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陵墓雕刻的变迁及保存情况

中国陵墓雕刻的变迁及保存情况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代南唐二陵及前蜀王建墓的地面雕刻已荡然无存,但墓中石雕尚保存完好。位于河南巩义的北宋陵墓前的石雕基本上完整地保存至今。南唐二陵即南唐先祖李异的钦陵和中主李璟的顺陵,地面建筑已无痕迹,墓室为砖石结构,出土有不少男女陶俑和各种陶制神异形象。宋陵雕刻的题材一部分因袭唐陵,一部分则为该时代的新创,或在唐陵雕刻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汉唐陵墓雕刻的那种深沉雄大、英伟豪迈的气概,在宋陵的雕刻中淡薄得多。

中国陵墓雕刻的变迁及保存情况

宋代沿袭唐代的制度,在帝王、后妃陵墓上列置大型石雕群。五代南唐二陵及前蜀王建墓的地面雕刻已荡然无存,但墓中石雕尚保存完好。位于河南巩义的北宋陵墓前的石雕基本上完整地保存至今。

南唐二陵即南唐先祖李异的钦陵和中主李璟的顺陵,地面建筑已无痕迹,墓室为砖石结构,出土有不少男女陶俑和各种陶制神异形象。李昇墓石门上横刻有双龙戏珠图像,两侧门上有披甲持剑的守门武士浮雕,雕像上原有涂金彩绘,似应为门神之类。石棺座侧面雕有龙纹和各种花纹,地面上还象征性地凿刻出地理河川之象。

王建墓位于成都市,墓室建于地面上,有前、中、后三室,其上堆以封土,现在陵前已无石雕痕迹。墓内的石刻比较丰富,中室有放置棺椁的须弥座式的石棺床;后室床上有王建石雕像,巍然端坐,戴折上巾,着袍服,浓眉深目,高额大耳,特征鲜明,与史书所载王建的相貌相符。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肖像雕塑甚少,皇帝雕像仅此一件,在艺术史上弥足珍贵。

宋陵雕刻的题材一部分因袭唐陵,一部分则为该时代的新创,或在唐陵雕刻的基础上加以变化。鞍马、文官、武将、狮、虎、羊等是唐陵所固有的,立狮在唐代偶尔一见,在宋代却是各陵正门外必有的设置;虎、羊形象在唐代一般只用于贵族、勋臣坟墓,而在宋代则普遍出现于帝陵;宋代不用翼马,而代之以象和角端;唐代的高浮雕鸵鸟至宋代变为有马首鸟身凤尾浮雕的瑞禽石屏;唐代只有昭陵乾陵才有的番臣像,至宋代变为固定的六身纳贡番使像;传胪、内侍像为宋陵所皆有。(www.xing528.com)

宋陵雕刻布局紧凑,整体性强,没有空荡、松散的感觉;但部分作品或作品的一些部分,缺乏露天陈设的大型圆雕所应有的外轮廓的雄壮有力和单纯、劲健、坚实厚重的效果,某些地方甚至显得繁杂和琐碎。汉唐陵墓雕刻的那种深沉雄大、英伟豪迈的气概,在宋陵的雕刻中淡薄得多。象和狮子的形象在颈项、身躯上都刻着绑扎的绳索和套缚的革带,甚至系以锁链,严重地损害了这些动物形象的天然野性的力和美。这大约也是受审美情趣的影响。

宋代各帝陵雕刻的品种、数目、规格虽然基本相同,但艺术水平并不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座陵墓的雕刻,也互有差异。东陵(永裕陵)的狮子比较雄伟有力,西陵(永泰陵)的象显得浑厚、坚重而富有生气,滹陀陵(永熙陵)前的石羊则挺拔俊健,眼眉鼓突,显得格外有神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