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阳双桐村史:退耕还林成果4450.8亩

庆阳双桐村史:退耕还林成果4450.8亩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种草种树和退耕还林政策的逐步落实,全村的植树造林工作才得到充分重视。截止2018年,全村植树造林总面积达4450.8亩,其中退耕还林1703.6亩,封山造林2747.2亩。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小岘已故村民袁效儒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下,他又带领他的儿子袁瑞在桃树湾、白草渠、袁咀洼等地坚持植树造林十余年,栽植各种林果树2万多棵,大多果树已经挂果。

庆阳双桐村史:退耕还林成果4450.8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种草种树和退耕还林政策的逐步落实,全村的植树造林工作才得到充分重视。特别是按照上级要求,双桐村落实封山禁牧措施之后,自然环境和植被得到较快恢复。往日的荒山秃岭才逐渐变得郁郁葱葱。截止2018年,全村植树造林总面积达4450.8亩,其中退耕还林1703.6亩,封山造林2747.2亩。赵塬被西峰区政府确定为全区重点造林区域,主要以栽植油松为主,每年都组织专业管护人员实施具体管理。近年来,区域内油松长势良好。其他区域都按照政策规定划分给村民自己栽植,自己管理,收益归自己。就这一项,国家每年下拨的补助资金达274560元。

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小岘已故村民袁效儒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双桐大队就把原属于大岘生产队王师家山周边600亩荒山作为双桐大队林场,选派大岘队袁述奎为林场场长,南头袁鸿义为林场管护员,小岘袁效儒为林场造林员。从这一天开始,袁效儒就以林场为家,自己养牛耕地,自己在山上拾杏核、桃核种树。尽管后来又把林场退给了大岘生产队,但袁效儒在这片土地上植树造林的热情一直未减,他数十年来在这里种植了500多亩杏树,20多亩核桃树和各种各样的林果树木,使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下,他又带领他的儿子袁瑞在桃树湾、白草渠、袁咀洼等地坚持植树造林十余年,栽植各种林果树2万多棵,大多果树已经挂果。由于他们植树造林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奖励,西峰区电视台还进行过专题报道。(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