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缆进场验收及敷设工序交接确认
(1)电缆进场验收。
1)查验合格证,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T 5023.1~5023.7—2008)标准生产的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
2)外观检查包装完好,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松卷。耐热阻燃的电缆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3)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准直径的1%。
4)对电缆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检测。
5)电缆的其他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示牌、油漆、酒精、汽油、硬酸酯、白布带、电缆头附件等均应符合要求。
(2)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的工序交接确认。
电缆在沟内、竖井内支架上敷设,需要等待电缆沟、电气竖井内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除,测量定位后,才能安装电缆支架。
电缆沟、电气竖井内支架及电缆导管安装结束后,进行电缆支架及导管与PE线或PEN线连接完成。经过检查确认,才能敷设电缆。
无论高压、低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最后阶段,一般都做交接试验,电缆在沟内,电气竖井内敷设前,应经绝缘测试合格后,才能进行敷设。电缆敷设后,交接试验合格,且对接线去向、相位和防火隔堵措施等检查确认,才能通电和投入运行。
2.电缆敷设的施工准备
缆敷设的施工准备见表4-23。
表4-23 缆敷设的施工准备
(续)
3.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的一般规定。
2)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使用的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导线,以电缆金属护套等作中性线等方式。在三相系统中,不得将三芯电缆中的一芯接地运行。三相系统中使用的单芯电缆,应组成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充油电缆及水底电缆可除外),并且每隔1m应用绑带扎牢。并联运行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应相等。
3)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附近可留有备用长度。直埋电缆尚应在全长上留出少量裕度,并做波浪形敷设。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按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则不应大于表4-24中所列数值。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4-25的规定。
表4-24 电缆支持点间的距离 (单位:mm)
①包括沿墙壁、构架、楼板等非支架固定。
表4-25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倍数)
4)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最高与最低点之间的最大位差不应超过表4-26的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适应于高位差的电缆,或在电缆中间设置塞止式接头。
5)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应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如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
6)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牵引强度不宜大于表4-27的数值。
表4-26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最大允许敷设位差
注:1.不滴流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无位差限制。
2.水底电缆线路的最低点是指最低水位的水平面。
表4-27 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
7)敷设电缆时,如电缆存放地点在敷设前21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低于表4-28的数值时,应采取电缆加温措施,否则不宜敷设。
表4-28 电缆最低允许敷设温度
8)电缆敷设时,不宜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方位标志或牢固的标桩。
9)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包括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10)对于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规定做好抗干扰措施。
11)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植埋在地下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电缆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地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
(2)充油电缆切断后的要求。
1)在任何情况下,充油电缆的任一段都应设有压力油箱,以保持油压。
2)连接油管路时,应排除管内空气,并采用喷油连接。
3)充油电缆的切断处必须高于邻近两侧的电缆,避免电缆内进气。
4)切断电缆时应防止金属屑及污物侵入电缆。
(3)电力电缆接线盒的布置要求。
1)并列敷设电缆,其接头盒的位置应相互错开。(www.xing528.com)
2)电缆明敷时的接头盒,须用托板(如石棉板等)托置,并用耐电弧隔板与其他电缆隔开,托板及隔板伸出接头两端的长度应不小于0.6m。
3)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以沥青,以防水分进入盒内因冻胀而损
坏电缆接头。
(4)标志牌的装设要求。
1)在下列部位,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接头处,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
2)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设计无编号时,则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起始和结束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3)标志牌的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且挂装应牢固。
(5)电缆固定要求。
1)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一个支架上;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两端处;充油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夹具的形式宜统一。
3)使用于交流的单芯电缆或分相4套电缆在分相后的固定,其夹具的所有铁件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4)裸铅(铝)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加软垫保护。
4.电缆支架安装
(1)电缆沟内电缆支架安装。
电缆在沟内敷设,要用支架支撑或固定,因而支架的安装是关键,其相互距离是否恰当会影响通电后电缆的散热状况是否良好、对电缆的日常巡视和维护检修是否方便,以及在电缆弯曲处的弯曲半径是否合理。
电缆支架自行加工时,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无卷边、毛刺。钢支架采用焊接时,不要有显著的变形。支架上各横撑的垂直距离,其偏差不应大于2mm。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同一层的横撑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其电缆支架也要保持同一坡度(此项也适用于有坡度的建筑物上的电缆支架)。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最上层至沟顶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符合表4-29的规定;电缆支持点间距不小于表4-30的规定。
表4-29 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 (单位:mm)
表4-30 电缆支持点间距 (单位:mm)
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应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要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2)电气竖井支架安装。
电缆在竖井内沿支架垂直敷设,可采用扁钢支架,如图4-2所示。支架的长度W应根据电缆直径和根数的多少而定。
扁钢支架与建筑物的固定应采用M10×80的膨胀螺栓紧固。支架每隔1.5m设置一个,竖井内支架最上层距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底部与楼(地)面的距离宜不小于300mm。
图4-2 竖井内电缆扁钢支架
5.电缆在支架上敷设
(1)电缆在支架上敷设规则。
敷设在支架上的电缆,按电压等级排列,高压在上面,低压在下面,控制与通信电缆在最下面。如两侧装设电缆支架,则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和低压电缆应分别安装在沟的两边。电缆支架横撑间的垂直净距,无设计规定时,一般对电力电缆不小于150mm;对控制电缆不小于100mm。
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31的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面或下面。
表4-31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允许净距
注:当电缆穿管或者其他管道有防护设施(如管道保温层等)时.表中净距应从管臂或防护设施的外壁算起。
(2)电缆沟内电缆敷设注意事项。
电缆敷设在沟底时,电力电缆间为35mm,但不小于电缆外径尺寸;不同级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间为100mm;控制电缆间距不作规定。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66kV及以上的电缆不应小于1m;只有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埋设浅些,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此外,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受到损坏。
(3)竖井内电缆敷设注意事项。
1)敷设在竖井内的电缆,电缆的绝缘或护套应具有非延燃性。通常采用较多的为聚氯乙烯护套细钢丝铠装电力电缆,因为此类电缆能承受的拉力较大。
2)在多、高层建筑中,一般低压电缆由低压配电室引出后,沿电缆隧道、电缆沟或电缆桥架进入电缆竖井,沿支架或桥架垂直上升。
3)电缆在竖井内沿支架垂直布线所用支架可在现场加工制作,其长度应根据电缆直径及根数的多少确定。电缆沿支架垂直安装时,小截面电缆在电气竖井内布线,也可沿墙敷设,此时可使用管卡子或单边管卡子用ϕ6×30塑料胀管固定。
4)扁钢支架与建筑物的固定应采用M10×80的膨胀螺栓紧固。支架设置距离为1.5m,底部支架距楼(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支架上电缆的固定采用管卡子固定,各电缆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50mm。
5)电缆敷设过程中,固定单芯电缆应使用单边管卡子,以减少单芯电缆在支架上的感应涡流。
6)电缆在穿过楼板或墙壁时,应设置保护管,并用防火隔板、防火堵料等做好密封隔离,保护管两端管口空隙应做密封隔离。
7)电缆布线过程中,垂直干线与分支干线的连接,通常采用“工”接方法。为了接线方便,树干式配电系统电缆应尽量采用单芯电缆。
6.电缆支架接地
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与PE线或PEN线连接可靠。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和供电安全,如整个建筑物要求等电位联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