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公元前135—前93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武帝时,为太史令,学识渊博。原拟撰写一部史书,未及撰述,就因病去世。司马迁幼时聪慧,10岁开始诵习古文。20岁时,周游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山东、河南的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了解了各地的一些风尚习俗和民间传说,接触过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物。后为郎中,奉使到今四川、云南等地,对当地少数民族等有所了解。继父任太史令后,又得博览史官所藏图书。他的学术根基深厚,经历丰富,这是后来他撰写《史记》的极有利的条件。
司马迁著《史记》
《史记》的撰述,开始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约用了近10年的时间撰成。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2000年间的正史编纂创立规范。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6500个字。(www.xing528.com)
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官,原来写作目的是为了宣扬“明圣盛德”,“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先人所言”,以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服务。可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腐刑(宫刑),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思想上起了某些变化。他说:“诟莫大于宫刑”。他当时极度悲愤,曾想到死;可是为了完成《史记》一书的写作,还是需要活下来。他以孙子膑脚、屈原放逐等古人古事来自勉,借撰述以抒发郁结,申述己志。他对西汉统治者极不满,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他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则给予同情。他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因而为陈胜、吴广作“世家”,同五霸、七雄等诸侯并列,评价很高。除此以外,还为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
汉代以前,出现过多种体裁的历史著作,但就记事的久远,内容的广泛,史事的翔实、材料的系统、组织的完善来看,都不如《史记》。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史记》堪称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由它开创的史书纪传体影响深远,后来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一体裁,《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司马迁的寓论于叙事之中的笔法,描写了许多历史人物,形象真切动人,洋溢着丰富的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史记》问世以后,两千年来,对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历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几乎没有一个不从《史记》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专门研究《史记》的学者,在世界各国也不断出现研究《史记》的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