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新高考-选科与招录数据解读

湖北新高考-选科与招录数据解读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第一、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采用的“3+3”选科模式相比,“3+1+2”的选科模式会造成以下影响。在此情况下,“3+3”新高考省(市)的考生会被拉通排名,无法使用往年的文理科招录分数、位次数据作为参考。在这种情况下,物理类选科组合和历史类选科组合的考生也不能直接参照往年的文理科招录分数数据。

湖北新高考-选科与招录数据解读

自2014 年浙江、上海成为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市)起,中国新高考大幕逐渐拉开。

作为第一批试点省(市),浙江、上海依据省(市)情况、人数规模、教育特色等一系列因素,分别形成了以“专业(类)+院校”以及“院校专业组”两种不同的招录模式,为之后的新高考省(区、市)提供了大量的借鉴与指导。

下面,我们对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进行详细的对比,以帮助考生和家长清晰了解这两种新高考模式,具体见表2-1。

表2-1 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的对比

续表

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湖北省在志愿填报方面借鉴了上海市高考录取的“院校专业组”模式,但在选科设置和等级赋分方面,却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了“3+1+2”的选科模式和区间转换赋分方法。

与第一、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采用的“3+3”选科模式相比,“3+1+2”的选科模式会造成以下影响。(www.xing528.com)

第一,“3+1+2”中的“1”,要求考生必须从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自己的首选科目。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的高考录取将按照本省(市)考生“首选物理”和“首选历史”的不同,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同一名考生无法同时在物理和历史两个队列中排队录取。同时,因为使用同一套物理或历史试卷的考生之间成绩具有可比性,因此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的考试成绩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

第二,“3+1+2”的选科模式由于首选科目不同的原因,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必须满足在本省(市)招生的高校提出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

按湖北省教育厅的规定,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 门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在上述科目中自主选择3 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其中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 门为首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 门为再选科目。

第三,如某高校的某专业在物理、历史2 门中要求为“历史”,另外2 门科目未提要求,则表示考生在3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只要选考历史、其他2 门任选都可报考该专业。

第四,在等级赋分方面,湖北省的区间转换赋分方法不同于浙江省的直接赋分方案,也不同于上海市的分值设置,可以减轻同分段考生扎堆现象,使不同考生之间的分数具有很好的区分度。湖北省采用的赋分方法与计算示意,可参考本章第二小节

除了上述区别,为了更好地应对湖北省2021 年的新高考志愿填报,我们必须结合第一、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的首年新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来分析新高考形势下的填报策略。因为从老高考向新高考过渡的第一年,各省(区、市)都不会再执行以文理科分类划线、分类投档、分类录取的招录设置。在此情况下,“3+3”新高考省(市)的考生会被拉通排名,无法使用往年的文理科招录分数、位次数据作为参考。

“3+1+2”省(市)的考生虽然会以物理或历史首选科目的不同分开划线、分开投档,但因为每门首选科目下都有6 种不同的选考科目组合,老高考模式下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理科组合和“历史、地理、思想政治”文科组合被打散重排。而且虽然等级赋分在一定程度上使不同选考科目的考生成绩具有了可比性,但由于不同科目的学习难度和试卷难度差异,以及各科目选考人数的不同,都会影响到考生成绩的高低。在这种情况下,物理类选科组合和历史类选科组合的考生也不能直接参照往年的文理科招录分数数据。

受上述因素影响,我们就必须分析以浙江省和上海市为代表的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的选科与招录数据,对这两个省(市)2017 年首届新高考前后3年的招录数据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找出新老高考在录取数据层面发生的变化,为2021 年湖北省首届新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提供可靠的经验指引与策略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