阀的护帽旋回。

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放空

利用表阀等装置安全地将制冷剂由制冷系统排放到外部,称为放空。放空时需要持设一个容器以收集制冷剂和冷冻机油。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放空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装上歧管压力表,在中央的排放软管处罩上一块干净布,不要起动发动机。

②关闭歧管压力表的高低压手动阀,将高压软管连接到高压检测阀,低压软管连接到低压检测阀。

③慢慢打开高压手动阀(不要开得太快、太大,否则大量冷冻润滑油将随制冷剂统出)当高压表的压力降到345kPa再慢慢打开大低压表阀,注意开度不要太大。

④当压力表下降到0时,放空结束,此时应关闭高低压手动阀。

称量收集到的冷冻润滑油,如果油量不超过14.2g则不需补加。

3.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抽真空

抽真空的目的是排除制冷系统内残留的空气和水分,同时也可进一步检查系统的密闭性,为向系统内充注制冷剂做好准备。实际上抽真空并不能直接把水分抽出制冷系统,而是压力降低后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水汽化成水蒸气抽出系统外。

978-7-111-45804-3-Part01-257.jpg

图6-41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抽真空管路连接

抽真空管路连接如图6-41所示。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歧管压力表的两根高、低压软管分别接在高、低压侧气门阀上,将其中间软管与真空泵相连接。

②打开歧管压力表上的高、低压手动阀,起动真空泵,观察低压表(连程表)的指针,应该有真空显示。

③连续抽5min后,低压表应达到0.03MPa(真空度),高压表略低于零,如果高压表不能低于0刻度,表明系统内有堵塞,应停止,修复后,再抽真空。

④真空泵工作15min后,低压表指针应在0.01~0.02MPa之间。如果达不到此数值,这时应关闭高、低压手动阀,观察低压表的指针,如果指针上升,说明真空有损失,系统有漏点,应停止,修复后才能继续抽真空。

⑤系统压力接近于真空时,关闭高、低压手动阀,保压5~10min。如低压表指针不动,则打开高、低压手动阀开启真空泵,继续抽真空,抽真空的时间不得少于30min,如时间允许,可再长些。

⑥抽真空结束时,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再关闭真空阀,其目的防止空气进入制冷系统。这样,就可以向系统中加注冷冻机油或充注制冷剂。

4.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充注

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充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高压端充注,一种是从低压端充注。

(1)高压端充注法

高压端充注是从压缩机排气阀的旁通孔加注,充入的是液体。特点是安全、快速,适用于制冷系统的第一次加注,即经检漏、抽真空后的系统加注。

汽车空调制冷剂高压端充注的管路连接如图6-42所示,其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歧管压力表组与系统检修阀、制冷剂罐连接好。

②用制冷剂排除连接软管内的空气。具体方法是,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拆开高压端检修阀和软管的连接,然后打开高压手动阀,最后打开制冷剂罐上的阀门。当软管排出制冷剂气体后,迅速将软管与检修阀连接,并关闭高压手动阀。用同样的方法清除低压端连接软管内的空气,然后关闭好高、低压手动阀及制冷剂罐上的阀门。

③将制冷剂罐倾斜倒置于磅秤上,并记录起始质量。

④打开制冷剂罐上阀门,然后缓慢打开高压手动阀,制冷剂注入系统内,当磅秤指示到达规定质量时,迅速关闭制冷剂阀门。

⑤关闭高压手动阀,充注结束。

注意:高压端充注制冷剂时,严禁开启空调系统,也不可打开低压手动阀。

(2)低压端充注法

低压端加注是从压缩机吸气阀的旁通孔加注,充入的是气体。特点是速度慢,可在系统补充制冷剂的情况下使用。

汽车空调制冷剂低压端充注的管路连接如图6-43所示,其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978-7-111-45804-3-Part01-258.jpg

图6-42 汽车空调制冷剂高压端充注的管路连接

978-7-111-45804-3-Part01-259.jpg

图6-43 汽车空调制冷剂低压端充注的管路连接

①将歧管压力表组与系统检修阀、制冷剂罐连接好。

②用制冷剂排除连接软管内的空气。

③将制冷剂罐直立于磅秤上,并记录起始质量。

④打开制冷剂罐阀门,然后打开低压手动阀,向系统充注气态制冷剂。

⑤起动发动机并将其转速调整在1250~1500r/min,接通空调开关,把风机开关和温度控制开关开至最大。

⑥当制冷剂充至规定质量时,先关闭低压手动阀,然后关闭制冷剂罐阀门。

⑦关闭空调开关,停止发动机运转,迅速将高、低压软管从检修阀上拆下。

注意:低压端充注时,制冷剂罐为直立,高压手动阀处于关闭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