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行车调度规范

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行车调度规范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营期间行车调度员应充分使用各种调度指挥设备,组织指挥列车按照计划运行图安全、准点运行,尽量均衡在线列车的运行间隔。运营期间行车调度员的主要工作是列车运行监控、电力供应、环境控制、防灾救护及设备维修施工等的调度指挥,监视各站情况,与相关单位进行信息沟通、列车运行调整、末班车组织等。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一般具有列车运行调整的功能。

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行车调度规范

运营期间行车调度员应充分使用各种调度指挥设备,组织指挥列车按照计划运行图安全、准点运行,尽量均衡在线列车的运行间隔。运营期间行车调度员的主要工作是列车运行监控、电力供应、环境控制、防灾救护及设备维修施工等的调度指挥,监视各站情况,与相关单位进行信息沟通、列车运行调整、末班车组织等。

1.列车运行控制

通过行车调度模拟显示屏,掌握调度区域范围内信号系统设备(轨道电路信号机等)状况,列车占用线路情况,各次列车运行位置的动态显示。必要时,人工介入进行列车调整,如发现列车车次变化,可通过系统予以改正。

2.调度指挥

进行电力供应、环境控制、防灾救护及设备维修施工等的调度指挥工作。

3.监视各站情况

通过监视器监视各站的站厅、站台情况,发现异常可进行录像分析。

4.与相关单位进行信息沟通(www.xing528.com)

运用调度电话与车站值班员、车辆基地调度员、运转值班队长保持联系,发布调度命令,实现对列车运行的调度指挥。调度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确保进行安全、高效的调度指挥,提高各调度的沟通技巧、工作效果,确保调度指令能够迅速准确地下达和执行,必须使用标准用语。调度工作用语使用标准普通话;受令者必须复诵,严禁使用“明白”代替;说话者吐字要清晰,语速适中,发令完毕后,发令人应说“完毕”,再给出调度代码,也应使用调度标准用语。

5.列车运营调整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实际运行图与计划运行图存在偏差,需通过系统自动或调度人工介入进行调整。因此,列车运行调整一般分为系统自动调整和人工调整。

(1)系统(ATS 系统)自动调整。当列车运行偏离计划运行图时,系统可自动调整列车的区间运行时间。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一般具有列车运行调整的功能。由于列车运行一般很少采取无司机的方式,因此,信号系统只对列车区间运行的时间在系统能力范围内进行调整。列车自动运行调整可根据列车偏离计划运行图的程度大小自动决定所采用的调整策略。由于车辆性能、线路条件和停站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当这种误差较大时,往往不可能一次性调整到位。因此,系统需要采取弹性的调整策略,通过改变前后多趟列车的运行状态,逐步消除当前列车的运行偏差对系统总体的影响。

(2)人工调整。当列车运行的偏离误差较大时,可由调度人员人工介入,通过调整列车的进站时间和区间运行时间,来达到实现计划运行图的目的。列车运行晚点或早点,可采用在车站设置扣车命令或设置列车调停命令,使下一列车不停站通过等方式进行调整。在遇到线路中断、堵塞时,行车调度员通过采取小交路、单线双向等特殊组织措施来维持一定水平的运行组织。

6.末班车组织

根据列车运行图,组织末班车正点运行,结束客车服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禁止末班车早点开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