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阳双桐村史-节庆习俗及独特传统

庆阳双桐村史-节庆习俗及独特传统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桐村的节庆习俗和其他地方一样,按农历有几个重要的节日,但过节的形式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就形成了双桐村民俗文化独有的鲜明特色。在双桐村,一般是从上年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就开始过年了,因为双桐村有一个习俗,腊八饭不但要吃得早,而且要做得多,腊八粥要多吃几天才算恰当。到了正月初一,早上的一顿臊子面仍然是双桐村传统的过年习俗。

庆阳双桐村史-节庆习俗及独特传统

双桐村的节庆习俗和其他地方一样,按农历有几个重要的节日,但过节的形式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就形成了双桐村民俗文化独有的鲜明特色。

1.春节:双桐村人过去一直把过春节叫过年,新中国成立后才按照国家规定逐渐改称为春节,但现在大多数人仍然把过春节叫过年,这也是传统民俗文化持久生命力的表现。过年是把从上年的腊月三十日过度到下年的正月初一日的这一过程叫过年,因为过年是传统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节庆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年的时间跨度就大了一些。在双桐村,一般是从上年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就开始过年了,因为双桐村有一个习俗,腊八饭不但要吃得早,而且要做得多,腊八粥要多吃几天才算恰当。然后就是腊月二十日开始杀猪宰羊,腊月二十三进行大扫除、请灶神,接着就是洗澡理发,村中有一俗语叫“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也把腊月二十三称为过小年也就是辞旧岁的开始。小年一过,人们就开始忙忙碌碌置办年货,准备过年要吃的食品了。置办年货分三部分:一部分是祭祀祖宗和神灵的用品,主要包括灶神、门神天马、香、表、纸、对联等。灶神也叫灶爷,是传统意义上灶君的画像,贴在灶台上方以祀求吃喝不愁。门神就是唐代名将秦琼和敬德的画像,贴在门上祛除邪恶以保平安。天马是民间板印的带有一些神灵符号的祀神用品,大多是贴在门上楣以祀求神灵保佑。香、表、纸都是祭祀神灵和祖宗的用品。另一部分是过年吃的东西,各类肉食和蔬菜、水果、糖、瓜子等。过去人们生活困难,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肉,但过年时再穷也得买上一斤半斤肉以对付过年,双桐村有一俗语叫“宁穷一年,不穷一天”,意思就是一年再穷都没有关系,但这一天穷了就影响大了,20世纪50至70年代人们普遍生活贫困,但有经验的家庭主妇一定要从一年的开始就为过年做好打算。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一些油盐米面,储备一点钱用以买点肉,过年其他什么没有都可以,但正月初一早上这顿臊子面无论如何得给全家人准备好,小孩吃了臊子面嘴上再沾点红红的辣子油,跑在别人面前去玩都显出趾高气扬的神色。如果谁家小孩正月初一早上没有吃上臊子面,嘴上没有红红的辣子油,都会被别人瞧不起的。当然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人再为那顿臊子面发愁,但人们对过年还是十分重视,吃的东西是应有尽有了,无论是肉食、蔬菜还是烟酒糖茶,人们不但追求量的丰富,而且更注意质的提高。过年喝数百元一瓶的酒,吸数百元一条的烟已不在少数。吃臊子面,吃猪肉暖锅再也不是奢侈的追求了。现在许多人过年都讲究做几桌好菜,请许多亲朋好友欢聚几天,给亲戚朋友的孩子每人散上数百元的压岁钱,给老人们敬上上好的名烟名酒名茶,这已经成为过年的新潮流。最后一部分就是添置穿的衣服和床上用品。过去一家之主,过年时都要想办法给一家老小每人买一件新衣服,如果万一做不到,给媳妇姑娘买双袜子,给年迈父母买顶帽子和头巾也算过年了。至于床上用品,以前双桐村人都睡土坑,所以,过年时买张新芦席也在情理之中,家境好点的就在年前做几条新毛毡过年时铺上也显得十分排场。当然近年来人们过年所要买的东西就更丰富了,除了吃的穿的外,有的家庭还可以在过年时买辆摩托车或小汽车以增加喜庆气氛。

吃穿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奠神灵和祖宗。祭奠神灵时除了贴灶神和门神而外,除夕的早上还要在双桐村的大庙上去上香焚表,然后在家中院子里的天窑给神灵供上贡品,点上香,之后燃放炮竹以示对神灵的崇敬。到了下午,全家男性族人带上祭品和香纸到祖坟上去烧纸祭奠,烧完纸,叩了头,在坟头供上过年准备的食物,就算给祖宗们也过年了。与此同时,也要在十字路口再烧一些纸钱,以示对过路神灵和远在外地的亲人游魂的慰藉。供完神灵,祭完祖宗,到了晚上就是晚辈给长辈叩头了,双桐人把此项活动叫“拜年”,就是在除夕晚上,族内的晚辈们集中起来,带上准备好的礼物,按次序到长辈家中去拜年,长辈们也要酒肉款待,拜年之后各自回到自己家里团聚守夜,散压岁钱,也叫押魂钱。双桐村把守夜也叫坐夜,就是小孩可以尽情玩一个晚上,即使睡觉也不脱衣服,家中每个房屋都要整夜灯火通明。在这个晚上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一是啃骨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把煮好的肉骨头端上桌去啃,也叫啃鬼,啃了鬼就会保一年吉祥平安。二是个子长不高的小孩可以夹在门中间让里外两个人使劲拉,外面的人问里面的人说“长了吗?”里面的人说“长了”,这就意味着这个小孩个子会长高。三是去摸黑,出门趁黑摸着往前走,如果摸到树了,就预示来年一定发财,如果摸到其他东西也都各有说法。守夜除了这些有特殊意义的习俗而外,孩子们大多就是玩耍,大人们大多拉拉家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央电视台有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看晚会就成了除夕守夜的主要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每年的除夕守夜除了春节联欢晚会,全家人集中在一起玩麻将、玩纸牌也成了过年守夜的又一新内容了。

到了正月初一,早上的一顿臊子面仍然是双桐村传统的过年习俗。早饭后,就是“出行”。所谓“出行”就是好多人聚集在一起,先由长辈们跪地、烧香、焚表、磕头敬神,一般敬的是喜神或财神的方位,每年方位根据老皇历得知,然后集中放炮,以图个热闹喜庆气氛。这是春节的一项主要活动,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在这新的一年里人们可以外出了,“出行”结束后又是一次晚辈到长辈家的拜年活动,也就是磕头。因为除夕夜的磕头是对上一年的总结,初一的磕头是对下一年的祝福,大小尊卑这个规矩双桐村人是不会忘记的。不过初一的拜年的时间相应就灵活一些,晚辈可以到长辈家里去磕头,长辈也可以受晚辈的邀请去吃年饭时接受晚辈们的磕头,总之,这也是联络家门族人感情的一年一度的例行活动。按双桐村的习俗,初一只能是在族内之间的来往礼节,到了初二这天,媳妇即可回娘家看亲人,小伙也可以随媳妇去给岳父岳母拜年了,亲戚之间也可以互相走访了。这种活动可以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七日,这天称为“人七”,各家人必须回自己的家,“人七”早上必须吃臊子长面,而且这个面要在前一天晚上擀成切好,“人七”早上是不能用刀的,这顿面就叫“拉魂面”,动了刀就会把人的魂切断了,吃了这顿“拉魂面”就会一年平安幸福。过了“人七”,过年就算告一段落了。实际上在以前,人们过年走亲戚都要集中在初二、初三、初四去完成,那时人们生活困难,准备待客的东西不宽裕,双桐村有一句俗语叫“过了初五六,少酒无豆腐”,意思是说走亲访友应该早一点,到了初五六再去会为难人。当然现在不会有这种情况了,无论何时走亲访友吃喝都不成问题。当然,任何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个习俗也极有可能警示人们走亲访友一定要早点去的意思吧。

“人七”过后人们就开始着手准备闹元宵。双桐村人传统上称之为“过十五”。“十五”过后还有一些具有一定民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习俗忌日。如正月十六是游百病日,这天人们穿戴整齐,带上小孩,扶上老人,有条件的到大街上去游,有的还可以在此日走亲串友,即使最差一点的也要到村中出去走一走,意思是这天出去转游之后保证一年之内不再生病,所以叫“游百病”。正月二十三有三个习俗,一个是送灶神,双桐村有句俗语叫“二十三,粘面窝窝顶上天”,就是在这天要蒸粘面窝窝,人吃过之后用粘面将灶神的嘴糊住,意思是说灶神从腊月二十三下凡到人间观看了一个月了,很可能看到人们铺张奢侈不珍惜粮食的情况,送灶神时用粘面将灶神的嘴糊住,以免他把这些事告诉玉皇大帝降旨惩罚凡间的人们。另一个是休闲日,双桐村还有句俗语叫“二十三,老驴老马闲一天”,意思就是这天人们都不要干活,好好休息一天。最后一个是燎疳的习俗。疳是一种疾病,据说高温可以将其杀死,所以在正月二十三这天的旁晚每家人都在门口燃起一堆柴火让人们去燎一燎。除此而外还有“二十四,扎恶棘”“二十五,蒸顶鼓”之说,这两天是对女人们而说的,意思是说二十四和二十五都不能做针线活,二十四做了针线活会害疮流脓,二十五做了针线活会得肚子胀病。这两个习俗极有可能是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力的萌芽。“一过二十六,百事不忌顾”,这是双桐村的又一个习俗,就是说过了正月二十六以后,做什么都不用忌讳了,什么事都可以做了,也就是说年已全部过完了,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了,这是在过去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才有这样认识的,以为忌日过完了才算年也过完了。其实在近几年,人们对这些习俗能记住的也不多,大多在过了正月初七或者正月初十之后,一切都很快转入正常,因为到了正月初七之后按国家规定的春节假期已完,人们也就全部开始上班了。

2.元宵节:双桐村普遍将“过十五”看作是春节活动的又一个高潮日。元宵节的主要内容是放焰火、挂灯笼。在双桐村挂灯笼除了腊月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初七晚上外,元宵节则是更为重要的挂灯笼的夜晚。这天吃两顿饭都要放鞭炮,要给神灵烧香,早上大部分吃臊子面,下午都要吃包子。在双桐村有一个习俗,正月十五这天每家每户都要蒸包子而不能蒸馒头,而且包子要捏成像牛的样子,人们又叫蒸牛馍,预示一年六畜兴旺。所以过十五也是吃包子的时间,早上吃臊子面,下午蒸牛馍,晚上挂灯笼放焰火,比过年还热闹。另外,双桐村过十五还有一种习俗,就是蒸粘面灯,先把粘面蒸好捏成粘面灯,里面倒上清油,点着后送到庙里或者家户供人们供奉神灵的牌位以示祝兴。还有晚上吃元宵的,小孩玩痛快之后回家吃上一碗母亲煮好的热气腾腾的元宵,和一家人团圆,就算是实实在在的过十五了。还有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耍社火。以前正月十五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老庄湾的庙台,村里的人集中在一起敲锣打鼓来尽兴玩乐,每年的正月十五是耍社火最高潮的时候,一二十个人组成的社火队白天转一天,晚上在选定的一家院子里按一定的程序玩乐助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正月十五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除了白天耍社火,晚上有时还要放场电影或请戏班子来唱戏。

3.二月二:二月二也是双桐村又一传统节日,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其意思就是二月二大地已经解冻,万物复苏,进入仲春之季。在双桐村有句谚语是“二月二油搅团,够一年的搅缠”。搅团是陇东民间一种档次比较低的食品,过去一直是用高梁面去做,村子里的人称之为“稻菽面搅团”,也是生活比较艰难的象征,谁家过年都吃搅团,就说明谁家贫穷到家了。二月二油搅团实际上就是村子里人平常吃的臊子搅团,吃搅团做矂子汤就是为了庆祝节日,那为什么吃搅拌团呢?这极有可能是取了搅团“团”字的含义,也就是民族文化的整体凝聚力。此外,过年从腊月到正月都吃好的饭菜,年过完了,各项农事活动开始了,吃顿搅团极有可能有粗细粮搭配的警示作用。搅团是粗粮食品,但加上臊子汤,这就有既不失节日气氛,又有提醒人们节约用粮、粗细搭配的双重作用。过二月二早上还要炒豆子,据说炒豆子有响声,就能惊醒龙王抬头和冬眠动物复苏。过去生活困难时小孩平时很少有零食吃,企盼二月二炒豆子是那个时代小孩共同的愿望。还有“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这是每个人不敢忘记的,特别是有儿子的父亲和有孙子的爷爷对这件事更是情有独钟。过年前剃了头,月余后再剃头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二月二还要给小孩带上桃木棒棰,就是用桃木削成的具有棒棰样子的玩具。据说小孩带上可以避邪。二月二在双桐村还有一个重要仪式就是到老山村的老洞庙去跟庙会了,这是一个极为隆重的仪式。跟老洞庙的庙会有两重意义:一是求子。谁家新娶了媳妇或者媳妇过门多年不生育,谁家人就一定要在二月二这天到老洞庙上去求子。求子的方式就是在老洞庙上去偷一个小布娃娃,拿回来后放在自己家里,来年一定会实现生子的愿望。二是还愿,还愿的方式就是生了孩子以后,来年一定要把原来偷的那个小布娃娃再还回去,还时还要再多做几个送去,并焚香烧表磕头以示虔诚。还有一种还愿的方式,就是无论生了男孩还是孩女,到了十二岁那年,一定要带上孩子到老洞庙上去卸锁锁,也叫打枷。锁和枷就是孩子出生时为求平安,戴在孩子脖子上的用布做的圆圈,双桐村人把这个叫项圈,这种项圈每年过生日时都要在上面再缝上一层布,平常都要戴在脖子上,过了十二岁就意味着成年了,家长就领上孩子到老洞庙上把这个项圈卸掉。对此,双桐人至今仍然深信不疑。吃搅团、炒豆子、剃龙头、戴棒棰、求子、还愿等等,这就是双桐村人过二月二的全部内容。

4.三月三:双桐村人有“三月三,长擀面”和“三月三,桃木棒棰柳木鞭”的俗语。前者是讲究吃,和“二月二的油搅团”一样,三月三要吃长擀面,也就是双桐村人平常所说的细长臊子面,是比较好的待客饭和节日盛餐。从科学的膳食结构来看,也体现了粗细搭配的原则。过年吃的全是好食物,二月二吃顿搅团调和了一下,到了三月三又吃顿细长臊子面就是合情合理的了。当然到三月三各类农活也开始了,吃顿好饭对增强人的体质也有很大好处。后者则是节日习俗。二月二刚戴了桃木棒槌,三月三再来戴柳木鞭,也体现了节日习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谓柳木鞭不是牧羊的鞭,而是指秦琼、敬德守门时手中拿的那种武器,样子也和棒槌相似,但头细尾粗约三尺有余,后来又演变成了刀、剑之类的武器。不管怎么说,柳木鞭就是柳木做成的各类玩具之类的小武器。从民俗的科学性来理解,柳和留同音,自古折柳送友就有惜别之意,那么用柳木做成各类防护武器的作用是否就是要告诫人们不忘战争呢?要么就是告诫人们要开始一年的生产劳作了,不要忘记把武器带在身边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呢?不管怎么理解,民俗文化都有向善的一面,它对人都有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5.清明节:清明节的日期不是固定的,但大多都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或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是一个追念祖宗的日子。双桐村就有“三月三,清明天,家家户户上坟院”的谚语。因为三月初正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到处一派气清景明的景象,所以就叫清明节。双桐村人过清明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祭扫祖宗坟墓,而且只限男性。清明节这天上午,家族中的男人们要带上自己的男性孩子,拿上准备好的纸钱和祭品到祖宗的坟上去祭扫,双桐村人把这一举动叫“上坟”。如果在这天谁家祖坟前的人多,队伍庞大,就说明这家人气旺盛。所以,一般是同一宗族较近的两三代人联合在一起去祭扫祖坟以增强祭祀的气氛。纸钱是事先准备好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买的是整锭的烧纸,有的是自印的冥票和望生钱。20世纪80年代后过清明节所用的纸钱全是专业生产机构印制出来的冥票,到时买来就可以了。另外,还要买上香用以在坟头焚烧。至于祭品就是好吃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前后就是烙一个锅盔或炸几个油饼,家境好点的就可以拿几盒饼干点心之类,这些东西除了烧完纸钱在坟场抛撒外,剩余的都要在坟场分而食之,不能再带回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祭祀的供品大多都是在食品店买来的上好的糕点和水果,有的还买有花篮和鲜花,祖坟规模稍大的户族,则在坟场建有专门供放祭品的供台,烧纸前先将祭品摆放好,然后才焚香化纸。还有一样东西就是纸幡,这是专门为清明节制作的将黄纸或白纸剪成花形的纸幡,焚香化纸完毕后将这个纸幡压在坟头上以作为清明节祭扫的标志。

近年来,有的人还在清明节时为祖宗的坟上摆上花圈,再焚烧几个灵厅,有的还给祖宗焚烧用纸做的汽车、楼房、家电模型以示对祖宗的追念。因为清明节就是传统的追念祖宗的节日,所以,如何才能表达后人对先祖的怀念之情,这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把后人能享受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尽可能多的奉献在祖宗的坟前,也是对祖宗最大的怀念。清明节的第二项内容就是对祖坟进行培土维护,在双桐村也把清明节的祭祖活动叫“扫墓”,所谓扫墓就是对祖宗坟墓进行修缮整理。因为坟头露天,难免有风雨侵蚀和杂草丛生。在双桐村有个习俗是非清明节不能在坟场动土,所以,清明节这天,人们在焚香化纸之前,就要在坟头培上新土,有风雨侵蚀之处都要进行修缮填补,对荒草要进行清理,对不长草的坟头则要压上芦根让其多长芦草,因为双桐村人有个传统观念,就是谁家祖坟芦草旺盛,就预示谁家人财两旺,而要在坟头压上芦根就非清明节不可。特别是有的人家要迁坟,有的人家要立碑,有的人家要在坟场栽植松柏树,这些都要选在清明节这天进行,这和前者比起来就更有纪念意义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村许多户族在坟场树碑植树的活动都是在清明节这天进行的。就现存的几个有一定规模的坟场来看,坟头有旺盛的芦草,坟尾有高耸青石墓碑,碑旁再有对称的两颗或四颗松柏树,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会给人一种虽死犹生的生机与活力。当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现在也叫春游,国家又将每年的植树节定在清明节之前的3月12日,这就是传统习俗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和,如果说祭祀祖宗是一种追念之情的流露,那么踏青春游就是一种轻松愉快之情的舒发,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也算是人们在现代精神文明方面的一种崇高享受吧。祭祖是一种继往开来,植树就是一种科学发展,把祭祖和植树合为一体,这就使我们的民俗文化在现代科学领域找到了新的阐释。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我国南方,划龙舟、吃粽子是过端午节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北方过端午节和南方有所不同,但在长期的发展过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双桐村,过端午节主要有戴香包、插艾蒿、吃粽子和粘米饭的固定习俗。先说戴香包。香包实际上是现代意义上的学名,在双桐村就叫绌绌。何为绌绌呢?这是一个极为形象的说法。就是农村的巧妇们利用彩色丝绸的边角小碎片和丝线,经她们极其简单科学的缝制,就会成为一件极具观赏价值的小工艺品,然后在这些小工艺品里面再装上用几种中草药配制而成的具有刺鼻香味的香草,这也源于屈原在《离骚》中把自己比作大自然中的各种崇高而清雅的香草,让大人小孩戴在脖子上,吊在胸前,就能散发出一种清幽的香味,也可以驱除夏天蚊虫的叮咬。这些香包有的是用布片做的,有的是用彩色丝线缠绕而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五彩缤纷,又散发香味,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充分享受。这种香包在过端午节时是每个人特别是小孩必须佩戴的。另外,对小孩而言还有一种叫戴“花花绳”,所谓“花花绳”就是用彩色丝线合成的一股绳子,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做好,揉上香草,挂在夜空让其汲取露珠,端午节一大早大人就要给小孩戴在手腕和脚腕上以增加节日的气氛。还有就是在给小孩戴香包的同时,细心的女人们还要给自己的小孩们做一个“五毒肚兜”,所谓“五毒肚兜”就是用红布做的一个裹肚,上面用丝线绣上有蜘蛛、油蜒、蝎子、蜈蚣、蟾蜍等五种小动物。还要做一个彩色大蛤蟆给小孩背在脊背上。端午节这天,一个小孩背上背着大蛤蟆,胸前戴着色彩艳丽、香味扑鼻的绌绌,肩头扛着各种“耍活”,腰上穿着“五毒肚兜”,手腕和脚腕绕着花花绳,这就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小孩过端午节的打扮。如果这些工艺品做工精细,式样考究,这也是家长可以引以自豪的事情。

再说插艾蒿,艾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一定的香味,茎叶燃烧后可以驱除蚊子,一般生长在农家的庄前屋后潮湿之处,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割下,到端午节那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在各自的门楣和窗子上插上一根或几根以驱除虫害,到晾干后收存起来还可以为小孩治病,有的还要给小孩戴上一小根以示过端午节。割艾蒿在双桐村有一定讲究,割的时间应该是在端午节这天的天明之前,这天人应该起床早一点,用艾蒿上的露珠洗洗眼睛,据说能驱除眼病,特别是一些细心的妇女们都要在前一天将给孩子准备好的香包、花花绳、五毒肚兜之类都揉上香草后挂在门外以接受端午节神灵的感应,第二天早早起来把这些东西趁着露珠的潮润在孩子的睡梦中就给他穿戴齐备,然后再采来一些露珠给孩子润润眼睛,在孩子一睁眼就享受到端午节的快乐,这就会给慈祥的母亲带来无限的喜悦与欣慰。最后,就该说说端午节吃粽子和粘米饭了。粽子就是用芦苇的叶子包上糯米和枣蒸熟的食物。双桐村有句俗语叫“一个粽子三个枣,不给钱就不给咬”。这虽然是借卖粽子的人的口说出的,但实际上就是说粽子里除了米、花生、核桃仁之外,还应该有三棵枣。具体做法就是将米淘干净泡软,将枣洗净泡软,再准备好花生、核桃仁等,用两片或三片芦苇的叶子将米、枣、花生、核桃仁等包成三角形样子,然后放在锅里蒸熟,食用时先将芦苇的叶子解开,把里面的东西倒在碟子里,再放上蜂蜜或白糖就可以食用了。双桐村还有一个流传久远的歇后语叫“狗吃粽子不解”,就是说这个人不改正自己的缺点毛病。因为狗吃粽子时是连同粽叶一起吃掉的。

包粽子常用的米有两种,一种是糯米,产自外地,另一种是粘米,产自本地,以前双桐村人吃的粽子都是用粘米包的,很少吃到用糯米包的粽子。改革开放以后,不但能吃到糯米包的粽子,而且基本上都买包成的成品,煮熟即可食用,也省去了制作的诸多麻烦。至于粘米饭则是用本地的粘米做的,它和粽子的区别就在于做粽子用料多,花钱就多,做粘米饭用料单一,花钱就少,所以过去过端午节吃粽子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家就做一顿粘米饭就算过端午节了。粘米饭也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做的,一种是用粘米做的,双桐村人绝大多数都用粘米做,其做法是先将粘米淘洗干净,然后放上适量的水,再加入芦苇叶子以增加粘性,煮到快熟透时再加入枣和花生米,温火煮熟后盛入容器中,可以热吃,也可以凉吃,吃时加上蜂蜜或白糖。特别是盛夏时节,吃一碗凉凉的粘米饭,就会有清爽怡神之感。放在端午节去吃,自然会领略到中华美食文化和传统民俗的博大精深了。(www.xing528.com)

双桐村在端午节或端午节前后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叫“包指甲”,所谓“包指甲”就是将鸡冠花的茎叶采摘下来,加上少许白矾捣成糊状,在晚上睡觉前取一小块放在指甲上,然后用核桃树叶子包起来,第二天早上将核桃树叶子取掉就会发现指甲变红了,如果颜色不深,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重复几次,直到颜色鲜红为止。鸡冠花和白矾以及核桃树叶的共同作用使指甲变红,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人们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美观,现在已经有专门的美甲行业了,小孩特别是女孩子对此情有独钟;还有一种说法是能防治眼病,有益于视力。这种活动一般是小孩和年轻妇女做得较多,成年人做得较少。如果放在端午节这天,把戴香包、戴花花绳、穿五毒肚兜、包红指甲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那简直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人间仙子了。当然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创造与追求的真实体现。

7.七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巧节,双桐村人也叫“七夕节”“七月七”,传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双桐村人们过七巧节在吃喝方面没有什么讲究,但在七巧节这天人们都会做这么几件事:一是观察喜鹊的活动,据说七巧节这天喜鹊都要飞到天上去在银河上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起一座彩桥,如果这天看不到喜鹊,就说明它们上天搭桥去了,桥搭成了,牛郎和织女就能相会了,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愿望自然也就实现了。事实上,人们发现在七巧节这天就是找不到喜鹊的影子,七巧节过后,人们就会发现喜鹊头上的毛好像有烤焦的样子,人们会十分肯定地说喜鹊就是上天搭桥了,是因为离太阳近才把头上的毛烤焦的。二是晚上看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如果是晴天银河就十分明显,而且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也清楚可见,有时候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七巧节的晚上牛郎星和织女星不见了,人们自然就十分高兴了。如果看见牛郎星和织女星非常明显,银河也十分清楚,就说明牛郎和织女今年没有相会,难得的一次机会失去了,人们就会生出许多同情和惋惜。三是晚上夜深人静时在葡萄架下面听牛郎和织女窃窃私语的谈情说爱声。这一习俗是否有科学道理谁也说不清,但从祖辈流传下来的这种习俗在双桐村一直久传不衰,每到七巧节这天晚上,大人们就会对小孩说,今晚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肯定有好多话要说的,你们只有到夜深人静时爬到葡萄架下才能听到。小孩们也就信以为真,在人们都入睡之后,就一个人偷偷地爬到葡萄架下去听,听了之后第二天就会对人毫不掩饰地夸耀说:“我昨晚真的听见牛郎和织女说话了。”至于到底说了什么,他却秘而不宣,装出十分神秘的样子。这样一代传一代,就一直留传至今,这些都是大人们让小孩去做,大人们从来是不去做的,从这点来看,这也极有可能是人们对谈情说爱方面的启蒙教育吧。

8.中秋节:中秋节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所以双桐村人习惯上都把中秋节称之为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自然也是团圆的象征。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一家人团聚吃月饼也就成了双桐村人的传统习俗。在以前,月饼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做的,做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烙,一种是蒸,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去做,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用好多调料,把面擀成薄薄的几层,中间放上油和调料,烙好蒸好后放几天都不会变质,做出来后亲戚朋友和邻居之间也可以互相赠送,这个赠送的过程就是亲戚朋友和邻居之间在饮食文化方面互相交流的方式,所以人们在做月饼的时候既要味道好,还要品相好,如果谁家的月饼送出去受到人们的称赞,那谁家的媳妇婆婆就会格外自豪与骄傲了,下一年过八月十五时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请她来指导。如果谁家的月饼送出去没有得到人们的称赞,那就意味着她们的手艺不如人,肯定会自惭形秽,知道今年做得不如人,明年就要努力了。月饼除送亲戚朋友邻居之外,八月十五这天晚上等月亮升起来之后还要给月亮献一些,献月亮也有一定的讲究。先把月饼在盘子里摆好,再加上水果等放在院子的正中央,焚香施礼,敬献结束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赏月边品尝月饼,这才算真正的过八月十五了。

另外,双桐村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在八月十五的晚上赏月吃月饼时还要杀上一个大西瓜让全家人分享。月是圆的,西瓜也是圆的,全家人的团聚,就是团圆的极致了。还有,八月十五这天宰羊吃羊肉也是必须的。八月十五日正值中秋,天气凉爽,羊也正好膘肥体壮,吃羊肉所需的各种佐料也是最佳时节,一家人单独或几家人合伙杀一只羊共庆中秋节,既表示团聚的热烈,也预示丰收的到来,八月十五吃羊肉也可以算作是过节最为完美和最为恰当的搭配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八月十五烙月饼、蒸月饼的人逐渐减少,大多都是到市场上买回档次不同的月饼以增强节日的气氛,一些传统的过节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烙月饼、蒸月饼的手艺也逐渐失传。这也是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相互较量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在吃羊肉方面,好多人也不再宰羊,而是到街市的羊肉馆吃羊肉过节,虽然多了一些方便轻松,但却失去了宰羊过节的喜庆氛围。

9.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个节的命名是从八卦得来的,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重阳节也叫登高节,就是这天人们应该去爬山。从季节来看,秋高气爽,万物皆呈收获之状,登高远眺也可阅尽人间美景。近年来,又给重阳节增加了敬老的内容,有的干脆就把重阳节叫做“老人节”,这当然也是社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人们所形成的共识。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老人比例逐年增大,在登高节里增加敬老内容从内涵上也比较恰当。过去,双桐村的重阳节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含有尊师的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家长们要提着羊肉,拿上最好的礼品去感谢教书先生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之恩,特别是学生更应该在这天去帮助先生做点什么以表示自己对先生的敬意。从1984年开始,国家把公历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也极可能与此有关。不过现在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淡漠了,而敬老的风气在逐渐形成,这也体现了传统习俗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道理,人类社会中诸多优秀传统习俗都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起来的。

10.十月一:就是农历每年的十月初一。双桐村有句俗语叫“十月一,送寒衣”,也就是上坟祭祖的日子。进入农历十月,已是秋未冬初,天气寒冷,人们开始穿上棉衣过冬,自然也就想起故去的亲人是否有衣御寒,作为后辈们,也就该为逝去的亲人们准备好过冬的寒衣了。按照习俗,亲人们在逝去的前三年每年的十月初一,儿女们都要给亲人们糊好纸衣连同香纸一同送到坟场去烧,这种习俗称之为送寒衣,而且这个寒衣必须是逝者的儿女亲自制作并亲自去烧。在双桐村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就是清明节必须是儿子们给逝去的亲人焚香化纸,十月一必须是女儿们去给逝世的亲人焚香化纸,如果那个儿女连这点都做不到,是会受到人们耻笑的。所以,十月一日这天,已嫁在外的女儿们都要准备好香纸和纸衣回娘家给逝去的亲人们“送寒衣”,不但要送寒衣,还要准备一些供品用以祭奠,并进行一些祭祀活动。

11.冬至:按照我国的历法,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也就在每年农历的十月一日前后,立冬之后的40天左右就到了冬至,冬至也是一个传统的小节日,在双桐村有句谚语叫“冬至晴,万物成”,就是说在冬至这天如果天气晴朗,来年的收成一定很好。同时还有在冬至这天看麦根的说法,就是在冬至这天,把麦根刨出来看分孽情况,如果分孽多,就预示着来年小麦肯定大丰收;如果没有分孽或者分孽较少,就预示着来年小麦收成不好。另外,按习俗,从冬至这天开始气候就进入寒冷时期,人们就开始数“九”,即每九天为一个寒冷周期,一直要数到九个九天,也就是农谚所说的数九寒天,在双桐村对数九的描述是:“头九冻破脸,二九冻破碗,三九、四九冻住锅里饭,五九、六九阳坡晒绿,七九、八九收拾犁头,九九八十一,穷汉顺墙立,不冷不热就患肚肚饥”。这里的意思是说:头九能把人的脸冻破,所以外出要特别注意防寒,尤其是小孩;二九能把吃饭的碗冻破,已经从屋外冻到屋内了;三九和四九冻住锅里饭,锅底下是烧火的,能把锅里饭冻住就说明冻的程度相当严重了,所以习惯上把三九四九看作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有时也把四九称作“瞎四九”,意思是除了三九最冷外,四九也特别不好对付;到了五九、六九,向阳地方的小草就开始露头了,天气变暖了;七九、八九大地气温开始回升了,农民就要准备农具了;九九八十一,实际上已经到了春天了,穷人就不怕受冻可以站在墙跟底晒太阳了,但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这个时候正好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身上舒服却饥肠难耐,这是以前农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时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这种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习俗谚语,今天已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另外,从传统医学和保健的角度来看,双桐村还有一个“三九三天吃凉粉”的习俗,实际上三九第三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而凉粉又是用荞麦面做的用来除热降温的食品,最冷的天都吃除热降温的食品,这不是很矛盾的吗?其实不然,这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因为天气极冷,人们就要想办法比平常穿得更暖和一些,这样就导致了人们极易生热上火,而用吃凉粉除热降温正好保持了人体的寒热平衡。根据这个道理,双桐村的村民很早就流传下来了“三九三天吃凉粉”的习俗。到了这天,家家户户都有要做一大锅凉粉,屋外寒风刺骨甚至大雪纷飞,屋内人们坐在热炕头品尝着冷得碜牙的凉粉,别有一番情趣。

12.腊八节:腊八节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双桐村人把它称之为过腊八。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过腊八有两重含义:一是要体现人的勤劳,二是要体现人的节俭。所以过腊八的饭要吃得早,腊八饭是各种杂粮混合在一起做成的粥样食物。双桐村有句俗语叫“谁家烟囱早冒烟,谁家高梁早红脸”,意思是说谁家的腊八饭吃得早,谁家的庄稼就成熟得早,这和人勤春早是同一个意思,这是教育人们在冬天尽管农活少了但不能贪睡,应该坚持正常的作息时间,腊八饭做得早只是一个代表,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在冬闲时每天都要按时吃饭,以免让寒冬的热被窝恋出病来。据说全村过去的几个大户人家的腊八饭都吃得特别早,这几家的家庭主妇都在暗中较劲,谁也不服谁,这是过腊八的第一个意义。过腊八的第二个意义是吃腊八饭的特殊性。腊八饭也叫腊八粥,其主要用料是五谷杂粮做成的粥状食物,比汤稠,比一般的饭稀,是节约用粮且能充饥的饭食。从传统习俗来看,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不喜欢劳动的人由于不善耕作,收获的粮食很少,等到寒冬腊月时就没有什么东西吃了,只好把自己家中存放各种粮食的器皿再清扫一下,就清扫出了各种各样的少得可怜的五谷杂粮,也磨不成面粉,就只好混在一起煮熟了充饥,最后这点粮食吃完后,他就在冻饿中死去了,这实际就是给懒惰不爱劳动的人以警示教育,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节日习俗流传下来。

双桐村腊八粥的做法既有传统的普遍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从传统的普遍性来说,做腊八粥要煮各类豆子是必须的,比如白豆、豇豆、小豆等,这都要在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泡好煮熟,再配上红萝卜和白萝卜切成的小方块放上调料炒好,大多情况下里面也可放些猪肉等以增加口感。然后再组织全家的大人小孩用荞面捏成各种小动物,比如鸡、猪等,还可以捏成粮囤子、油罐子等家用物件,据说多捏什么下一年什么就丰收或可以派上用场。比如多捏了粮囤就预示着下一年粮食丰收,多捏了鸡呀猪呀等等就预示着下一年这些动物的成活率高。特别是捏成好多麻雀头,因为麻雀是吃庄稼害人的动物,据说吃了麻雀头下一年麻雀就少了,糟践粮食的动物就没有了。所有这些实际上都是人们一种朴素的美好愿望的精神寄托,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要说它的现实意义,大约就在于它增加了腊八节内容的丰富性。寒冬腊月一家老小围坐在热炕头围着面盆捏各种动物,小孩则可以即兴把荞面当作泥巴来玩耍,而捏成的东西总会给大从们带来无限的喜悦与开心,因为每年只有这么一次,家长重视,小孩快乐,这自然就营造出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这里面还有一点值得研究,腊八节为什么用荞面捏而不用白面捏呢?这主要是由荞面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荞面属于粗粮,捏成大大小小的各类玩艺放在锅里容易煮熟,而且久煮不烂,煮熟后口感硬中有软,白面就不一样了,一是捏成块不易煮熟,二是煮熟后也不容易咬得动,所以用荞面捏小动物过腊八节的习俗就这样保留下来了。妇女们将豆子煮好,加上各类佐料炒好,再把用荞面捏成的这些东西做好后就可以放心睡觉,等到腊八节这天早上的四、五点就起床,先将荞面捏成的东西煮熟,然后再把煮好的豆子和炒好的菜一同倒入锅里煮烂搅匀,一锅腊八粥就做好了,在天还没亮之前就叫醒小孩,一家人就可以围坐在热炕上吃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如果屋外飘上雪花,刮上凛冽的寒风,屋内吃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那真是诗意无穷。吃完后,在天还没大亮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出门了,当邻居们首先问“吃了没”时,那种过腊八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另外,腊八粥要做得多一些,要能吃好多顿,做得多,就预示着来年会大丰收,吃好多顿,据说这种剩饭越烧越香,双桐村有一俗语是“腊八粥烧三次给自己的娘家爹都不吃”,意思就是腊八粥越烧越香,自己的亲爹都不给吃了,只能留给自己享用,这当然不免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久存的腊八粥确实香甜可口。还有,腊八粥一定要给亲邻好友送一些,这是许多擅长做腊八粥的妇女们最乐意做的一件事情,也是提高她在村中声誉的最好机会。腊八节一过,左邻右舍们就会相互转告今年某某家的媳妇腊八粥做得特别好吃,也做得特别讲究,这时就会迎来许多人赞许的目光,被赞许者自然就会趾高气扬了。当然送腊八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可以拉近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在平常生活中互相帮助和互相来往,所以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极其简单朴素的交往方式。腊八节一过,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所以双桐村人有时也把过腊八叫过小年,把腊八节和过年放在一起比较,这也就突出和提升了腊八节在所有传统节日中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