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基础工程:了解地形类型的新手必读知识

园林基础工程:了解地形类型的新手必读知识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地形中属陡坡与平地或水体间的过渡类型。急坡地是土壤自然安息角的极值范围。丘陵在地形施工中可视作土山的余脉、主山的配景、平地的外缘。理水是地形设计的主要内容,水体设计应选择低或靠近水源的地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园林基础工程:了解地形类型的新手必读知识

1.平地

由于排水的需要,园林中完全水平的平地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园林中的平地是具有一定坡度的、相对平整的地面。为避免水土流失和提高景观效果,单一坡度的地面不宜延续过长,应有小的起伏或施工成多个坡面。平地坡度的大小,可根据植被和铺装情况以及排水要求而定。

(1)种植平地。如游人散步草坪的坡度可大些,介于1%~3%较理想,以求快速排水,便于安排各项活动和设施。

(2)铺装平地。广场铺地的坡度可小些,宜在0.3%~1.0%,但排水坡面应尽可能多向,以加快地表排水速度,如广场、建筑物周围、平台等。

2.坡地

坡地一般与山地、丘陵或水体并存。其坡向和坡度大小视土壤、植被、铺装、工程设施、使用性质以及其他地形地物因素而定。坡地的高程变化和明显的方向性(朝向)使其在造园用地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施工灵活性。当坡地、坡角超过土壤的自然安息角时,为保持土体稳定,应当采取护坡措施,如砌挡土墙、种植地被植物和堆叠自然山石等。

(1)缓坡地。在地形中属陡坡与平地或水体间的过渡类型。道路、建筑布置均不受地形约束,可作为活动场地和种植用地,如作为篮球场(坡度i取3%~5%)、疏林草地(i取3%~6%)等。

(2)中坡地。在建筑区需设台阶,建筑群布置受限制,通车道路不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坡角过长时,可与台阶及平台交替转换,以增加舒适性和平立面变化。

(3)陡坡地。道路与等高线应斜交,建筑群布置受较大限制。陡坡多位于山地处,作活动场地比较困难,一般作为种植用地。25%~30%的坡度可种植草皮,25%~50%的坡度可种植树木

(4)急坡地。急坡地是土壤自然安息角的极值范围。急坡地多位于土石结合的山地,一般用作种植林坡。道路一般需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需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需做特殊处理。

(5)悬崖和陡坎。坡度大于100%,坡角在45°以上,已超出土壤的自然安息角。一般位于土石山或石山,种植需采取特殊措施(如挖鱼鳞坑修树池等)保持水土、涵养水分。道路及梯道布置均困难,工程措施投资大。(www.xing528.com)

3.山地

园林山地多为土山,直接影响到空间的组织、景物的安排、天际线的变化和土方工程量等,园林中的土山地按其在组景中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主景山、背景山、障景山和配景山。

(1)主景山。体量大,位置突出,山形变化丰富,构成园林主题,便于主景升高,多用于主景式园林,高10m以上。

(2)背景山。用于衬托前景,使前景更加明显,用于纪念性园林,高8~10m。

(3)障景山。阻挡视线,用于分隔和围合空间形成不同景区,增加空间层次,呈蜿蜒起伏丘陵状,高1.5m以上。

(4)配景山。用于点缀园景,登高远眺,增加山林之趣,一般园林中普遍运用,多为主山高度的1/3~2/3。

4.其他地形

(1)丘陵。丘陵的坡度一般在10%~25%,在土壤的自然安息角以内不需工程措施,高度也多在1~3m变化,在人的视平线高度上下浮动。丘陵在地形施工中可视作土山的余脉、主山的配景、平地的外缘。

(2)水体。理水是地形设计的主要内容,水体设计应选择低或靠近水源的地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山水结合,相映成趣。在自然山水园林中,应呈山环水抱之势,动静交呈,相得益彰。配合运用园桥、汀步、堤、岛等工程措施,使水体有聚散、开合、曲直、断续等变化。水体的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满足功能的需要并与市政工程相协调。汀步、无护栏的园桥附近2.00m范围内的水深不大于0.50m;护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要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等要求合理确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