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代前期城池建筑及意义

商代前期城池建筑及意义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说早在夏代立国之前,就已经发明了城池的建筑[454]。显然,这很可能是商代前期的宫殿所在。可见郑州商城不是一般的都邑,而是商代早、中期商王朝的都城。郑州商城是二里岗期下层时修筑的,盘龙城则建于二里岗期上层。古城的城垣是和宫殿建筑群同时营建的。盘龙城的二里岗期商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商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统一性,比如城墙与宫殿的建筑技术几乎完全相同。

商代前期城池建筑及意义

传说早在夏代立国之前,就已经发明了城池的建筑[454]。在1976年田野考古发掘的相当于夏代的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据说找到了一座早期城堡。不过后来有的研究者说此不是城墙,而是河堤。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城墙建筑,是郑州的商城和湖北盘龙城的商城。城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955年秋在郑州白家庄一带的商代二里岗期文化层下面,发现有叠压的坚硬的夯土层,最初疑为商代墓内填土,后来又认为可能是一般夯土构筑的河堤。1956年春又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钻探,才初步判断它是一座商代城址。从1956年到1973年对商代城墙进行了发掘。在探沟中发现二里岗期下层文化层压着城墙夯土层,在这些文化层中包含有大量的二里岗期下层的陶片和一些石器、骨器、蚌器、卜骨等遗物。还发现有的地方是商代二里岗期上层文化层叠压在二里岗期下层文化层之上,或直接压着城墙夯土层。文化层内包含有大量的以二里岗期上层为主的陶片,以及石器、骨器、蚌器、卜骨等遗物。这种地层关系证明城墙筑成后,从二里岗期下层一直到二里岗期上层时,都有人居住在城内。从层位上观察,这座商城夯土墙晚于洛达庙期,更晚于龙山文化,其上限不会早于商代二里岗期下层,下限也不会晚于商代二里岗期下层。根据城墙探沟内出土的木炭,进行碳14测定,其年代有两个数据:第一,距今3235±90年(公元前1285±9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3570±135年(公元前1620年);第二,距今3215±90年(公元前1265±9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3545±135年(公元前1595年)[455]。这种测定年代的方法虽然局限性很大,但是可以给一个大致的年代,郑州商城是属于商代前期。

郑州这座商城,据钻探考查,初步获知夯土城垣周长6960米(将近7公里),在四周城墙上还发现可能是城门的11个缺口。从城遗址规模上看,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早商时代,能有这样宏大的建筑,不能不说是我国历史上的奇迹。

在商城的探沟中还发现有二里岗期下层和上层的残破房基多座。其中属于二里岗期上层的房基有八座,房基周围多残留有墙壁,部分房门开于南墙。这些房基都是在商代城墙筑成后,居住在城内的人们遗留下来的。

在城内东北部一带,约6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几处大面积的夯土台基和大型房基,最长的有60余米。有的台基周围还发现不少玉簪、铜簪和玉器等。显然,这很可能是商代前期的宫殿所在。可见郑州商城不是一般的都邑,而是商代早、中期商王朝的都城。有人曾推测可能是商王仲丁所迁的隞都[456]。城外周围分布有密集的商代遗址,城东南角之外的郊区就是著名的二里岗遗址。这里的房基较小,还有一些窖穴和墓葬[457]

城外还发现一批手工业作坊遗址,如铸铜作坊、人骨和兽骨作坊遗址、烧陶作坊遗址等等。从其布局看,已经有了明显的行业分工。有这样的城市,正说明商代早、中期的政治、经济已相当繁荣,开始逐渐步入文明时代。(www.xing528.com)

稍后于郑州商城的,是1963年在湖北黄陂境内发现的盘龙城遗址。1974年的发掘确定了盘龙城古城为商代二里岗期的又一座古老的城址,并发掘出又一座保存很好的商代大型宫殿基址。

这座古城位于今盘龙湖滨的一个小山丘上,三面环水,东北高而西南低。东北隅高地上有密集的大型宫殿建筑群。盘龙城的规模不大,看来是一个属于宫城性质的古城。郑州商城是二里岗期下层时修筑的,盘龙城则建于二里岗期上层。所以,这是我们已知的我国第二座最早的古城。

这座古城的建筑同郑州商城几乎一样,是用层层水平的夯土筑出城垣的主体部分,其内侧筑出层层斜行夯土,而在两种夯土的交接处,则有垂直的木板朽痕。这样筑起的城墙,自然是主体高耸而内侧为斜坡。古城的城垣是和宫殿建筑群同时营建的。这种营造的顺序关系,既说明了古城是中途才形成的,又可以说明它是属保卫宫殿的宫城性质[458]

盘龙城的二里岗期商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商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统一性,比如城墙与宫殿的建筑技术几乎完全相同。另外,埋葬的风俗、青铜工艺、制玉技术等等,也极相似。这种现象,如果没有民族文化的同一渊源或政治、经济的密切联系,恐怕是难以形成的。盘龙城这座商城和宫殿是商王朝统治贵族的居地,还是统属于商王朝的方国,现在还不清楚。我们颇倾向于后者。总之,盘龙城商城文化的发现,说明了早在三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的早商文化已经达到长江之滨,这就大大地扩大了我们对商文化领域的眼界。

城池的建筑是为了防备别人对自己财产的侵夺,所以,城市、宫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标志着当时已经有区域经济中心,政治和军事的中心,城乡对立已经逐渐形成,氏族制度已到崩溃的边缘,阶级对立也大大增加,恩格斯说:“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已经成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这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危险增加和防卫需要增加的标志。”[459]商代前期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