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屋顶保温构造解析-房屋建筑学

屋顶保温构造解析-房屋建筑学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保温层位置的选择寒冷地区或装有空调设备的建筑,其屋顶应设计成保温屋面。墙体在稳定传热条件下防止室内热损失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墙体的热阻,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屋面的保温。

屋顶保温构造解析-房屋建筑学

(一)保温材料的选择

屋顶保温材料一般为轻质、疏松、多孔或纤维的材料,其热导率不大于0.25W/(m·K)。按其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两种;按其形状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如图14-10所示。

1.松散保温材料

常用的松散保温材料有膨胀蛭石(粒径3~15mm)、膨胀珍珠岩、矿棉和炉渣(粒径5~40mm)等。

2.整体保温材料

通常用水泥沥青等胶结材料与松散保温材料拌和,整体浇筑在需保温的部位,如沥青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和水泥炉渣等。

图14-9 3E墙板夹心保温构造做法

(a)外墙保温构造;(b)轻质隔墙处构造

图14-10 屋顶保温材料

(a)松散保温材料;(b)整体保温材料;(c)板状保温材料

3.板状保温材料

如加气混凝土板、泡沫混凝土板、膨胀珍珠岩板、膨胀蛭石板、矿棉板、泡沫塑料板、岩棉板、木丝板、刨花板、甘蔗板等。有机纤维板材的保温性能一般较无机板材为好,但耐久性较差,只有在通风条件良好、不易腐烂的情况下使用才较为适宜。

各类保温材料的选用应结合工程造价、铺设的具体部位、保温层是封闭还是敞露等因素加以考虑。

(二)保温层位置的选择

寒冷地区或装有空调设备的建筑,其屋顶应设计成保温屋面。墙体在稳定传热条件下防止室内热损失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墙体的热阻,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屋面的保温。提高屋顶热阻的办法是在屋面设置保温层。保温层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www.xing528.com)

图14-11 正置式保温

1.保温层设在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

保温层设在结构层和防水层之间,通常称为正置式保温,也叫做内置式保温。具体构造做法如图14-11所示。

保温层上设找平层是因为保温材料的强度通常较低,表面也不够平整,其上需经找平后才便于铺贴防水卷材。正置式保温层下应铺设隔蒸汽层,常用做法是“一毡二油”。保温层下设隔汽层是因为冬季室内气温高于室外,热气流从室内向室外渗透,空气中的水蒸气随热气流从屋面板的孔隙渗透进保温层,一旦多孔隙的保温材料进了水便会大为降低其保温效果。

隔蒸汽层阻止了外界水蒸气渗入保温层,但也产生一些副作用。因为保温层的上下均被不透水的材料封住,残存于保温层中的水气就无法散发出去,积存在保温材料中的水分遇热会转化为蒸汽而体积膨胀,容易引起卷材防水层的起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在保温层中设置排气道,道内填塞大粒径的炉渣,既可让水蒸气在其中流动,又可保证防水层的坚实牢靠。找平层内的相应位置也应留槽做排气道,并在其上干铺一层宽200mm的卷材,卷材用粘合剂单边点贴铺盖,如图14-12所示。

图14-12 保温层设透气层做法

(a)保温层设排风通道;(b)找平层设排气道;(c)排气道内填大粒径炉渣

2.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

保温层设在防水层之上,也叫倒置式保温,如图14-13所示。其特点是保温层做在防水层之上,对防水层起到保护的作用,使之不受阳光和雨水的影响,温度变形较小,也不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机械损伤。这种保温屋面的保温材料应采用憎水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氨酯泡沫塑料板等,不宜采用如加气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这类吸湿性强的保温材料。保温层上应铺设防护层,以防止保温层表面破损和延缓其老化过程。保护层应选择有一定重量的材料,可选择大粒径的石子或混凝土板做保护层,不能采用绿豆砂保护层。因此,倒置式屋面的保护层要比正置式的厚重一些。

图14-13 倒置式保温

3.保温层在结构层之下

在顶层屋面板底下做吊顶的建筑物中,屋面保温层也可以直接放置在屋面板底或者板底与吊顶之间的夹层内,如图14-14所示。

图14-14 保温层在结构层与吊顶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