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政府合并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正式成立天津大学

中央政府合并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正式成立天津大学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合并,作为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工作的试点。教育部派二司司长张宗麟会同天津市委文教部部长黄松龄,召集两校负责人商讨并校有关事宜。结果,尽管有些师生痛哭流涕惜别“北洋”,但终于接受了教育部定名的“天津大学”新校名。是年8月两校正式合并,宣告天津大学成立。

中央政府合并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正式成立天津大学

1949年1月天津解放了。3月初,北洋大学和各大专院校一样,正常开学,秩序井然。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接管北洋大学之后,黄松龄部长邀潘教授谈话,请他主持北洋大学的工作。潘教授向黄部长介绍说,现任北洋大学教务长刘锡瑛为人正派,又是“北洋”早期的毕业生,在“北洋”颇有威望,比自己更合适,请黄部长考虑,军管会文教部权衡之后,决定任命刘锡瑛为北洋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潘教授为委员。3月底,当军管会文教部派教育处长梁寒冰到北洋大学宣布任命决定时,“北洋”的师生以为是任命潘教授长校,欢迎潘承孝教授长校的大标语和简介潘教授事迹的大字报,从北洋桥头一直贴到化学楼阶梯教室门口,校园里彩旗招展,一片欢腾景象,潘教授虽未长校北洋大学,此情此景,使他深受感动,事隔40年,仍记忆犹新。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合并,作为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工作的试点。教育部派二司司长张宗麟会同天津市委文教部部长黄松龄,召集两校负责人商讨并校有关事宜。开始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对于合并后学校名称问题分歧较大。北洋大学方面坚持并校后以北洋大学定名,其理由当然很多,比如,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历史悠久,驰名中外,而且师资水平高,教育质量好……。而河北工学院方面,坚持不同意并校后定名北洋大学,认为那是被别人“吃掉”了,是不平等;河北工学院虽然是地方性高等院校,但其历史与北洋大学相差不多,而且学院办得很有特色,其水利系在全国设置最早,化学系和纺织系的实力也很强,所以并不甘心被别校“吃掉”。因此,在并校后新校名称问题上形成僵持局面,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团结。潘教授作为并校筹备委员会的成员,看出了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在“北洋”一方,于是便找到老友刘锡瑛(“北洋”校委会主席)交换意见,希望刘教授出面做“北洋”方面的工作,放弃以“北洋”命名新校的意见。刘锡瑛教授为人耿正,很少门户之见,慨然应允主动做“北洋”师生的工作。结果,尽管有些师生痛哭流涕惜别“北洋”,但终于接受了教育部定名的“天津大学”新校名。是年8月两校正式合并,宣告天津大学成立。

天津大学由刘锡瑛教授任教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是赵玉振(原河北工学院院长)教授和潘承孝教授,潘教授还主管教学工作。1952年天津大学在南开七里台建成新校舍,9月便迁入新校址开课。同时,天津市市长吴德兼任了天津大学校长,第一副校长张国藩,第二副校长刘锡瑛,潘承孝任教务长。(www.xing528.com)

潘承孝主持天津大学教务工作期间,于1954年创办了内燃机专业,这是国内最早的内燃机专业之一,专业教学研究室由内燃机专家史绍熙、胡国栋等主持。潘承孝亲自厘定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内容,并筹办起内燃机实验室。1956年他又提议创办起内燃机研究所,为我国内燃机科学研究开辟了新基地。其后,在这里培养、锻炼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内燃机专家、教授,有的还载入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出版的《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