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迁与《史记》: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与《史记》:史家之绝唱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征和二年,朝中发生巫蛊之祸。景帝七年四月,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征和元年,他擅自动用北军钱一千九百万。征和二年,此事被发觉,公孙敬声被捕下狱。卫太子共有三男一女。元狩六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元封五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征和二年春,卫皇后之妹夫丞相公孙贺,外甥太仆公孙敬声,因犯罪,被诛杀。征和二年夏,汉武帝到甘泉宫避暑。征和二年十一月,任安被杀前,写信给司马迁,请他帮自己求情。

司马迁与《史记》:史家之绝唱

征和二年(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是武帝征和二年发生的一系列宫廷政治事件。巫蛊是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对方,被诅咒者就会有灾难。汉武帝后期,朝廷和宫廷贵族中,发生一系列的巫蛊之事。

首先是丞相公孙贺案。公孙贺,北地义渠人,是景帝时平曲侯公孙浑邪之太子。景帝七年(前150年)四月,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公孙贺,因多次从军有功,而且为平曲侯太子,被选为皇家太子舍人。舍人就是太子的家人,为太子家服务。汉景帝死于后元三年(前141年)春正月甲子,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汉武帝提拔太子舍人公孙贺为九卿之一太仆,掌管天子车马,秩禄中二千石。陈皇后被废后,汉武帝独宠幸卫皇后,提拔卫皇后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卫少儿与霍中孺所生)。公孙贺夫人是卫君孺,卫君孺是卫皇后亲姐,很有尊宠,生子公孙敬声。太初二年(前103年)汉武帝用公孙贺为丞相,用其子公孙敬声为太仆,父子并为公卿,位尊权重

因为公孙敬声的母亲,是卫皇后的亲姐卫君孺,所以,公孙敬声,与卫皇后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关系亲近。又因为他为丞相之子,太仆,地位显赫。征和元年(前92年),他擅自动用北军钱一千九百万。征和二年(前91年),此事被发觉,公孙敬声被捕下狱。为救子出狱,公孙贺设法抓捕京师大侠阳陵人朱安世,来换取儿子出狱。朱安世心有不甘,狱中上书,揭发公孙敬声与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通奸,又作巫蛊,诅咒汉武帝。征和二年春正月,公孙贺、公孙敬声父子,都被诛死。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都被诛杀。武帝派宠臣江充调查巫蛊案。江充用酷刑,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胡乱指认他人犯罪,因此,数万人受牵连而死。

其次,江充陷害卫太子巫蛊事件。汉武帝和卫皇后,共生有一子三女,即卫太子(又称戾太子)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夫人生子据,这一年汉武帝二十九岁,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学习公羊派《春秋》和谷梁派《春秋》。成人后,汉武帝给他开设博望苑,让他跟宾客交往。元鼎四年(前113年)卫太子娶史良娣,生下一子,名进,号史皇孙。卫太子共有三男一女。

卫皇后受宠,不仅因为其年轻、貌美,能歌善舞,处事小心谨慎,而且还因为汉武帝提拔的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在打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功劳,先后被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元狩六年(前117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征和二年(前91年)春,卫皇后之妹夫丞相公孙贺,外甥太仆公孙敬声,因犯罪,被诛杀。闰月,卫皇后的弟弟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卫皇后两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同时被诛杀。卫皇后又因年老色衰,很少见到皇帝。卫氏家族势力,大受打击。

征和二年夏(前91年),汉武帝到甘泉宫避暑。甘泉宫在陕西淳化县西北25公里甘泉山上,山上有甘泉。[12]甘泉宫是汉武帝避暑胜地,同时也在甘泉宫举行许多重大政治活动。

江充,赵国邯郸人。汉景帝的儿子赵王彭祖,有太子,名丹,即赵太子丹。江充与赵太子丹有矛盾。太始三年(前94年)江充逃到长安,因告密赵太子丹,受到汉武帝的信任,用江充当直指绣衣使者,监察京师地区治安,监督贵族违制奢靡,又为水衡都尉,为天子掌握山海之财产。

江充和长安城的贵族,比如,馆陶公主(窦太主)、卫太子据等,都有矛盾。他担心,如果汉武帝驾崩,太子登基,会诛杀自己。于是,江充抓住汉武帝有病怕死的心态,用巫蛊事,打击卫皇后和卫太子。《汉书·江充传》载:“上(汉武帝)幸甘泉,疾病,充见上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江)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派胡巫,在卫太子宫中,掘地求木偶人。胡巫先制作桐木偶人,埋到某处,作上记号。江充带人来挖掘,挖掘到桐木偶人,就抓人。同时,拘捕夜间祠祝和视鬼之人,污蔑其人进行巫蛊之事,然后逮捕审讯,烧铁钳灼,强迫他们服罪。居民转相诬告,官吏就弹劾这些人大逆不道,犯法而死者前后数万人。

这年夏天,汉武帝在甘泉宫避暑,卫皇后和卫太子都在长安城里。“上春秋高,疑左右皆为蛊祝诅,有与亡,莫敢讼其怨者。(江)充既知上意,因言宫中有蛊气,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遂掘蛊于太子宫,得桐木人。”江充趁机陷害太子,先搜查未央宫后宫中失宠的夫人们的宫殿,然后再搜查卫皇后的椒房殿(在未央宫),最终搜查挖掘卫太子东宫,从太子宫中发掘出桐木人,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御史章赣等,都受汉武帝指派,帮助江充。太子恐惧。

征和二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诛杀江充,烧杀胡巫,并攻进丞相府。丞相刘屈氂仓皇逃走,丢掉印绶。丞相府长史,向汉武帝报告。武帝下诏命刘屈氂平叛。太子所征集的兵卒,与丞相所率之兵,在长乐宫西阙大战五日,死者多达数万人,血流入沟中。太子兵败,从长安城东南门出逃。卫皇后自杀。卫太子刘据,从覆盎门出逃,逃到湖县泉鸠里(今河南灵宝阳平),后来被包围,太子自杀,随太子的皇孙二人遇害。

《汉书·车千秋传》说:“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壶关三老茂、高帝卫寝之郎田千秋等人上书,为太子鸣冤。武帝清醒后,杀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在湖县太子被害处建“归来望思之台”。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中,汉武帝在甘泉宫,司马迁在汉武帝身边。七月份,太子发兵与丞相刘屈氂(máo)大战长安城中,任安先受太子节旗,可按兵观望。汉武帝震怒,说,任安首鼠两端,有贰心,怀诈,有不忠之心,把任安交给廷尉审判。征和二年十一月(前91年),任安被杀前,写信给司马迁,请他帮自己求情。

司马迁从甘泉宫回来,回复任安。可能,任安抱怨司马迁在皇帝身边,有条件为任安向汉武帝求情,却置之不理。这激起司马迁无限的悲痛和愤慨。八年来郁积心底的无限痛苦与悲愤,像决口的洪水,奔涌而出。他于是作《报任安书》,表达他受宫刑以来,苟且偷生,忍辱负重,就是要继续完成父亲遗命。当他深陷困境,周围同事、朋友,没有任何人为他求情宽慰,也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慨,这封信,是要交给身处牢狱的任安手中,中间必定经过狱吏之手,这封信是否能到达任安之手?大受怀疑。任安,可能根本就没看到这封信,而是到了汉武帝手中。

第三,征和三年六月,发生丞相刘屈氂巫蛊案。

征和二年春(前91年)丞相公孙贺已被处死。汉武帝下诏,用中山靖王刘胜之子涿郡太守刘屈氂为左丞相,封为澎侯(东海县)。同时虚位以待右丞相。

左丞相刘屈氂,与贰师将军李广利,为儿女亲家。李广利之女,是丞相刘屈氂家的儿媳妇。

征和三年(前90年)春正月,匈奴入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以西,达拉特旗以北)、酒泉郡,杀两都尉。三月,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七万人出五原郡,出兵进击匈奴。丞相刘屈氂,在长安城北的渭桥,设祖道礼仪,[13]给李广利送行。李广利有大事嘱托丞相。

原来,中山(中山国,卢奴,即今河北定县)有一李姓人家,夫妻二人育有李延年、李广利、李夫人,还有几位女儿。夫妻及二子一女,都是汉朝乐府的歌伎。《汉书·佞幸传》载,李延年通晓音律,善歌舞,“为新变声”,即创新音乐,汉武帝很喜欢他。他“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李延年、李广利的妹妹,因为妙丽善舞,受到汉武帝的宠幸,被立为夫人,称李夫人。李夫人生有一子,名刘髆,天汉四年(前97年)四月封为昌邑王。昌邑王国,在今山东菏泽巨野县。昌邑王刘髆,是李广利的外甥。

当时,卫太子已死,汉武帝未有太子。在这次送行宴席上,李广利对刘屈氂说:“希望丞相早日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如此,丞相还有何忧虑?”刘屈氂点头答应。

此时,朝廷还在非常严厉地追查巫蛊案件的罪人。丞相刘屈氂亲自发掘兰台巫蛊。兰台,位于御史大夫府中,掌图籍秘书

汉武帝晚年,丞相大臣常常受责备。内者令郭穰向朝廷告发丞相,说,丞相夫人常常让巫人祠社,祝诅汉武帝,又与李广利共同祷祠,想立昌邑王为帝。有关部门派人查办案件。果然如此,此实为大逆不道之罪。六月,汉武帝诏令,载刘屈氂于厨车,腰斩长安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同时逮捕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妻子。贰师将军李广利,身在前线,听闻事变,于是投降匈奴。汉武帝又诛李广利全族。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宫廷政治斗争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江充利用了汉武帝晚年多病多疑,“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打击卫太子。后来汉武帝有悔悟,《汉书·车千秋传》载,汉武帝说:“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入匈奴,有司无所发。今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甚愧之。”汉武帝已经知道,所谓巫蛊,根本是子虚乌有,有司去挖掘,无所得。丞相亲自到未央宫兰台挖掘,也无所得。

征和三年(前90年),司马迁把巫蛊之祸中,受牵连而死去的一些人事,补充进《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军表》阳河侯栏:“征和三年十月,仁与母坐祝诅,大逆无道,国除”。

《惠景间侯者年表》亚谷侯栏:“征和二年七月辛巳,侯贺坐太子事,国除”。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龙頟侯栏记:“征和二年子长代,有罪,绝。子曾复封为龙頟侯。”(www.xing528.com)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记载:征和二年“七月壬午,太子发兵,杀游击将军(韩)说、使者江充。” 征和三年,“春,贰师将军李广利出朔方,以兵降胡。”

《曹相国世家》记平阳侯曹襄和卫长公主子曹宗,“征和二年,宗坐太子死,国除”。

《田叔列传》记载征和二年司直(丞相下属官员,负责监察)田仁,负责闭守城门,田仁却放太子出城门。田仁因此被投入监狱。长陵令车千秋告发田仁,田仁被灭族。

《匈奴列传》:“贰师(将军)闻其家以巫蛊族灭,因并众降匈奴。”天汉二年(前99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汉武帝认为这是咒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下蚕室,受宫刑处罚。征和三年(前90年)贰师将军因汉武帝逮捕其妻子,投降匈奴。所以,《匈奴列传》末尾所记,是《史记》记录的最后一件历史事实,也是交待这件事的下落。

《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丞相公孙贺,因儿子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作巫蛊之事,被族灭,无后;将军公孙敖,因妻为巫蛊,被族灭;按道侯韩说为光禄勋,掘蛊太子宫,太子杀之;将军赵破奴,元封二年击楼兰王,太初二年率二万骑攻打匈奴左贤王,后因巫蛊被族灭;自卫氏兴起,大将军卫青首封,其后枝属为五侯,凡二十四岁而五侯尽夺,卫氏无为侯者”。

以上记录都太简略,还有事实错误,如曹宗后来确定的罪名是与中人(即宦官)勾结,擅入宫掖门,交钱后改为城旦(秦汉时一种刑罚名)。司马迁的记录匆匆忙忙,或者,他没有等到曹宗的最后下落,就匆匆绝笔于此。

这些记载表明,征和三年(前90年)司马迁还在世。此后,司马迁没有任何消息。由此推测,司马迁最大可能死于征和三年(前90年)。

征和四年(前89年)二月丁酉,陨石于雍二,声闻四百里。秋八月辛酉,晦,日有蚀之。后元元年(前88年)秋七月,地震,往往涌泉出。以上这些事实,司马迁都没有记载。

后元二年(前85年)汉武帝派人把长安诸官府的囚犯,无论轻重,皆杀之。巫蛊之祸牵连致死的人,成千上万。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说,“民间转相诬以巫蛊,吏辄劾以为大逆无道;自京师、三辅,连及郡国,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

司马迁是受任安案牵连,因《报任安书》中有怨恨言辞而第二次下狱被杀?还是因为汉武帝“诛罚尤多”而被杀?或者他觉得《史记》已经完成,可以“偿前辱之责”而死无遗憾,于是便愤而自杀了呢?不得而知。

褚少孙,宣帝时为博士(官名),元帝、成帝年间做官,续写《史记》,没有提及司马迁后来下落。班彪距司马迁之死,不过几十年,《汉书·司马迁传》只字不提司马迁卒年。因此,司马迁之死,遂成为千古谜题。后人做了很多考证,其中死于征和四年之说,比较可靠。

【注释】

[1]秦朝及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前,都以十月为岁首,到次年九月为一年;太初元年才改为以正月为岁首。

[2]在以十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中,春天相当于公历第二年。

[3]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在此举行朝会、祭祀、庆赏大典。

[4]八神:先秦到秦汉,齐地盛行祭祀主宰宇宙的八位神。《史记·封禅书》说,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位临菑南郊山下天齐渊)。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东平陆监乡)。四曰阴主,祠三山(今参山,位于今山东莱州北)。五曰阳主,祠之罘(今山东烟台芝罘山)。六曰月主,祠之莱山(今山东烟台龙口南)。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今山东威海荣成)。八曰四时主,祠琅邪(山东胶南琅琊镇,今改为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

[5]茂陵,汉武帝陵墓,在长安西北八十里。汉武帝建元二年于槐里县茂乡建茂陵。

[6]司马迁出生年份,有汉景帝中文五年(前145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35年)等说法。此从后说。

[7]汉朝时,金指黄铜,黄金才是金,一斤金(黄铜)值万钱。

[8]大宛(yuān)国,今中亚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三国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有七十余城。贰师城即今吉尔吉斯的奥什。出产葡萄,多善马。

[9]汗血马:马流汗似血,因此得名,又名阿哈尔金马

[10]以汉武帝思路来看,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已经让贵戚子弟纳钱入北军。当时国家正因内外多事缺钱,他是否有意让司马迁纳钱赎罪,而司马迁又因家贫无钱可赎罪,所以只能被判宫刑,不得而知。

[11]司马迁还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与历史事实不符,故本文不取。

[12]甘泉宫,距离西安未央宫遗址公园约83公里。

[13]祖道,古代设宴饮送行的礼仪。祖者,送行之祭,设宴饮,为出行者祭祀路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