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阳双桐村史:母亲的勤劳奉献与烙饼子的记忆

庆阳双桐村史:母亲的勤劳奉献与烙饼子的记忆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段时间里,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母亲在我们星期天离开家的时候给我们烙饼子,让我们带到学校去吃。母亲烙的饼子,我粗略估算也有近万个,那一个个白白脆脆的饼子里,凝聚着母亲对我们的浓浓期望,还好我们兄弟姊妹也算为母亲争了气。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母亲对我们的辛勤付出,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我们永远感恩母亲。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庆阳双桐村史:母亲的勤劳奉献与烙饼子的记忆

东坳 袁文辉

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去世快一年了。每当想起她生前为了养育我们兄弟姊妹六人所付出的艰辛,总使我难以忘怀,让我热泪盈眶。

我工作的地方距离母亲生活的老家较远,在母亲生前也没能尽到多少孝心,就以这篇文章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感恩之情吧。

我们兄弟姊妹多,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一人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常常忙完地里的庄稼活后,每天还要到我家旁边的一条正在修建的公路上去干零活挣点零钱补贴家用。那条公路刚好从我家旁边经过,每当司机师傅开车经过我家一打喇叭后,母亲就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包上她那条洗的发白的蓝头巾,拿上铁锨跟着司机师傅到修路的工地上去了,等到哥哥姐姐们放学的时候,她又急匆匆地随车赶回家做饭,以免耽误他们的学习。那段时间,母亲就地里、家里、工地不停的忙活着,我当时还小,缠着母亲不让她出门,现在想起来,母亲当时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后来,我们先后离开家到较远的地方去上中学了。在这段时间里,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母亲在我们星期天离开家的时候给我们烙饼子,让我们带到学校去吃。母亲手很巧,她把发面擀成手掌大小又薄又圆的面饼,在锅里抹上香香的胡麻油,这样烙出的饼子香脆可口。有时母亲也烙几个很大很圆的饼子,我们叫作“锅盔”,母亲用刀切成均匀的扇形,让我们上学时带走。就这样一直供到我们兄弟姊妹六个中学毕业。母亲烙的饼子,我粗略估算也有近万个,那一个个白白脆脆的饼子里,凝聚着母亲对我们的浓浓期望,还好我们兄弟姊妹也算为母亲争了气。大哥考上了庆阳师范,三哥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四哥考上了甘肃建筑工程学院,我考上了昆明地质学校,大姐和二哥为了帮助母亲务农而放弃了学业。工作后我们又通过学习深造,取得了更高的学历。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母亲对我们的辛勤付出,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我们永远感恩母亲。

大哥在参加工作后,又考取了甘肃省教育学院,去了一个月后,他说想家就回来了,不想继续上学了,母亲就用朴实的道理对他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怎么能因为想家就放弃学业呢?”大哥听了母亲的话,坚持完成了学业。现在想起来,母亲虽然没有留下“子不学,断机杼”的美名,但她鼓励大哥还有我们兄弟们不断学习、奋发上进的精神信念,让我们受用一生。

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年龄相差一两岁,几乎同时在外地上学,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靠父亲一人的工资难以维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母亲就在家里每年养一头猪、一头牛,开春还种两三亩西瓜,到我们开学的时候,就把卖猪、卖牛和卖西瓜的钱给我们交学费和生活费。这个时期,是我们家经济最拮据的时候,母亲为了家里的西瓜能卖个好价钱,开春的时候,她把榨完油的油渣粉碎,在西瓜苗下用粗铁棍戳一个眼,把油渣作为肥料给西瓜苗上好,等到夏天我家的西瓜又大又甜,村里村外的乡亲们都到我家来买西瓜。母亲用她的聪明智慧保证我们兄弟几个顺利完成了学业。(www.xing528.com)

我们兄弟几个陆续参加工作后,家里的生活就慢慢好了起来。我们先后成了家,在城里买了房子,都想把父母接到城里生活,终因他们不习惯城里的生活环境,又回到了农村。

回到农村后,母亲也不闲着,每年夏天,母亲把家里的黄花菜、杏干、核桃晾晒好,一部分送给亲朋好友和邻居,一部分让父亲寄给我们,或者等我们回家过年时带走。母亲的浓浓爱意,一直陪伴着我们。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她用勤劳、质朴、奉献的精神养育了我们,教导了我们,成就了我们。

现在,母亲离开了我们,再也看不到她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见她的谆谆教诲,再也看不见她的满头银发,再也摸不着她那饱经沧桑的巧手,但是我们永远爱母亲,永远感恩母亲。

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18年5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