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中心热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机理及设计的研究成果

城市中心热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机理及设计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土地覆盖延展探讨通过比较高中低强度三大类土地覆盖情况,经过简化与归并,发现20个案例样本的建筑密度、植被覆盖率、不透水面面积比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植被覆盖率同用地功能也存在一定关联,综合形态与功能,中心区内植被覆盖率分布态势为:校园历史街区>居住小区>办公大院>大型商业商务综合体。表4-5三种平面布局的空间形态特征对比续表4-5*资料来源:作者绘制整理[1]此节中案例配图请详见附图与附表部分。

城市中心热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机理及设计的研究成果

1)土地覆盖延展探讨

通过比较高中低强度三大类土地覆盖情况,经过简化与归并,发现20个案例样本的建筑密度、植被覆盖率、不透水面面积比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通过“土地覆盖三角表格”可以直观发现三者呈现中等范围(20%~60%)比例较大,开发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和不透水面面积比呈现一定线性相关性,高强度空间形态的平均植被覆盖率低、不透水面积大(图4-19,图4-20)。但发现样本案例中存在几个“反常”特殊案例,高层散点式建筑群(长发中心地块和长江路九号地块)拥有较高植被覆盖率,这两个地块属于中心区新开发的办公及居住楼盘,注重环境质量的提升,停车场地设置于地下或建筑内部。而其他高密度建筑群由于商业功能及开发年代较早,环境质量一般,地面停车场地较多,低密度空间形态的平均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层院落式建筑群的植被覆盖率最高,中心区内这类空间形态特征的用地开发年代多较早,树木绿化早已蔚然成荫。

图4-19 三大类样本土地覆盖情况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4-20 开发强度大小与土地覆盖的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比较发现,在20个样本案例中,不透水面面积比同植被覆盖率呈较为强烈的线性负相关(图4-21),开发强度与不透水面面积比的相关性大于开发强度与植被覆盖率的相关性(图4-22,图4-23)。植被覆盖率同用地功能也存在一定关联,综合形态与功能,中心区内植被覆盖率分布态势为:校园历史街区>居住小区>办公大院>大型商业商务综合体(图4-24)。

图4-21 植被覆盖率与不透水面面积比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4-22 开发强度大小与植被覆盖率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www.xing528.com)

图4-23 开发强度大小与不透水面面积比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4-24 用地功能与植被覆盖率、不透水面面积比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空间形态类型延展探讨

选取相同高度、容积率较为类似的三种平面布局的空间形态类型进行对比研究(表4-5),通过中心点鱼眼图可以直观反映出建筑朝向与围合关系、天空可视度与太阳辐射关系,叠合风玫瑰图,可以直观快速地评价场地的太阳辐射与通风条件。三组样本朝向偏向西南方位,围合度大小排序为围合式>行列式>散点式。

表4-5 三种平面布局的空间形态特征对比

续表4-5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整理

【注释】

[1]此节中案例配图请详见附图与附表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