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风空调设计问题: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过低解析

通风空调设计问题: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过低解析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3.1.5 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的允许温差,不得超过表3.1.5的规定。表6.1.4 洁净室的温、湿度范围《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3.1.6 在特殊高温作业区附近设置的操作人员休息室,其室内温度宜采用26~30℃。此外人员多穿工作装,吹风感小,因此最大允许风速相比舒适性空调略高。

通风空调设计问题: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过低解析

【规范规定】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3.0.3 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温度、相对湿度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及健康要求确定。人员活动区的风速,供热工况时,不宜大于0.3m/s;供冷工况时,宜采用0.2~0.5m/s。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3.1.5 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的允许温差,不得超过表3.1.5的规定。

3.1.5 夏季工作地点温度 (单位:℃)

978-7-111-48231-4-Chapter01-5.jpg

3.1.6 在特殊高温作业区附近,应设置工人休息室。夏季休息室的温度,宜采用26~3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6.2.1.12 工艺上以湿度为主要要求的空气调节车间,除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已有规定者外,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空气温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上限值)

978-7-111-48231-4-Chapter01-6.jpg

6.2.1.13 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应远离热源,采取通风、降温、隔热等措施,使温度≤30℃;设有空气调节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4~28℃。对于可以脱离高温作业点的,可设观察(休息)室。

6.2.1.14 特殊高温作业,如高温车间桥式起重机驾驶室、车间内的监控室、操作室、炼焦车间拦焦车驾驶室等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应<700W/m2,室内气温不应>28℃。6.2.2.2冬季寒冷环境工作地点采暖温度应符合表3要求。

3冬季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干球温度

978-7-111-48231-4-Chapter01-7.jpg

注:1.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其中Ⅰ级代表轻劳动,Ⅱ级代表中等劳动,Ⅲ级代表重劳动,Ⅳ级代表极重劳动。

2.当作业地点劳动者人均占用较大面积(50~100m2)、劳动强度Ⅰ级时,其冬季工作地点采暖温度可低至10℃,Ⅱ级时可低至7℃,Ⅲ级时可低至5℃。

3.当室内散热量<23W/m3时,风速不宜>0.3m/s;当室内散热量≥23W/m3时,风速不宜>0.5m/s。

6.2.2.3 采暖地区的生产辅助用室冬季室温宜符合表4中的规定。(www.xing528.com)

4 生产辅助用室的冬季温度

978-7-111-48231-4-Chapter01-8.jpg

注:工业企业辅助建筑,风速不宜>0.3m/s。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

6.1.4 洁净室的温、湿度范围应符合表6.1.4的规定。

6.1.4 洁净室的温、湿度范围

978-7-111-48231-4-Chapter01-9.jpg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HG/T 20698—2009)

3.1.6 在特殊高温作业区附近设置的操作人员休息室,其室内温度宜采用26~30℃。

3.1.7 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时,生产厂房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应按表3.1.7采用。

3.1.7 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

978-7-111-48231-4-Chapter01-10.jpg

【解析】

(1)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对于设置工艺性空调的民用建筑,其室内参数应根据工艺要求,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确定。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以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另外,如设计室温过低(如20℃),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大会导致工作人员感到不舒适,室内设计温度提高一些,对改善室内工作人员的卫生条件也是有好处的。

不同于舒适空调,工艺性空调以满足工艺要求为主,舒适性为辅。其次工艺性空调负荷一般也较大,房间换气次数也高,人员活动区风速大。此外人员多穿工作装,吹风感小,因此最大允许风速相比舒适性空调略高。

(2)休息室的室温标准

炎热季节,根据生产工艺特性,适当调整高温作业工作人员的劳动休息制度,缩短持续劳动的时间,是恢复人员体力和调整生理机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对高温环境下从事间断性的中、重体力劳动者来说,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十分必要。

从调整人体生理机能的要求出发,在参照关于舒适性空气调节夏季室内温度标准规定的前提下,避免高温作业区与休息室的温差过大所引起的骤冷骤热,规定休息室的室温标准为26~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